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论文网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06 14:30:35 更新时间:2015-05-06 14:06:35
摘 要:随着人们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高校图书馆在保证本校师生用书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各种方法参与到社会化服务中去。同时通过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精神,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进步、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权威期刊论文网,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资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终身学习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开展社会化服务将是一个必然结果。向社会开放,符合图书馆的公益性原则,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中国图书馆学会 2008 年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第2 条指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构成图书馆体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第5 条指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各地区、各类型图书馆加强协调与合作,促进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图书馆服务宣言》表明高校图书馆虽然有其特殊的性质和工作任务,即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但它同时也承担着一部分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
1 为什么高校图书馆要开展社会化服务
1.1满足各种需要
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需要。高校图书馆有着别的图书馆所没有的优势,如学科文献齐全、具有各种专业人才、电子化资源完善等。况且教育部《普通高等高等图书馆规程(2002年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能满足各类人员对知识的需求,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还能满足人们终身受教育的需要。
1.2提高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电子资源的迅速发展,到图书馆读纸质资源的师生数量明显减少。这就造成了大量资源的闲置,而这些相对专业的图书对于社会上一些想看的人来说又无处可寻。这种“拥有的不看,想看的没有”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果能把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就可以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这对高校和社会来说是双赢的,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2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自身条件优越:每年有稳定的采书经费,图书馆纸质文献及电子资源丰富,各种专业资源较多;工作人员素质高、技术过硬;馆内面积大,环境好,且设备完善齐全,服务项目全面。还有重要的一点:高校图书馆读书、学习的气氛是比较浓厚的,这在无形中会给社会读者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
3 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社会化服务
3.1保证师生用书是前提
高校图书馆首要任务是满足师生教学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开展社会化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对社会开放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学校在使用一些资源时有相对集中性的特点,比如在学生集中使用某一方面资源时(毕业环节、写论文),对社会人员阅读这些书籍就要进行控制,过了这一时期再开放。对于社会读者也可以采用只看不借的形式,以保证校内师生的用书。
3.2文化宣传、联合共建
高校图书馆要想进行社会化服务,就要让社会人员广泛知道,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就需要进行大力宣传,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举办讲座、进行用户培训等。这样就会扩大自身影响,让大家知道这里,了解这里,进而愿意来这里读书。
还有一个方法是与本社区或本区域内文化机构进行联合共建,互通有无。比如生化学院图书馆,和社区小图书馆进行共建。捐出一些书给社区图书馆,充实其藏书量,使其能吸引本社区的读者。
联大生化学院图书馆在垡头地区也算一个规模大、藏书齐全、设施完善的图书馆了。垡头小区约有三万住户,没有一个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只有一个近年才有的社区图书馆,无法满足整个垡头地区居民的阅读要求。如果生化学院图书馆对外开放,能解决大多数居民的读书要求。除了本地区居民,还有很多住在本地区的别的高校的师生,他们也有就近借书的需要,我们也有满足他们要求的能力,可以开展这方面服务。生化学院图书馆有条件良好的阅览室,如果在周末和寒暑假对本地区的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假期也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是高校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3.3开展有偿服务
开展有偿服务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让社会读者珍惜被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机会,不会因为是免费的而随意浪费、占有资源;二是给高校图书馆一些适当的经济补偿,降底服务成本。虽然解决不了大问题,但总归还是会起到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的积极作用。
在社会化服务中,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为其他行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
3.4加强馆员的学习,提高服务能力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质、休养的高低,直接影响馆内信息资源的利用。馆员要有“一切从读者角度出发,为读者着想”的服务精神。如果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馆员的工作量必然增加,没有点献身、服务的精神恐怕是无法做好这项工作的。
同时馆员还要加强学习,不断吸收国内和国外出现的本领域新知识,新方法,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捕获与鉴别能力,能够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想做好社会化服务工作,是要重视馆员的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
4 国家的支持
外国高校图书馆能成功地开展社会化服务,与他们制订的全面的各项图书馆法是分不开的。比如美国在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用法律保障了图书馆生存的连续性和合法性。在1997美国政府颁布《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案》,对享受不到图书馆服务的人,特别是对贫困家庭中7岁以下的少儿提供图书馆信息服务。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就相差很远,应当尽快从法律和国家政策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做出相关规定,以法律的形势让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造福社会。
国家也应对在社会化服务中做得好的高校予以政策、物质方面的奖励,以鼓励别的高校以此为榜样,迅速加入到社会化服务的行列中来。让高校为社会的进步、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姚华,杨微微. 略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J〕.现代情报,2006,(12):100-104
〔2〕 张丽平,郑琳.试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有限开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15-17
〔3〕 杨焕敏.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述评〔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97-199
〔4〕 董乾枫.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5):71-74
〔5〕 许军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64-68
〔6〕 董乾枫.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动力机制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2):7-13
〔7〕 杨琼.中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4):35-37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