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中考化学试题特点评析及教学探究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2-08 14:04:57 更新时间:2015-02-08 14:20:56
《中国教育学刊》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摘 要: 中考也就是初中毕业升学统-文化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试题所体现出的理念与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江苏自2005年起实行初中新课程改革,中考化学命题正逐步将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内化到试题中,既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2014年江苏盐城的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分析试题的结构与内容特点,揭示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取向,以期对新课程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中考化学试题,教学研究,教学启示
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实,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完成一项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中学正是重点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基地,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有竞争力,所以教师必须担任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任务,当然这也是每位职高教师都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1.中考化学试题特点评析及教学研究
1.1中考化学应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一提起化学,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而且认为造成这些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化学,导致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有错误的认识,不喜欢学化学,对于化学实验更是不敢亲手操作。学生连学都不想学,更别提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了。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思想,让学生对化学有全新的认识。让学生理解化学这门科目的真正内涵,懂得并不是因为化学才有了这些污染,而是通过化学,我们才能看到和揭示污染的真正本质,让学生亲手操作安全度高、没有污染的化学实验,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一些化学结论,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1.2试题注重对初中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的考察。从横向来看,试题内容包含《2014年江苏盐城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5大模块;从纵向来看,试题内容覆盖了教科书《人教版》的每一个单元。试题重点考察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分子的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和名称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的条件、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常见的酸碱盐、人体所需6大营养物质、原子个数比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等核心知识,很好地地体现了对初中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考察,且基础性强、难度低。
1.3试题注重对教材实验内容的考查。试题立足于教材,近年来江苏化学中考实验题主要考查两个知识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例如,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请回答下列问题:(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什么;(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色;(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
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他溶质,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
乙同学推断只有Na CO ,
丙同学推断既有Ca(OH) ,也有Na CO ;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探究结论]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2.中考化学试题对教学的启示
2.1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纵观近几年江苏盐城中考化学试题,基础知识是根本,学科主干知识是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指导学生在中考复习备考过程中对课本原有知识的复习做到全面不留死角,坚决贯彻基础知识过关的原则。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又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最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2重视实验,提高素养。实验题和与课本实验紧密相关的题目,在近两年的化学试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难度不大。化学实验都属于验证性的实验,通过这种实验只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做实验的基本方法,这种实验方式根本无法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验试题中第一部分所考的都是中学化学中最普通、最常用的原理,最常见的仪器和实验装置。我们复习时要对常见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了如指掌,对药品的取用、物质加热、仪器连接、装置气密性等基本操作能熟练掌握,对教材实验能准确掌握和深刻理解。
2.3关注融合,侧重衔接。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两个明显特征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链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运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用掌握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综合分析,体现学以致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中考主要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同时这也是我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做到与时俱进,争取为国家培养出在化学方面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龚伟.新课程中考化学试题特点评析及教学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012(01).
[2]徐云飞.课改实验区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M].教育出版社,2012.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