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资源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探讨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09 15:54:05 更新时间:2015-04-09 15:24:05
【摘 要】独立学院的教学中,计算机公共课是一门面向全校的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主要基于独立学院的教学特点,探讨了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改革方向,进而从实践教学入手,给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华北资源投稿,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社会实现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独立学院的必修课程之一,计算机公共课承担着对新时代的学生进行信息化教育的任务,它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独立学院需要适应网络化和全球化社会的变化发展,针对现状,计算机公共课应做出改革调整,有效地让学生把计算机相关技术应用运用到工作学习中去。近年来,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不高、教师的教学思路单一、教学方法没有创新、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等,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计算机公共课的最终教学效果。笔者作为一名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计算机公共课的问题所在,为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做出了一些研究。
一 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模式还不够完全成熟,还不能形成完全符合社会所需的教学模式,独立学院的教学思路一般来源于其他学校已经陈旧的教学模式,所以这种照搬的模式并不能获得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大
高校学生往往来自全国各地,其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差距非常大,虽然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的普及化不断发展,但仍然还有许多高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差,这也给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对计算机公共课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2.不重视实践
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是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受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并且部分学校对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考试形式还是笔试,所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就是对课本进行讲述。部分教师甚至要求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步骤死记硬背,导致理论与实践操作完全脱节。因为没有对实践操作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是上机课,课堂气氛也是死气沉沉。部分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只是让学生去自由练习,不进行必要的引导,导致学生上课玩游戏、看电影等,上机课成为打发时间的“鸡肋”。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操作计算机的兴趣。
3.教学模式陈旧
在教学课堂上,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改革后,学校应大力提倡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模式,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落实效果不好,大部分课堂还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操作实践课,老师也是先在理论课堂上照本宣科讲解后便放手不管,只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步骤来操作,许多学生理论理解水平低下,根本理解不了课本上讲的理论知识,以至于上机操作无从下手,长此以往,使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的操作实践课失去了兴趣。
4.课程考核方式不恰当
一些独立学院考试还使用笔试的模式,但计算机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种考核方法弊端非常大,可以说是弊大于利,抹杀了对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的培养,也断送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这种形式的考试给学生的不认真造成了可乘之机。
5.大班教学,教师辅导任务过重
出于教学资源缺少等方面原因,目前大多数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普遍采取大班授课。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中难以兼顾,也加重了教师上机指导、课后辅导的任务。
二 教学改革想法初探
1.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加上教学任务繁重,现在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大多是教师“满堂灌”,主要采用讲解演示的方法。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反映自己上课时听老师讲能理解接受,但一到实践操作就无从下手了。因此,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最好就安排在机房上课,这样就可以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完美地结合起来,学生反映效果也非常好,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另外教师提问要符合实际,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操作,做到举一反三,能够把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通过对比发现这种教学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计算机公共课的课堂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反映效果非常好。
2.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主要指学生在日后参加工作后或平常学习中能真正用到的技术和方法。比如,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结构与安装的过程,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安装计算机各个部件的硬件,可以让学生轮流拆装计算机。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以图文混编为例,结合期刊的排版进行具体的排版演示,突出Word软件功能的强大。在讲授Excel表格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表制作班级学生成绩表,来解决实际中需要的一些表格处理问题。在讲授PowerPoint演示文稿内容时,以参加学校大学生英语演讲赛的演示稿为例,说明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并熟练地使用PowerPoint制作各种文本演示稿等。这种有选择性、详略得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地突出了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进行学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实际的任务,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同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任务的同时,向学生介绍需要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任务驱动法实现了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在学习Word的插入艺术字、图片、文本框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制作自己的电脑手抄报,学生都很认真,认真构思收集素材,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即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由此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开展计算机的课外实践活动
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时间非常少,一般来说每周只有两节课的实践,这两节对计算机课的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必须想方设法地增加学习时间,尤其是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更需要充足的学习时间。计算机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建立计算机技能操作大奖赛,鼓励对计算机操作具有热情的人开展一些计算机课外学习实践活动,还可以开展Photoshop制作大赛,鼓励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设计自己的作品,然后各个参数作品通过评委老师进行评比,选出优秀作品。对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此外,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一些课外的计算机知识,比如,课件制作、简历制作、动画制作等,介绍计算机前沿的最新发展情况,这样不仅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
4.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
传统课堂中教学往往是无交流式的,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操作的兴趣。因此,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建立起师生交流、信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在学习中得到的知识进一步拓展,尽可能多地将学习到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去。
5.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是老师和学生多交流、多思考和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这些教学过程的一分子,师生间在这个过程中应相互虚心学习,共同探讨。另外,在这些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任务应是指导活动方向,学生则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监督者。在信息化时代,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而进入了共同学习和进步的新阶段,所以学校和老师要认清形势,打破旧的观念,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知识爆炸环境下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在独立学院中,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差距非常大,一部分学生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接触计算机操作,平时在家也能用计算机上网冲浪、学习、聊天等,实践操作的能力比较强,基础比较牢固。另一部分学生所受的计算机教学资源就比较匮乏,平时很少能接触计算机,所以这一类学生的基础就比较差,所以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教学,既不能满足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不能满足基础差学生的需求。如今社会需求情况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看中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计算机,再加上独立学院的学生个性鲜明、动手能力较强,可尝试分层次教学,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尽量安排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偏应用的教学,先学会怎么用,然后学为什么,通过在学院推广实践,发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起来积极性很高,学习效率和以前相比也有很大提高,计算机课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和权重也逐步加重。
三 结束语
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和调整不可避免,在改革的过程中应明确独立学院偏向应用型的改革方向,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改革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方案。通过上文的探讨研究,我们发现,在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的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挑选实用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实践操作和理论讲解有机、完美、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成果,从而促进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楠、陈淑芳.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问题探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4):105~107
[2]莫立华、罗琳.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2(4):120~121
[3]孔祥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探究[J].软件导刊,2014(5):189~190
[4]王玉存、杨红香.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问题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2~115
[5]吕静.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7)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