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论文发表南水北调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5-02-27 14:36:26 更新时间:2015-02-27 14:25:25
正规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核安全》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管,国家环保总局与辐射安全中心主办的指导性综合期刊。其宗旨是宣传和阐述我国核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研讨核安全技术和管理问题,总结和交流核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普及核安全知识,介绍和报道国内外涉及核安全方面的信息与动态,促进我国核能、核技术应用事业的发展。
摘要:南水北调作为我国供需水资源平衡的巨大工程,不论是在社会效益的战略目标还是解决人们生活需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南水北调工程中冬季混凝土的施工进行分析,以资参考。
关键词:正规论文发表,南水北调,混凝土,冬季施工
引言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有3-4个月为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一、土冬季施工措施的基本要求
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水泥标号4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灰比<0.6,水泥用量≥300kg,应加入早强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如有必要的话。
2、应将配合比为减少冻害,而把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加入减水剂,控制坍落度,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3、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模板和保温层方可拆除。当外界温差与混凝土>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混凝土未冷却时有较高的脆性,所以在冷却前其结构不得遭受动力荷载或冲击荷载的作用。
二、冬期施工方法的选择
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分为3类: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加热的方法、混凝土养护期间加热的方法和综合方法。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加热的方法包括蓄热法、掺化学外加剂法;混凝土养护期间加热的方法包括电极加热法、电器加热法、感应加热法和暖棚法;综合方法即把上述两类方法综合应用,如目前最常用的综合蓄热法,即采取在蓄热法基础上掺加外加剂(早强剂或防冻剂)或进行短时加热等综合措施。选择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应优先选用养护期间不加热的施工方法或综合方法;在工期紧张、施工条件又允许时才考虑选用混凝土养护期间加热的方法,一般要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三、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及拌和运输浇筑
(一)、骨料保温
必须清洁的拌制混凝土使用骨料,不得含有冰雪和冰块,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其中没有易被冻坏的矿物。为了防止风霜和雨雪并起到保温作用覆盖帆布在石料、砂上。拌制混凝土时,在0℃以上保持砂石骨料的温度。
(二)、拌和用水加热
不宜>60℃的拌合用水加热温度。大于60℃时,拌和时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进行均匀搅拌,再加水泥、粉煤灰,以免热水与水泥直接接触。
(三)、粉煤灰、水泥
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不得加热,只能保温;粉煤灰采用Ⅰ级粉煤灰。
(四)、混凝土拌合站保温措施
在拌合机周围根据北方的冬季施工经验,为了起到防风保温的作用,搭建主、防风棚,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保证温度。可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采用加热拌合用水的方法,根据规范规定来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的混凝土装卸、运输、浇筑、振捣过程中温度损失与最低浇筑温度之和。
(五)、混凝土的运输
拌合混凝土完成之后,于出料口至混凝土搅拌车直接罐装,混凝土运输搅拌车包裹两层,四周要包裹,一层防风布,一层保温棉被,于混凝土运输罐四周用铁丝将包裹物绑扎。应用热水冲洗运输罐在第一罐混凝土料入罐前,充分预热混凝土罐,运输过程中以减少温度损失。
(六)、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入模温度根据相关规范和施工要求,不得低于5℃。在浇筑前,应清除钢筋和模板上的污垢和冰雪。应做好必要准备工作的浇筑关,如钢筋、模板和清除冰雪冻块、预埋件检查、浇筑时用防滑措施和脚手架检查、振捣机械和工具的准备等;浇筑时,拌和物吊罐起吊入仓,混凝土在仓外停留时间尽量减少,做好冻结保护措施。应尽量在混凝土浇筑时缩短施工作业面,浇筑完成的部分尽快覆盖保温养护。
四、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养护拆模
(一)、外加热方法
1、蒸汽加热法
蒸汽加热养护分为湿热养护和干热养护两类。湿热养护是让蒸汽与混凝土直接接触,利用蒸汽的湿热作用来养护混凝土,常用的有棚罩法、蒸汽套法以及内部通气法等。而干热养护则是将蒸汽作为热载体,通过某种形式的散热器将热量传导给混凝土使其升温,常用的有毛管法和热模法。
2、暖棚法
在被养护的构件和结构外围暖棚法是搭设围护物,形成棚罩,内部安设热风机、散热器或火炉等作为热源,加热空气,从而获得混凝土正温的养护条件。当用直接燃烧燃料在暖棚内加热时,为防止早期碳化混凝土,为了排除二氧化碳气体,要注意通风。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时,不得低于5℃的棚内温度,并对防火规定必须严格遵守,注意安全。
(二)、蓄热法
蓄热法是利用水泥水化热的热量及加热原材料(水泥除外)的热量,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再加以保温材料覆盖,冻结前使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应正确选择保温材料,来保证原材料的加热湿度,达到或超过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施工时热工计算必须进行。利用公式可以算出混凝土养护的平均温度和蓄热养护的冷却时间,在一定气温条件下从而可以确定混凝土是否会受冻,或者可以进行判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并且在蓄热养护期间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逐日温度,故而逐日强度可以估算,以指导施工。
(三)、外加剂法
冬期施工中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有4种类型,即防冻剂、早强剂、引气剂和减水剂,可以起到抗冻、早强、减水、促凝和降低冰点的作用。冬期施工时这是混凝土养护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外加剂掺加后仍需加热保温时,当掺加外加剂后这种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称为正温养护工艺不需加热保温时,称这种冬期混凝土施工方法为负温养护工艺。
(四)、混凝土拆模
冬季混凝土拆模强度与混凝土正常温度下的要求要一致,抗冻要求的规定并同时满足。正常温度下混凝土拆模强度:侧模在达到2.5MPa以上的混凝土强度,且其棱角及表面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应在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70%的混凝土强度时底模方可拆模。环境与混凝土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度差在10℃以上,但小于15℃,在混凝土表面拆除模板后立即采取覆盖措施,如覆盖一屋毛毡。
五、冬季施工混凝土缺陷处理以及质量检查
(一)、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
除满足一般混凝土要求外冬季混凝土质量检查还要满足如下要求:在混凝土灌注和拌制期间,测定混凝土的拌制温度、水和粗细骨料装入拌和站的温度、环境温度和灌注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混凝土冬季施工除按规定制作标准养护的试件处,还应根据建筑物拆模、养护和承受荷载的需要,为了查明强度的发展情况,制作施工检查试件,应与建筑物相同的施工检查试件养护。
(二)、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
1、表面抹浆修补
结构构件细小裂缝对承载能力无影响的,将裂缝处可加以冲洗,用水泥浆抹补。如果裂缝开裂较深较大时,应沿裂缝方向凿成宽为100~200mm、深为15~20mm左右的V形凹槽,或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情凿毛,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一遍,然后分2~3层用1:2~1:2.5的水泥砂浆涂抹,在10~20mm左右控制总厚度,并压实抹光。
2、细石混凝土填缝
在旧混凝土表面对孔洞事故的补强,可采用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处理,将突出的石子和空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剔凿掉,孔洞顶部避免形成死角,要凿成斜面,然后用水刷洗干净,保持湿润72h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中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工程,为了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无论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大的纰漏。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冬期施工措施,保证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郝臣君.寒冷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2]杨享荣.混凝土冻害机理及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浅议[J].科技创业月刊,2009,03:156-157.
[3]曹军.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0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