科技核心期刊推荐及范文洛坝铅锌矿床隆起构造控矿特征
所属栏目: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5-01-06 16:11:56 更新时间:2015-01-06 16:53:54
科技核心期刊推荐《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创刊于1981 年,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由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主办,并与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 合办。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76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223/G3 邮发代号:46-120。
【摘 要】该作者结合深部找矿实践及地球物理测量成果,提出矿区存在重要的控矿隆起构造的观点,通过分析总结隆起构造的控矿特征,指出了矿区外围及其深边部找矿有利地段,指导矿山企业深部找矿探矿工作。
【关键词】科技核心期刊推荐,洛坝铅锌矿床,隆起构造,深部找矿
【Abstract】 Based on practice and geophysical survey results of the deep prospecting, mining area is the important ore-controlling arched structure is put forward, analysis summary ore-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arched structure, points out the favorable mining area peripheral and depth of prospecting and mining enterprises of deep ore prospecting work.
【Key words】 Luoba pb-zn deposit Arched structure Deep prospecting
甘肃徽县洛坝铅锌矿床已经进入深部找矿探矿阶段,笔者有幸参加了近两年来的外围及深边部探矿工作,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和新的地质认识。通过在洛坝铅锌矿区外围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的物探方法,成功找到埋深较大的隐伏铅锌矿体,认为洛坝铅锌矿床除受地层、岩性、岩相及背斜联合控制外,洛坝铅锌矿乃至西成铅锌矿田还存在背形“隆起”构造,它对铅锌矿的进一步富集和改造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1 隆起构造控矿特征
隆起构造是大规模岩浆上侵及强烈的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下形成的较为宽缓的背形构造,它成矿作用过程中能够聚集较多的成矿热水,当上部发育有良好屏蔽层时,成矿热水在屏蔽层之下形成新的环流体系,使矿体进一步改造和富集。
洛坝铅锌矿床在传统意义上的成矿、控矿因素已经很明确,而且在寻找区域及浅部矿体效果明显,而对于埋深较大的盲矿体的寻找则借助于物探等新技术和方法。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CSAMT)在矿区的成功应用,还揭示了矿区存在重要的控矿因素-隆起构造,若能较为准确的预测隆起构造就能成功找到矿体。
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视电阻率对于地层、岩性界限划分效果明显,可清楚识别控矿隆起(背形)构造。低阻异常不能作为寻找本身电阻率低的铅锌矿体,高阻异常区推测为深部灰岩的隆起区,电性过渡带用来划分灰岩与千枚岩的接触带,而洛坝铅锌矿床的赋矿空间就是灰岩与千枚岩的接触部位,其异常中心基本对应隆起中心。在洛坝矿区及外围平面上预测有3个大隆起,分别是郭家山隆起,黑山隆起,东西坡隆起,预测2个次级大隆起,分别是文家山、蔡家河隆起,见图1。
隆起带横向上沿地层走向呈舒缓的“S”形展布和隆起,与洛坝复式背斜轴向一致,并与其叠加。大隆起有等间距分布特征。目前发现的3个大隆起,形态“长圆形”,长轴在南北方向。洛坝复式背斜受隆起构造叠加影响,在轴向上呈舒缓波状,长轴南北向隆起与之复合更有利于成矿,如黑山、郭家山及西坡隆起,长轴近东西向隆起与洛坝复式背斜轴向近一致的文家山、蔡家河隆起,成矿则次之。剖面上看,富矿体在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附近隆起上的凹陷处、次级背斜褶皱的核部与两翼是铅锌矿体形成的有利位置,是厚大铅锌矿的富集区段。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的形态越复杂,成矿的地质条件越好,似“M型”或“W型”的接触带形态的变化处是厚大矿体赋存的空间,见图2。
在现有勘探及开采矿区最富集的33-39线及23-27线的Ⅲ-2号矿体及其分支,产出部位正是黑山隆起地段,矿区东部外围郭家山隆起段,在深部较深地段也控制到工业矿体,洛坝矿区探采活动也证实富矿地段及厚大矿体分布地段均与本次物探异常圈定的隆起相吻合,如37线→49线→51线→65线是隆起由中心向边部逐渐过渡,其见矿程度由强逐渐变弱,说明隆起确实对矿体的控制作用。
总之,印支期的大规模、大面积岩浆上侵及强烈的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在洛坝矿区及其周边形成规模不等、较为宽缓的背形“隆起”构造。隆起构造在成矿作用过程中上部千枚岩起到良好屏蔽作用,使改造热水主要在千枚岩以下层间破碎带、含矿硅质岩及生物灰岩中活动,形成新的环流体系,对铅锌矿进一步富集改造起到重要的控矿作用。依据洛坝矿床的成矿规律,矿床不仅与地层、岩性、岩相密切相关,矿体产出在褶皱转折端千枚岩与灰岩的接触带附近,同时受深部隆起控制。铅锌矿体赋存在洛坝复式背斜叠加深部隆起区,隆起越大成矿条件就越好,矿体赋存位置离不开隆起的核部及两翼。受洛坝复式背斜叠加隆起构造控制,矿体分布在狭长的、埋深较深的区域内,从目前在矿区及外围发现的矿体分布也印证了这一点。
2 找矿有利地段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尤其是深部隆起构造叠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较大。
2.1矿区外围东西两侧深部
洛坝矿区外围东、西两端外围深部找矿,就是找构造,找隆起。物探异常圈出的预测成矿区分布在矿区矿体延长的东西两侧,基本与隆起相对应,分别是郭家山、黑山及东西坡成矿预测区,是今后寻找深部盲矿体的重要地段。
(1)郭家山预测区是洛坝矿区主矿带的东延, CSAMT视电阻率测深异常断面图显示测区次级褶皱构造发育,为在隆起构造中发育的直立-斜歪的中常紧闭褶皱,其核部与两翼是铅锌矿体形成的有利位置。通过钻孔验证已经控制到具有工业价值的铅锌矿体,与物探异常完全吻合。目前正在进行较大规模的深部验证和控制。
(2)黑山预测成矿区分布洛坝矿区的西侧,大部分在矿区内,是矿区内推测最大黑山隆起发育地段,从物探CSAMT视电阻率异常纵断面图可以看出,隆起中心与矿区23线-39线最富矿地段相对应。黑山隆起强烈,影响范围广,矿区西延地段是理想的找矿探矿空间。 (3)东西坡预测成矿区与东西坡隆起完全吻合,CSAMT视电阻率异常剖面显示深部次级背斜构造发育,以平缓-开阔为主,这些次级背斜轴及两翼的千枚岩与灰岩的接触带是铅锌矿形成的有利位置。
2.2 矿区外围南侧深部
(1)洛坝矿床最初发现和控制的地段是地表出露的背斜转折端及其北倾的北翼矿体,探矿、采矿工程主要集中于背斜转折端及其北翼。采矿过程中发现背斜南翼普遍存在矿体,如29线1120m-1160m中段铅锌矿体水平或南倾,1120m中段控制到的Ⅲ-2号矿体,赋存在靠近南翼的转折端并且南倾,如在27 线1020m中段控制的Ⅰ-6号矿体也是南倾。背斜南翼是今后深边部找矿的重点区域。
(2)位于郭家山隆起与黑山隆起之间矿区南侧的文家山一带,是黑山大隆起的东南端,紧靠矿区主矿带的南侧,或为洛坝复式背斜的南翼,成矿条件极为有利,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3)矿区深边部钻探成果显示,洛坝矿区主矿体的北部深部成矿条件变差,深部含矿层变得陡立或者翻转。相反在矿区南部16,26,28线分布控制到深部矿体,发现矿化类型有在千枚岩层中的矿体和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的矿体。矿区南部找到隐状盲矿体可能性较大。
2.3 矿区深部
目前洛坝矿区大部分采矿工程在1000m标高及其附近,就1000m标高而言分布的大小矿体不下几十条,多数呈多层迭置,向深部延伸均未得到控制。 2013年矿山企业开展了深边部探矿项目,主要是利用坑内钻进行“探边摸底”。从施工的坑内钻控制情况看探矿效果较好,矿区1000m至800m标高空间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集磊,何伯墀,李建中 等.中国秦岭型铅锌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2]孙省利,高兆奎,魏晓辉 等.西成铅锌成矿带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水沉积成矿[J].西北地质,2000,33(2).
[3]林兵.西秦岭泥盆系层控矿带成矿地球化学及其预测系统的建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