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房建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探析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5-03-31 11:07:55 更新时间:2015-03-31 11:45:53
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建筑设计管理》的宗旨是以建筑勘察设计企业管理为核心,坚持科学与严谨的原则,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围绕为勘察设计和建筑企业改革与发展,面向基层,注重实用,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和交流建筑企业改革与管理、建筑设计与技术、建筑施工与材料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经验、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推介管理经验与技术成果
摘要:加强房建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能够确保施工活动高效率、及时、有秩序地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房建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组织,组织机构
施工组织管理是对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就是在充分理解建设意图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施工条件,包括合同条件、法规条件和现场条件的深入调查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用于指导现场施工和项目管理。
一、建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加强房建工程施工组织管理首先要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成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工长、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由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进行考核,确保预定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指挥决策层――工程领导小组
工程领导小组是项目施工决策和保障机构,在公司整个范围内,对项目施工所需要的人员、机械、材料、资金等进行统一协调和调配,为项目提供可靠的保障。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能融洽、合作好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富力强、颇具开拓精神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二)项目管理层――项目经理部
按照“项目经理负责制”组成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履行全面实现负责,并协调各专业分工之间的工序和进度、场地、交叉作业的相互配合。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质量、进度交付使用。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技术负责人1名,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下设工程处、质检处、行政办公室、计划财务处和物资装备处,并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具体实施项目部的职能。
(三)施工作业层――直接参与施工的作业班组
精选曾施工过多项优质工程、有过施工同类型工程经验的各专业组进行施工。
二、传达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经过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开工前要召开各级的生产、技术会议,逐级进行交底,详细地讲解其内容、要求和施工的关键与保证措施,组织群众广泛讨论,拟定完成任务的技术组织措施,作出相应的决策。同时责成计划部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和严密的施工计划,责成技术部门,拟定科学合理的具体的技术实施细则,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贯彻执行。
三、做好施工前总体规划
在进场后开工前仔细审核图纸了解本项目要施工哪些工程项目,除在怎样的地质、地貌、气候等地理情况下,根据合同工期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组设计中确定需要哪些施工用的周转材料,在熟悉图纸后确定了所需的周转材料类型(如模板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有利于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期为前提,合理提出工程变更,如某项周转材料使用成本高,而工程量又小的工程项目,考虑提出变更。如某合同段立柱形式多样,这样将要使用很多类型的模板,而模板又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这样可以向业主或设计方提出调整桥梁结构形式,使模板尽可能通用,以节约模板的费用。
根据合同工期安排总体的施工计划,计划要考虑临时材料的成本,尽量把工期安排在合同工期提前一点,不要太提前(因工期提前是要增加成本投入的,要尽可能的利用合同工期),施工尽可能从一个工点完成后进入另一个工点,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周转材料(如模板、钢管、机械等)。根据工期及现场情况把整个标段分成几个独立施工的工区(工期长可以少分工区),因在工区之间互相利用材料、机械时倒运成本过大,所以工区之间的材料、机械独立安排,根据工区内工程量的大小安排周转材料。根据总工期要求,制定实施性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把重点分项工程单列出来,集中重点对待,选择精明强干的施工队伍及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施工。
四、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并能反映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水平,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确定平面布置原则为: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及其它生产单位相互干扰。
为加快施工速度,确保各工种连续作业,施工中由项目经理统筹安排,统一指挥,各专业工种穿插施工。为贯彻空间施工能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工序施工留间歇的施工原则,工程需要采用主体和围护结构、主体和安装、主体和装修、安装和装修的立体交叉施工。在空间部署上,在安排不同部位不同工种施工时既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施工先后逻辑关系,又要考虑各专业穿插施工,实现不同工种立体上相互提供施工作业面形成流水施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五、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
管理组织内部的协调工作,主要是协调项目管理部内部人际关系,明确划分各自的工作职责,设计比较完备的管理工作流程,明确规定管理部正式沟通的方式、渠道和时间,使大家按程序、规则办事,提高工作效率。在此不做过多论述。
(一)与建设单位的协调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使用者,对项目具有一定权利。而项目管理管理服务为业主提供项目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服务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使用者与政府综合管理部门满意。除正常的报告、月报外,应加强与综合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的联络,保证相互间信息流的顺畅,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二)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项目管理服务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双方在技术上、业务上存在着密切的配合关系,因此两单位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紧密配合。项目管理单位要主动向设计单位介绍工程进展情况,充分理解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如果项目管理单位人员认为设计中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应通过项目经理积极提建设性意见供设计单位参考,同时还应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工作。
(三)与其它施工单位间的协调
在工程施工进程中,由于工期紧,土建、安装、装饰等将在平面、立体上进行交叉作业,对工程提出相当特殊的要求。项目部应当实现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利用BIM进行协调组织。协调性是BIM的重要特点之一,BIM为工程各参与方提供了一个数据共享的平台,所有的工程问题都可以在BIM中进行直观的查看,可以快速地进行信息提取,所以使得各方的可以实时地进行文字、图像、语言、视频等方面的沟通,最大程度地减少分歧,达成共识。
(四)与监理单位的协调
与监理的沟通一般通过会议、发文及口头等方式,按专业对口的原则进行。应尊重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现场质量、进度的问题处理,必要时可组织有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专题会。准时参加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相关方的监理交底会、工程例会,在施工现场应注意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和尊严。接受由监理单位发布和安排对施工单位的指示和安排。接受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申报资料的审批。项目部经理应加强与总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包项目经理的沟通与协调,尤其是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与决策。项目部应注意收集监理、建设单位的反馈意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建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强化工程质量,减少安全事故做出贡献。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在项目之处建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准确传达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做好施工前总体规划与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做好组织协调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巍.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优势化发展[J].新材料新装饰,2014年5期.
[2]王惠杰.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