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淮安中心城市发展的“三个转变”-论文发表网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23:51 更新时间:2023-10-25 14:31:20
浅谈淮安中心城市发展的“三个转变”
张惊雷
(淮安市政府办公室江苏淮安223001)
关键词:中心城市发展三个转变
摘要: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期,这是国际经济学界认为的普遍定律。淮安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40%,从现有资源条件、人文特色、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区域发展态势分析,淮安中心城市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阶段,正处于这一转型期的战略起点上。淮安应强化交通、文化、人才、市场化“四大开放型体系”建设,推进中心城市由大城市向都市区、公路交汇节点向综合交通枢纽、市域中心城市向辐射苏北腹地2000万人口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三个转变”。
一、对淮安中心城市发展“三个转变”的基本判断
1、中心城市交通支撑模式的转变。应从节点通道型向综合枢纽型转变,使淮安对外开放,实现外向带动,促进淮安由以公路为主的交通交汇节点向江苏乃至长三角北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的跨越。
大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构建与国际对接的桥梁,更是地方经济实现外向带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淮安要加快发展,必须加强“大运量、低成本、全天候、高效率”的外向化铁路、航空交通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城区站场枢纽建设,使淮安真正形成四通八达、高速便捷的立体对外交通网络,使“通过式”的交通模式转化为枢纽型交通模式,并争取成为长三角北部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一是加强航空港建设,架设淮安通向国际的重要桥梁。在当前全球化时代,没有参与国际化分工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城市。淮安所处的江苏省腹地的地理区位中心,需要建设一个国际性的航空港口。二是加快宁淮连、沪淮铁路建设,加强盐河等内河航线建设,打通淮安通往国际港口、国际经济中心的最快捷运输大通道,让淮安融入长三角,参与国际分工,承载产业发展。三是加强辐射2000万人口的都市区干线公路网络建设,精心打造1小时经济服务“通勤圈”,同时加强与周边县城、小城镇的道路,班车的快捷通畅建设,让淮安成为服务周边城乡居民的商贸、科教、医疗、创业、休闲中心。四是加强城区站场布局和公交系统建设,超前构架都市区型立体公共交通体系。重点加强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络规划建设,加强城市组团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形成“东拓西控,南进北展”的城市发展格局。
2、中心城市发展格局的转变。从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招商引资和县区级政府政绩的考核改革,使全市一盘棋,实现建设大城市向建设都市区的跨越。
一个城市就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各城区好比是城市生命体的各个部分,应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功能区划。如果各区各自为政,只会是低密度开发,低水平建设,各区都成了一个小城市,这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整个城市只能城市空间尺度小、功能布局紊乱了。要改变当前分散开发模式,市里必须明确工作思路和各区的职责分工,全市一盘棋,强化对各区的差别化考核和管理。一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强化城市功能分区定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整合城市空间资源,改变“工业围城”现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洪泽湖”生态牌,向洪泽、涟水两翼拓展,构建涟城、淮安中心城市、高良涧“三个组团”的开放型链式空间结构体系。二是加强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整合全市力量,聚集外部发展要素聚焦“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大旅游、大文化”五大建设,实现全市一盘棋对外招商,大力建设支撑“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的开放式外向型经济体系。三是加强机制体制制度体系的系统创新,强化部门、各区间目标整合,聚集各部门及各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围绕建设淮安都市区一个共同目标,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公平建设、人才培养、市场化改革,寻求淮安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外在带动力。
3、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的转变。从单一生产型转向商贸商务综合型转变,使淮安向江淮大地人民开放,实现淮安作为市域中心城市向辐射苏北腹地2000万人口的经济文化中心的跨越。
淮安应抓住省委省政府对淮安的战略定位目标,全方位推进社会经济功能的整体提升,打造二、三产业聚集高地,服务辐射苏北腹地2000万人口生产生活。一是全力推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技术开发区,让淮安成为苏北腹地的制造业中心,成为吸纳周边人口就业、创业的城市。二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重点发展建设铁路枢纽、航道港口站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淮海中心商业区,让淮安成为苏北腹地商业集散销售中心,成为吸引周边人口的中转、集散的城市。三是全力打造苏北科教文化中心。充分发挥淮安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中心功能,打造具有淮安文化特色和个性的文化产业群,使淮安成为苏北医疗服务中心、科教中心、体育、文化中心。四是积极培育商务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集群主导着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按照淮安市委、市政府“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战略举措,以生态商务旅游中心、楚州古城、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和古运河文化长廊“三点一线”建设,应重点加强金融、会展、信息、国际贸易、法律咨询、研发设计、咨询、休闲、娱乐、旅游等内容的现代商务平台建设,打造都市区型生态商务中轴线。
二、实现“三个转变”的重大现实意义
1、中心城市发展实现“三个转变”,是淮安实现跨越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五个统筹”发展。“三个转变”目的在于城市发展模式和思路的转变,最终体现在城市功能的快速提升。中心城市是人口、经济、空间聚集的载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脆弱的区域。城市功能直接决定了城市生产、生活的质量和成本,是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综合辐射力、影响力、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和思路的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实际上就是立足于城际间、城乡区域间、人与城市、人与大自然环境间的关系,科学有效推进中心城市快速和谐发展。
2、中心城市发展实现“三个转变”,是淮安实现跨越发展、打造都市区的战略选择。
在长三角、京津唐等经济区的内部联系和区域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吸引力逐渐增大的趋势下,位于两大经济区的交接地带的淮安,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接轨长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区;另一方面,又要如何独辟蹊径、加快发展,巩固淮安作为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成为苏南与胶州半岛夹缝地带的“领跑”城市,是淮安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依托上海,借力苏南;南依北联,协同东西;做大中心,强化功能”,正是我们基于区域分析与淮安城市发展定位的概括。
3、中心城市发展实现“三个转变”,是淮安实现跨越发展、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五”末,我市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即将进入经济发展转型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国际化开拓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大量的生活性需求和生产性服务需求成为我市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生产要素的短缺以及外部竞争的加剧也将成为淮安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原有以传统生产功能为主导的城市竞争力正在弱化,相反,科技服务功能的增强对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市产业结构演化的必然趋势,是淮安人口、产业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实现淮安中心城市发展的“三个转变”,关键在人,主要还要靠淮安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的领导精英。对此我认为淮安应加强以下工作,推进淮安走向“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开放型空间体系。把规划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和第一资源,遵照“尊重科学、统筹城乡、服务经济、突出特色”的要求,针对城市功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同时将战略研究形成政府意志,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意见和实施措施。当前,应抓住机遇,主动应对,以中部崛起为已任,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尽快制定落实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政策意见,在金融信贷、铁路航空大交通和电力能源、产业布局、财税支持、经济特区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在省“十一五”规划中能予以实施。
二是加强先进文化传播,建立开放型社会文化体系。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则是推进人类城市化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要加快城市化发展,必须以政府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为切入点,通过电视、广播、政府网等渠道,全面推进政务、企业、市场、市民生活的信息一体化、公开化,大力弘扬现代先进文化的传播,摒弃地方低俗文化,凝聚市民文化的向心力,全面提升市民素质,以此培养一批又一批新淮安人。
三要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开放型多元化人才体系。充分发挥淮安科教优势,大力培育地方科技专业人才,大力引进紧缺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为淮安的未来发展积蓄力量。同时,要加强人才环境建设,落实相关政策,留住外地人才,建立苏北人才高地。
四是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建立开放型社会经济体系。要素的集聚需要市场化的经济环境,而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关键是政府制度创新的力度。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淮安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创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投资环境,促进本地区经济国际化、外向化,以此融入长三角、融入国际大市场,从国际大市场来优化配置资源,直接嫁接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以此打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秩序,大力激活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形成加快淮安跨越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