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网翻译中的摩擦与磨合
所属栏目:外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2-13 11:50:42 更新时间:2015-02-13 11:50:41
【摘 要】翻译就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长期以来,在从事翻译实践活动中,译者遇到的真正困难不在于语法或者句子结构,而是来自于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与摩擦。因此译者必须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从而真正掌握语言。
中西方语言是不同民族文化传递的表象形式,在英汉互译中同时又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这种文化交融,依靠的是如何巧妙沟通和运用其间的文化差异。本文中所提到的翻译中的磨合就是指的这种文化交融,只有弄清翻译中的磨合并加以利用,才能更准确地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本文试图从英汉翻译中的摩擦和磨合角度出发,对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剖。本文作者认为英汉翻译中实际上存在着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因而,体现在翻译中也就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论文发表网,翻译,文化,摩擦,磨合,差异,融合
一、翻译中的摩擦
对于翻译而言,能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整体来看,中两方文化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是物质文化方面,包括自然环境、生产方式、食物、居住方式、生活器皿等;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如政治制度、法律形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因此译者必须搞清楚翻译所涉及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充分尊重彼此不同的语用原则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翻译出忠于原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又十分出彩的文章。而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只有熟悉两种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并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才能最终做到严复先生的翻译理论中所提到的“信”“达”“雅”。本文着重从宗教文化和地域文化这两个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不同对于翻译造成的一些影响。
1.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中国主要信奉来源于印度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文化。而西方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于是上帝便成了西方的神。《红楼梦》第六回中出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谚语,两方翻译名家将其翻译成了:“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而中国翻译名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 God和Heaven的差别在于God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而Heaven带有明显的东方佛教色彩。在翻译时,同时也必须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否则很容易出现翻译上的重大失误,比如“ in the Name of Christ ”是“以基督的名义”而不是“以佛的名义”。
2.地域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因中英两国地理位置的不同,中西方冷暖相异。中国人多褒东风,将其比作春风。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进步、蓬勃向上。有古诗为证:“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西方人眼中的东风是何形象呢? 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他们把它描写为: a keen east wind; biting east winds; a piercingeast wind;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 由此可知,东风是刺骨的寒风。相反,西风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暖风,它给英国送去了春天。因而在英语诗中有不少咏颂西风的诗句,雪莱的《西风颂》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英国的暖风,在中国则成了寒风。如有诗云:“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昨夜西风过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由此看来,东风西风差异显而易见,译者在翻译时,尤其在翻译诗词时该如何取舍? 本人认为,直译为好,因为东西方交流已有上千年历史,沟通已有较深程度,凡是有所学识的人都能辨识。
二、翻译中的磨合
就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它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近百年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的“宁信而不顺”,从卡特福德(Catford)和纽马克(Newmark)的翻译语言论到奈达(Eugene A. Nida)的动态等值翻译,还有当今流行的诠释学派、操纵学派、文艺学派、符号学派等等都是为了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人类文化历史向我们表明,无论何时只要有新的文化形式出现,它们总是不同文化传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总是不同文明互动的产物;它们得自于文明的联袂、混合、杂糅,甚至是不同渊源成分的交融。
1.语言表达意义上的融合
不同民族在不同的事物中可以看到了相同的价值。例如形容一个人胆子小,汉语用“胆小如鼠”,即用“鼠”为喻体,而英语选用的喻体为鸡或兔:“chichen-hearted,an timid as a hare.” 再如比喻一个人小题大做,汉语用“杀鸡用牛刀”,而英语表达为“to break a butterfly on the wheel”(用车轮碾死蝴蝶)。诸如此类的表达,尽管在语言表达上不同,但在意义上却非常相似,因此在跨文化的翻译中应用意译的方法来表达原语中的真正含义。
2.中西文化渗透的融合
由于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大量的汉语借词(Chinese Borrowings)进入英语,成为规范英语的一部分。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接触日益频繁,推动着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加速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与趋同。语言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沟通文化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趋同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通过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渠道,大量反映西方文化的新词术语逐渐进入中华文化之中。如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中的“民主”(democracy)、又如反映西方科学技术发明成果的“电话”(telephone)等。自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随着中西文化多方位、多渠道的接触与交流,反映当代西方文化的名词术语更是大量涌入中华文化和汉语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如“超市”(supermarket)、“快餐”(fastfood)、“可口可乐”(coca-cola)等,尤其是反映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新成果的词汇更是层出不穷。如“电脑”(computer)、“因特网”(internet)、“电子邮件”(e-mail)等,这些新词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也直接印证了中西文化融合的趋势。
在文化趋同的过程中,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中华文化同样不可避免地对西方文化产生影响,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词语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英语的词汇中,如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丢脸(lose face )、纸老虎(paper tiger )等已被收入英语词典,作为正式词汇而成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克服摩擦、利用磨合,找出最合适的翻译策略
译文实际是原文、原文文化背景、译文、译文文化背景、原作者的气质和风格、译者的气质和风格的混合体。因此,翻译的首要任务是要译文读者看得懂,而理想的翻译还要表达原文的言外意义,即其文化内涵。
对于具有文化内涵的地方,一般采取的翻译方法为:归化策略(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策略(foreignizing method)。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鉴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必要的语序上的归化是很自然的。比如:中国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英译时就要调整语序以符合西语习俗,译成“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beholder”。与归化相比,在中国当代翻译中异化的手法更加常见。异化是指在文化价值观的偏离主义的压力下,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如上句中,“西施”这一文化内涵丰富的词就被异化了。同时,由于“西施”而引出的“东施效颦”则是相对应的文化内涵了。在翻译“东施效颦”时,《汉英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的编者译成:Dongshi,an ugly woman,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beauty Xishi(西施),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crude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样的翻译是不得已而为之,原语的韵味少了。
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方法,并非静态而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并针对相应的源语文本、作者意图、翻译目的及读者要求,动态地看待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并灵活运用,将二者融合起来,从而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成功交流。
结 语
中西文化既存在差异也具有共性,英汉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翻译中可译性限度的存在是翻译实践中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研究翻译中的摩擦与磨合关系,首先是基于文化与语言关系研究之上,尤其是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之上。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在比较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基础上,还要研究译入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在译入语读者中的理解和反应,因此,英汉翻译研究的基点就是通过对比求同存异,以同释异,在同中求规律,在异中求方法,在实践中求融合。
【参考文献】
[1]曹瑞明.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廖素华.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1).
[3]刘丽华,黄小锐.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7(1).
[4]卢慧慧,张映先.归化与异化相互融合促进翻译中的文化交流[J].内江科技,2008(9).
[5]唐本仙.论中西地域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