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与旧建筑改造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25:51 更新时间:2023-10-25 14:59:36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比上海、南昌两地旧建筑的考察情况,反思中国旧建筑改造中不合理的形成原因。先从思想上阐述产生矛盾的根源,再从建筑本身寻找问题之所在,最后综合两者,提出了中国改造旧建筑根本问题在于改变思想,总结个人对旧建筑的改造需要遵循的四点原则。通过全文达到唤醒人们对旧建筑改造利用的理性认识和重视,同时注重对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特色文化,思想,旧建筑,改造利用,可持续性发展
当代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现在在消耗世界1/3的铁,近乎1/2的水泥,而现在中国所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态使中国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旧建筑似乎在这个时候成为城市化飞速发展的绊脚石。在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和物质文明需求节节攀升的同时,对生活环境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当今现代城市中,大面积的进行新建筑新景观的建造,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很多有着城市特色带有历史符号的建筑却在包豪斯火柴盒式的成片拆迁中消亡。
一、中国的破旧立新与欧洲的文化保护
产生拆旧建新的根源在从哪里来?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发现中国历史上很多新建筑的产生和旧建筑的毁灭有着很微妙也很奇怪的关系,而问题的根源就是国人的思想在作祟。
中国人骨子里有着破旧立新的思想,公元前206年楚霸王项羽火烧咸阳的阿房宫,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如此宏伟的成片建筑群,耗天下民力十余万,至秦二世胡亥灭亡时都未建成,被西楚霸王项羽一把火化成灰烬,而纵火的原因就是项羽认为阿房宫是暴秦的产物,包含着楚人的血和泪,是天下人受罪的根源。
文革期间对文物古建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其破坏不仅仅是在物质文化上,更多的是在精神文化上破坏。因为旧有的伦理观价值观被打破,被冠予革命同志、战友的称呼,而新伦理价值观又是一个没有完全以人文基础建立起来的系统,那么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和迷茫,这也成为了中国现代之“怪现象”的根源。
欧洲旧建筑的保护可以说是世界的范本,因为就是到今天,意大利首都罗马还保留着公元82年修建的罗马竞技场。政府和公众对于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是十分重视的,制定了相关的城市规划法规,提出各种保护办法。
欧洲各国在建筑的保护上多采取动态保护,把开发利用和保护相互结合起来。比如罗马、威尼斯将保护与旅游相结合,著名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对古老建筑开发性保护的成功之作,在不破坏古建筑的风貌的前提下,而对建筑进行改造,使之成为能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建筑。在旧城改造中,有些老建筑不符合新功能的要求,而建筑本身也没有完整保存的价值,他们采取了新办法,就是保留传统建筑的外墙,而将内部拆除重建,重新铺设管线和设施,既满足了现代的功能要求,又留住了街区的风貌。以钢架固定的单片传统建筑外墙面,而里面在重新建造新的内容。
二、城市文化(上海与南昌的对比)
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只要是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城市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城市文化是市民共同认知的,不管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构筑了一座城市最基本的社会要素。
一座城市,至少应该具有与其相符合的特色文化。以上海为例,快速道路、浦东特区、跑至亚洲前面的机场磁浮;但除了这些硬件之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怀旧城市很难再找回来那种感觉,一点没落的欧洲,一点苏州,一点没有空间差异性的现代化,拼凑出来的西方遗绪。上海自一八四二年发展起来之后,它所累积的实际上还是一种殖民文化,留给我们的旧时印象也只有外滩、新天地和里弄,而今这样的印象大部分已很难再找回。难能可贵的是上海市政府意识到了传统文化与建筑的保存对上海的发展的重要性,把未拆的老里弄很好的重新改造保存下来。再看南昌,在其历史上,曾有两种城市文化并行:一种是儒家思想主导的圣贤文化,如孺子路、子固路、象山路。一种是大众文化也就是民间文化,如翠花街、珠宝街、嫁妆街。今天的南昌的老街道,有着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街道名称早已名不符实,其中有由于战火、文革和改革开放等原因消失的。而今因为城市开发、旧城改造等原因,对所剩下为数不多的文化遗迹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的例子还在增加,大批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被拆除,而一味的效仿上海大搞建设,学上海的一江两岸,建摩天大楼,建CBD、建开发区,建大学城,建设同时丧失的却是城市自有的文化历史。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本该保留下来的却在拆建中遗失掉了。
旧建筑的存在也是城市文化遗迹之一,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立体显现,它使城市的内涵更加丰富,面貌更生动,文化更深沉。保护一个城市的历史痕迹,就是保护这个城市的文化,就是保存这个城市的特色,就是保有了这个城市的韵致。
三、旧建筑的分类与改造
我个人认为旧建筑按其自身存在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具备历史文化意义但没有使用价值的I类旧建筑例如:坟墓建筑以及文物,它们已经丧失原有的建筑功能需求,开发此类建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II类旧建筑的代表如一些近代工业性建筑,被废弃的旧工厂,还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可以给人们创造利益回报,建筑本身没有历史文化意义。上海的里弄、北京的胡同属于III类历史文化与使用价值并存的旧建筑,它们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经典代表,至今保存生活居住功能。IV类完全没有历史意义和使用价值的旧建筑例如一些废弃的破旧民居,它们的存在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显得很不协调或者已经被现有社会情况所淘汰,这类建筑没有保留意义。除去第IV类建筑以外的I、II、III类建筑都是可以继续保存或者加以改造再利用的。但是受到利益所驱使,故意模糊混淆建筑分类,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遭到破坏。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建筑界线的划分以及如何合理改造再利用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同时对重点的具备历史文化和使用价值的旧建筑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问题更是关键之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建筑如同人一般,老化、衰败。旧建筑的产生与新建筑的设计都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冲突,合理利用新观念设计改造旧建筑可以收获更多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必须改变现有对旧建筑的一些错误看法,不要把它当作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而是要变废为宝,利用可行的一切资源手段去改造它,赋予其新的生命意义和功能。
我们不可否认新建筑能带来种种新潮的设计理念,促使设计师不断的更新学习和创造出新事物;但是设计师在旧建筑被改造利用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的积极正面意义,至少让大部分人意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旧建筑被重新利用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我们的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到旧建筑的所有因素,不能盲目的改造城市旧建筑,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破坏者。
四、总结
对比成功与失败的改造案例,再反思我们的错误行为根源所在,要做好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1.改变思想,拒绝完全的跟风行为。
学习别人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这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要生搬硬套。我们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思考怎样把好的设计理念引进我国,与原有的中国传统特色相结合,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成为可以引领世界的独有风格。同时,思考把旧建筑的改造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是多元化的,而设计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有容乃大,兼爱非攻,只有站在设计思想的更高端,才可以看的更远想的更远。
2.可持续性发展,充分利用旧建筑自身价值,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旧建筑改造。
针对旧建筑的具体属性,提出与其相适应的改造方案。合理保护有保留价值的旧建筑,杜绝不必要的乱拆乱建,减少人力、物力和金钱的不必要消耗。既可以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唤醒人们的社会道德意识,也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换高成本回报。例如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在后期改造再利用添加内部设施的时候,就出现了由于原建筑没有考虑到改造问题的存在,所以道路预留过窄,导致施工车开不进施工现场等问题。在设计新的建筑时,我们必须预想到,过几十年后乃至几百年后这幢建筑能否接受改造,那在建造建筑的今天,我们又该留下多少用来改造的余地。
3.因地制宜,保护城市独有文化。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文化,城市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市文化的保护,要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改造路线,城市的文化是无形的,只有用文化的眼光去看才能发现蕴涵于城市中的文化内涵,文物是实体,而文化则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她是一种底蕴,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她根植于这个城市中,与城市的呼吸同步,新的不一定便好,而旧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原貌,而真实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
旧建筑在现代生活的不断翻新的环境下,能够继续生存,是人们对城市文化的一种尊重与敬仰。我们不可否认新建筑能带来种种新潮的设计理念,促使设计师不断的更新学习和创造出新事物;但是设计师在旧建筑被改造利用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的积极正面意义,至少让大部分人意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全文,我想表明改造旧建筑之前先改造一下我们的思想观点,希望能唤醒整个社会对历史旧建筑改造利用的理性认识和重视。把中国文化遗产推向全世界的同时也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美丽和谐的健康家园。
参考文献
《追风问俗》作者:梅联华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次印刷。
《触摸古建筑》作者:聂鑫森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主编: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次印刷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