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高三学困生数学错题分析
所属栏目:初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1-09 16:54:08 更新时间:2015-01-09 16:00:08
【摘要】在很多人印象中,高三就是一片题海,做不完的试卷做不完的题。的确,成绩好的学生绝对做了很多题,但做了很多题的学生不一定成绩好。为什么呢?我认为:成绩=做题数量乘以做题质量,而做题数量又是以做题质量为前题的。做题质量好与坏取决于做题过程中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本人有一些思考,准确归因,提供一些做题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这类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学困生,数学,思考
一、不会的题
对这类题,学生自己(或与老师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哪些概念不清楚还是原理不清楚,然后及时复习及时理解,整理相关知识脉络。比如,求离心率问题: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离心率、离心率公式e= 、以及公式中字母的特定意义;接着,求离心率常用基本思路,会用到哪些基本公式;第三,联想到离心率的作用意义等等。重做错题是十分必要的,至于具体是几遍这要视你自己对错题把握的熟练程度而定。这类题,一般出自知识结构性错误。知识结构性错误是我们在初步学习时,没有建立起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或者在建立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时存在了一些漏洞与错误认识。只有通过重做错题,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归纳总结方法才能把这个漏洞补上,这个纠错总结反思的过程一般一道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取得后来错误重复出现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才能取得的收益,就可以补全我们的知识结构体系,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果不及时纠错与总结反思,有些知识结构性错误会一直存在并且成为以后学习的障碍。
这类知识结构性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类:⒈概念不清;⒉不能迁移;⒊不会应用。
因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较为浅薄单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知道该知识点和其它知识点的联系。当使用障眼法,把曾经解答过的题变换某些条件,移植一种情景时,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不再细辨其中的异同,自然会被条件搞昏头。比如:学习了“过点 作直线与抛物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______”,而不会做变式1:“过点 作直线与抛物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______” 变式2:“过点 作直线与抛物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______”。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某些知识缺乏灵活运用,不能融会贯通,同时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要针对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及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多观察和了解日常生活现象,做操作题时多与理论相联系,加强典型题与日常生活应用训练,多做试题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懂的会的仍然错
这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这类问题最容易被人忽视,常常会自以为是地认为下次注意就行了,自己是不会再犯这个错误的,然而,往往却事与愿违,又重复犯相同的错误了。所以一定要找出问题所在,把问题消灭掉。
这类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类:
1.顾此失彼:考题中涉及的知识点稍多一点,过程稍复杂一些,大脑就运转不过来,顾头不顾尾。比如,稍微难点的排列组合题。这主要缘于典型题做得不够,做得不精,做题的难度系数也较低,并对教材中的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等理解得不深不透。这种现象在高三应届生中比较普遍。
2.审题错误:还没看清条件就急忙解题,可能是观察得不够仔细,判断得不够准确,也可能是考试策略不当,或是心理心态不稳,还可能是缘于外界的干扰刺激,更有可能是平时练习不到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或做题缺乏针对性,成天盲目做题,忽略了做完题后的回顾和反思,以及平时就缺乏慢审题快解题的训练。另外,还要养成工整迅速的书写习惯,以及做完题后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习惯,这对增强自己的审题和解题能力很有帮助。
3.算错:计算时出错。这主要反映出平时的练习少了,没有养成自动化答题技能,没有形成稳固的肌肉记忆方式。比如:大家知道骑自行车不倒,靠的就是肌肉记忆反应,在急刹车时的也是肌肉记忆反应,如果要等到大脑来指挥的话,车祸就已经发生了。肌肉记忆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我们大脑的负担,让我们的大脑去想更加复杂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我们平时在草稿纸上演算就不注意整洁,乱七八糟,缺乏规范化的训练,于是“7+5=13”也就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了。
4.想错:即判断出错,导致此错误发生的一个原因是知识掌握得不牢,相似知识点之间发生了混淆,出现判断失误。比如:“已知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 恒成立,求 范围”,由题本应得出判别式不大于0而判断为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另一个原因属于想当然失误,即没有注意到题型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从而落入了出题人设下的陷阱。
5.跳步:以为自己明白了,或害怕答题速度跟不上,不写出相关步骤,结果发生了错误。比如,证明线面垂直,必须指明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线。首先是要符合答题规范,其次是你明白了,阅卷人明白吗?所以关键信息绝对不能跳步。
6.没有完全按要求答题:这与跳步答题的错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这类题是有明确要求的,当你随意忽略时,失误就在所难免。比如,排列组合题要求用具体数字作答,一部分学生偏偏只给出一个排列组合式子。
总之,学困生不是天生的,准确归因,正确面对,积极设法改正,也是可以改变成优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