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适应发展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11:57 更新时间:2023-10-26 16:12:37
——以城乡规划法背景下的九龙镇村庄布点规划为例
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王斌
摘要:村庄布点规划是《城乡规划法》颁布以后,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一种新类型规划,本文以广州萝岗区九龙镇村庄规划为例,采用了聚类方法,提出分类规划策略——形成不同发展类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村庄布点规划;城乡统筹与协调;规划设计
一、 九龙镇村庄概况
九龙镇位于广州市萝岗区东北部,毗邻大帽峰山东麓,东连增城中新镇,北接从化太平镇,西连白云区钟落潭镇,南接萝岗永和街道。距广州市区40多公里,总面积为175.11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338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025人,农业总户数为13240户。全镇村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为946.44公顷,人均村镇建设用地145平方米,其中村民居住用地面积为826.02公顷。传统旧村大多依山临河而建,近年来部分居民点开始沿路蔓延。
二、规划目标和原则
1.规划目标
村庄布点规划的核心内容在于合理布局镇域农村居民点,核定各村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落实新增分户用地布局,同时提出旧村规划的策略,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布局,为村庄规划提供指导。
2规划原则
按生态原则、地方性原则、人本原则、经济原则进行规划,将规划原则和下述规划理念深入贯彻到规划的整个过程。本次九龙镇村庄布点规划采用了聚类方法,即通过村庄分类——提出分类规划策略——形成不同发展类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
三、九龙镇村庄居民点类型与特征
1.行政村类型划分(依据城镇化影响程度划分的村庄类型及特征)
(1)完全城镇化村庄。全部或绝大部分位于规划的九龙工业区、九龙中心镇区、镇龙生态工业园区等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的推进,未来用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这类村庄大多沿九龙大道分布,用地平坦开阔;村镇居住用地相对集中、建设密度和强度大、村庄经济条件较好、拆迁难度大。
(2)部分城镇化村庄。部分村庄处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部分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其类村庄建设用地将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多与九龙大道有一定距离;现状用地以山林地为主、居住用地分布较为分散、村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
(3)保留农地性质村庄。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村庄以及少量农业生产用地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规划期内,村庄仍然保留传统农村特征;大多远离城市主干道;现状用地以山林地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村镇居住用地分布较为分散、自然村规模较小、搬迁难度相对较小、村庄经济比较落后、空心屋较多。
2.各类村庄发展的规划策略(见表1)
表1——九龙镇村庄分类规划策略一览表
行政村类型 现状居民点类型 规划策略 发展类型
完全城镇化村庄 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居民点,城镇化为其升级转型的主要动力 纳入城市用地统一规划,实现升级转型;所有居民点集中一处就地或异地统建村民公寓 引导发展
部分城镇化村庄 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居民点,城镇化为其升级转型的主要动力 纳入城市用地统一规划,实现升级转型;所有居民点集中一处就地或异地统建村民公寓 引导发展
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边缘的居民点,受城镇的强烈辐射与带动 以较大规模的居民点为依托,通过建设新村,吸纳规模较小的居民点集聚,同时改造旧村,划定旧村控制线,完善配套设施 鼓励发展
距离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较远的居民点 现状规模在150户以上,布局较为集中,交通便利,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居民点 建设新村,改造旧村,划定旧村控制线,完善配套设施,吸纳周边居民点集聚 鼓励发展
现状规模在50-150户,布局较集中,设施较不完善建设的居民点 划定旧村控制线,允许在村庄控制线界线范围内进行改建、扩建和新建;盘活旧村内部的闲置土地,作为宅基地或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控制
规模在50户以下,布局较分散,占地大,建筑密度低,建设质量较差,建设无序,用地较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有衰落趋势的居民点 搬迁到周边鼓励发展的居民点,严格控制该类居民点的建设活动,只允许内部改造;通过时间的推移,逐步引导村民自然外迁 迁并
保留农地性质村庄 现状规模在150户以上,布局较为集中,交通便利,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居民点 建设新村,改造旧村,划定旧村控制线,完善配套设施,吸纳周边居民点集聚 鼓励发展
现状规模在50-150户,布局较集中,设施较不完善的居民点 划定旧村控制线,允许在村庄控制线界线范围内进行改建、扩建和新建,同时盘活旧村内部的闲置土地,作为宅基地或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控制
规模在50户以下,布局较分散,占地大,建筑密度低,建设质量较差,建设无序,用地较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有衰落趋势的居民点 搬迁到周边鼓励发展的居民点,严格控制该类居民点的建设活动,只允许内部改造;通过时间的推移,逐步引导村民自然外迁 迁并
居民点规划设想示意图
四、九龙镇居民点发展战略定位
1.经济发展模式定位
根据村庄演化趋势提出九龙镇村庄经济发展有三种模式选择:
(1)物业经济模式——主要适用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内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边缘的居民点。
(2)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是适用于农业资源丰富的居民点。
(3)乡土旅游模式——主要适合于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开发价值的居民点。
2、村庄居民点布局规划定位
优化九龙镇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镇域居民点形成鼓励发展型、引导发展型、保留型、特殊保护型和迁并型五个发展类型。
(1)引导发展型居民点(城市组团部分)
即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居民点,逐步纳入城市统一规划与管理中,实现村改居,成为城市社区。
(2)鼓励发展型居民点
即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便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具有较好的(或便于形成的)对外交通条件、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并可以实施资源整合、更新改造,其周边用地能够满足改建扩建需求,可以为周边居民点聚集提供新村建设用地的居民点。
(3)保留型居民点
即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现状具一定规模、建设质量较好、住宅空心率较低、规模相对较大、方便就近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点。
(4)特殊保护型居民点
九龙镇传统村庄是在山水融合的肌理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村落布局与风貌富有统一的特色。
(5)迁并型居民点
即现状规模小且分散或者空心化严重、呈现衰落趋势的居民点或因城市建设需要搬迁的居民点。
五、新村布局规划
规划新村分新增住宅新村与集中安置区两类进行布局:
(1)新增住宅新村
规划九龙镇19个行政村新村选址及住宅形式一览表
行政村名 新村选址位置 新村住宅形式
红卫村 亨美村旧村东侧与泗和庄旧村东北侧 公寓式
凤尾村 汤氏宗祠西南侧及钟太大道北侧 公寓式
枫下村 在枫园下自然村旧村 公寓式
长庚村 在黄田庄自然村北侧 公寓式
汤村 在上坊旧村南部、下坊西侧 公寓式
旺村 在黄坳自然村北侧 公寓式
洋田村 洋下村北侧 公寓式
何棠下 棠上路两侧 公寓式
均和村 村域东北部、广汕公路东侧 公寓式
镇龙村 向西村旧村及西侧用地 公寓式
新田村 新田旧村北侧 公寓式
迳头村 在邵一、邵二和邵三自然村之间 联排式
福洞村 沙涸自然村东部 联排式
山龙村 山龙经济一社北侧 联排式
莲塘村 在龙井街已拆旧村 联排式
金坑村 邓屋社西南侧、广汕公路北侧 联排式
黄田村 在黄田旧村南部 联排式
埔心村 上贝路西侧,埔心旧村北侧 联排式
佛塱村 南龙自然村东北侧和东侧 联排式
(2)集中安置区
考虑未来部分村庄将会在九龙镇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整体搬迁安置,因此建议在九龙镇城镇组团划定三处村民集中安置区作为搬迁安置的预留新村用地,可以容纳九龙镇各行政村部分迁入到镇区居住的农村人口。这三处集中安置区与九龙中心镇总体规划衔接,且规划期内有符合土规的用地可以满足一定规模的人口迁入建设新村,采用公寓式住宅形式,总用地面积约为48.2公顷,可容纳2670户,成为九龙镇区重要的居住区之一。
六、实施效益
1、本规划有效地指导了九龙镇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达到了最首要的目的,以本规划为指导的九龙镇28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全面展开,截至2008年底全部完成终审成果编制。
2、本次九龙镇村庄布点规划从镇域统筹了村镇建设用地的布局和规模,对正在调整的九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了参照,有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衔接。
3、集中安置区作为农村实现城镇化的载体之一,在九龙镇市政道路及公用设施拆迁安置中发挥积极作用,九龙大道拆迁安置已有部分村民安置在本规划划定的集中安置区内,即将融入城市。
七、规划总结
1.作为一种较新的规划类型,本规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协调中心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镇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为核心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一种实践尝试。
2.规划从村庄发展的实际出发,对村庄人口和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了重新预测,在尊重村民意见,考虑村庄现实发展,协调总体规划和土规的基础上核定了各村的最终用地规模,弥补了城市规划对村庄用地与人口规划的不足。
3.根据村庄受城市化影响的程度,将各村划分为完全城镇化、部分城镇化、保留农地性质三种村庄类型,提出了分类规划策略,进而聚类为引导发展、鼓励发展、保留控制、特殊保护、搬迁五种发展类型,统筹了村庄规划的实施主体(行政村集体)和空间客体(具体的居民点),有效指导了各行政村与居民点的发展。
4.规划镇域居民点形成鼓励发展型、引导发展型、保留型、特殊保护型和迁并型五个发展类型,在镇域的层面上优化了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促进了村庄集聚发展,衔接了中心镇总体规划;在引导发展型和鼓励发展型村庄中规划新村,响应了土地利用总规划关于农村居住用地集中布局的要求;保留型与迁并型村庄通过时间的推移逐步向引导发展型和鼓励发展型村庄集中,既尊重了当前的现实,又考虑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了近期与长远发展的统一。
5.从镇域的角度统筹安排,并尊重村民意愿,进行了新村布局;针对不同类型的新村,分别提出了公寓式、联排式住宅建设形式,并给出了不同的用地标准和用地红线,有效地指导了各新村的建设。
6.引入了集中安置区,为农村向城镇转化提供了一种空间载体,实现了村庄规划与中心镇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
7.规划提出了旧村控制线的概念,给予旧村增长边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村庄规划的实施和村庄建设管理提供重要参照。
8.规划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村庄,提出了物业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和乡土旅游三种经济发展模式,既指导了各村的经济发展,又实现了在镇域产业布局上的城乡统筹。
9.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依据,从镇域的层面统筹安排了各项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打破城乡二元分隔、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3(4).
[3]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2).
[4]杨峰屏,王磊.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思考与启示[J].规划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