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论文在探究交流式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3-13 15:56:27 更新时间:2015-03-13 15:31:26
中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国高教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学术理论性会刊,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一级高等教育学术理论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01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是国家教育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总结我国办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经验,交流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
【摘要】 探究交流式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放知识和结论的发现权、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困境等方式,以求得教学实效.
【关键词】 探究,交流,开放,创设,情境,发展,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指出:懂得传授知识,而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不是完全合格的教师. 我认为,只有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式学习,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做法和经验.
一、开放知识和结论的发现权,促使学生参与探究交流式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良好的心境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因此,在施教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以友好、宽容的态度善待每一名学生. 要注意利用他们已有的认知与能力,重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开放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多种能力和聪明才智.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独揽知识和结论的发现权,而要为学生保留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探索渠道,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成长,广泛地积累学习经验.
如教授“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接触“角”这一概念,然后告诉学生,黑板上画的这些角,都是从生活的图景中提取出来的. 接着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角”,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发挥想象力,说出更多曾经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不同物体上的角. 不一会儿,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的角. 这样就唤醒了学生思维中积淀的形体意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又如教授“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常去的商店、超市,展示用小数表示出的各种物品不同的单价牌,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原来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都包涵着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从而产生学习、探究和交流的愿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究,有探究才会有创新. 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的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问题性的情境教学最具有吸引力,也最能促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如教授“周长和面积比较”一课时,有一道题:“用一条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面积呢?”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条长16厘米的绳子,课中让每名学生通过操作、想象,自己用绳子围成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 然后发挥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优势,通过围一围、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多种方式,学生共同归纳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形状可能不同,面积也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中,正方形面积最大”.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探究交流式的学习活动中,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措施,它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性,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以及观察、对比、概括、归纳等数学能力. 因此,在施教中,教师要帮助每名学生树立参与的意识和勇气,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尝试,同时应注意在学生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三、设置困境,使学生在探究交流式学习活动中发展思维
同桌讨论:每一题商保留一位小数该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这时,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交流中思维非常活跃,积极性很高,教师趁热打铁,顺势便可引导学生总结出:
(1)题和(2)题的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大,取近似值时应进1,分别为0.9和1.6.
(3)题和(4)题的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取近似值时不进1,分别为2.4和4.2
(5)题的余数等于除数的一半,取近似值时也要进1,为1.9.
学生从老师设置的困境中成功地“突围”出来,认知能力得以提高,教学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置困境就是要善于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浅尝辄止是学习和创新的大忌,教师务必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范月.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与方法[J].数学教学参考,1982(9).
[2]李长江.数学课程教学论.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