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7 16:53:50 更新时间:2015-04-27 16:00:49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省济宁市区。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底蕴深厚。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读书求知的理想境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647人,专任教师348人,教授、副教授173人,博士、硕士309人。217名企业工程师、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全日制在校生11650人,成人教育、远程开放教育在校生3000余人。学院占地955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
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历程中,学院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文化铸院、精品建院”发展战略,确立了“立足济宁、服务鲁南,围绕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主导产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端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践行“崇德尚能”校训,积淀了“敬事而信”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风、“学而时习”的学风,形成了“产教互融、校企共同、学岗直通、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按照“积极适应、适度超前、服务产业、支持转型”的专业建设思路,以“校企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产教互融”建设重点专业,“平台+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双嵌”共建教学团队,“生产实境”建设实训基地,“五位一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品优技高有才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打造“济宁职院”品牌,助力鲁南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把学院建成鲁南、鲁西南高技能人才培养、地域文化传承传播和社会服务基地,成为学生光彩就业、家长信任、企业满意、社会赞誉的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建立了适应区域发展的专业架构。成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坚持“积极适应、适度超前、服务产业、支持转型”的专业建设思路,依托济宁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主导产业,强化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产业支撑型专业,增设了数控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等人才紧缺型专业;紧贴现代服务业,开办了眼视光技术、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建成了机电、汽车、生物等6个优势专业群,形成了校地紧密对接、专业根植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专业格局。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央财支持专业,3个世界银行支持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名校重点专业。
质量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形成“抓课程推专业强师资促教改”的内涵提升机制。探索创立了工学结合“三级递进”的课程建设模式,建立了达标-优质-精品课程体系。建成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8门省级精品课程、87门院级精品课程;由学院骨干教师主持的构建“产教融合、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品优技高有才艺”人才——以装备制造专业群为例》成果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酒店英语为例》成果获得二等奖;《校企文化一体化体系建设著作》、《基于仁和敬信文化育人平台的“课堂+活动+实践+项目”四位一体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大学生理财入门>课程开发与研究》等三项成果获得三等奖;主持省高校教改立项课题8项,省市级教科研项目147项并获奖116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校企合作开发了186部校本教材和自编教材,主编了37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其中1部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600余篇。
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了绩效考核、效率优先的人事分配制度,激励专任教师主动提高教学、实践、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初步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德技并重的教师队伍。实施教师素质和学历提升计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先后选派60名教师国外培训、50余名教师国内访学;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授课;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59%,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31.7%,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1%。遴选培养专业带头人72名,骨干教师195名。优化了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1.6%。实施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培养计划,培育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了1名全国劳动模范、3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市级首席技师、6名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世行项目助推了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职教改革项目,借鉴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将8000万元项目资金集中投放机电、汽车、建筑3个优势专业,重点装备生产性实训中心,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订单式培养。世行项目筑巢引凤,龙头企业主动联姻,与一汽、博特等6家企业共建校中厂,举办了沃尔沃、重汽等36个冠名班;建立了252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企业提供奖助学金300万元,企业(准)捐赠达1700万元。
创新“校企共同体”体制机制。与国际知名企业日本豪雅、区域龙头企业如意、山重、鲁抗等紧密合作,成立校企共同体理事会,共建了“儒雅视光学院”“如意服装学院”“山重机电学院”“永华机械学院”“鲁抗生化学院”“中锐汽车商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建制的“点对点”校企共同体,“济宁市机电职教集团”“济宁市汽车职教集团”2个职教集团体制的“点对面”校企共同体,成立了物流管理、学前教育、酒店管理3个专业理事会,搭建了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形成了校企一体化育人体制,构建了二级学院院长与企业经理联席会议、专业负责人与车间主任结对、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等运行机制。建立了“一套组织、双线监控、三级管理、四方评价、五项内容”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育人、管理、监控等长效机制。
月期刊咨询网给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提供了毕业论文发表及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平台,为各位师生提供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期刊征稿代理,职称,核心期刊,论文检测,Sci,医学,教育,科技论文发表等服务。
本站编辑部会不定期面向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校内兼职编辑,有意向的师生可直接咨询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