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强化措施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12:57 更新时间:2023-10-26 16:19:40
王有的
(广州市电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88)
摘要:配网供电可靠性,就是研究直接向用户供给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配电系统本身及其对用户供电能力的可靠性。本文以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为切入点,从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具体措施及基本措施,以提高10kV配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能力。
关键词: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
10kV配电线路是供电企业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电力系统优质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创一流供电企业要求三项硬性指标,即线损、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因此,供电可靠性是考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它也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代表着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所以电力企业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到位与否、供电可靠性的高低,是衡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一、影响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问题
造成配网故障的原因主要有用户设备自身故障及外力破坏2个,而树线矛盾和电缆挖坏是外力破坏中的2个主要因素。
1.用户设备
由于权限问题对用户线路的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且用户设备很难列入计划检修的范围,改造步伐远远落后于主网,致使线路老化、设备落后、故障频发,影响主网稳定运行。
2.树线矛盾
树线矛盾指的是电力架空线路周围存在的树木与电力架空线路距离过近,树木自然生长或在风力作用下,就会接近高压线路形成短路,造成供电线路跳闸及其他停电事故,影响供电可靠性。夏季是树木生长的旺盛季节,树线矛盾不断发生。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时,矛盾更为突出。据分析,许多未能查明原因的故障也多由此引起。
3.电缆挖坏
近年来城市建设与改造步伐加大,挖沟刨路工作中极易挖爆、挖坏电缆。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应采取的措施
1.用户设备
加强对用户线路的管理,充分调动用户维护自己设备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需求侧管理,对新接入配网的用户设备,进行严格的把关与技术指导;加大对用户分界点的技术改造力度,隔断用户的故障点。
2.树线矛盾
从设计源头抓起,严把设计关,做好、做足配网工程设计前提工作。首选要确保电力架空线路直廊,拟设计的架空电力线路两侧安全距离是否足够(以10kV架空线路为例,安全距离为5米),如两侧已存在的树木安全距离是否足够,如若不够,必须在配电线路设计时就将青苗补偿考虑在内,并在项目实施前确保能将安全距离不足的树木砍掉。其次,设计时将风偏及树木自然生长对安全距离的影响应作充分考虑。经科学严谨的计算后,在设计过程中适当有裕度的选取杆塔的标称高度。
3.电缆挖坏
在地埋电缆施工完毕后,即在其上方作明显警示标志。随着地埋电缆的日渐增多,供电部门应向城建部门提供电缆走向图,并与其协调联系。在城建部门审批的施工项目中,若发现有在电缆附近的工作时,应及时通知供电公司有关部门,由供电公司指定专业人员对施工工作进行监护与督导。
三、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应实施的其它基本对策
提高配网系统供电可靠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又要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使其达到合理水平。具体来讲,提高配网的运行质量,涉及到配网运行的各个方面,其中电网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技术是依靠,人员是保证。
1.改造电网结构
从对基本接线方式的评估结果可知,放射线或树枝网供电可靠性最低,全联络树枝网供电可靠性最高。l0kV架空裸体导线为主的单电源放射性结构存在网络薄弱、供电能力差的缺点。应将10kV配电网逐步改造为联络性强的环网结构,实施手拉手多电源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以减少线路故障停电时间,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并可逐步向l0kV配网自动化过渡。在一条线路中,实行双电源供电,中间设置分段开关,可减少每段线路户数,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实现配网自动化后,分段器与重合器配合使用(跳闸之后自动重合),自动完成预期的分合及闭锁操作,可以自动排除分段性故障,保护配网线路,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由于配电线路是随着电力用户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线路建设初期虽然暂未能实现联络,也应对主干线进行分段和分支线的隔离。一旦联网条件成熟,应尽早实现联络,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并为将来实现配电自动化提供坚实的基础。联络一般从主干线做起,避免全线路长时间停电的发生,然后按重要分支线、一般分支线逐步实现全联络。
2.强化制度管理
将可靠性列入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中,使生产管理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和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为主要目标,并将可靠性管理贯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使可靠性管理工作有保障。经常性召开关于供电可靠性的管理会议活动,分解指标,找出影响供电可靠率的直接原因。编制可靠性指标的滚动计划,对可靠性指标进行超前控制。要将供电可靠性的考核纳入正规的企业承包考核之中,将可靠性完成指标的高低与全员工资直接挂钩,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要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值班人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提前做好送电准备工作,一旦现场工作结束,应做到能随时恢复送电操作。针对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局部更换绝缘导线。在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缩短故障查询时间。积极进行职工技术素质培训,提高职工处理事故的能力。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制定并执行三种制度:
一是停电审批制度。把全年可靠性指标分解到各运行班组,各班组长。按允许的停电时户数申请停电次数和时间,减少停电工作的盲目性。
二是可靠性月度分析预测制度。由可靠专责人负责召开每月的可靠性月度分析预测制度分析会,对上月影响配电供网可靠性因素进行分类分析,普遍性的问题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结合本月工作的安排,对本月可靠率的完成情况制定目标。
三是运行检修分离制度。现行管理模式是:县级供电局下设供电站,供电站对辖区的10kV线路设备负全部运行检修责任。实行运行、检修分离制度,有利监督检修,运行工作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3.应用高新技术
对于新增电源和新架线路,全部采用可靠率高的新设备,采用负荷转移能力为100%的手拉手方式供电。如果配合实施配网自动化,实现故障线路自动判断、隔离,自动制定转带决策,将非故障段负荷转带,供电可靠性就有了保证。为了缩短架空线路发生故障后寻找故障区段的时间,宜在线路分段开关处和线路分支处装设机械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在电缆的环网柜内宜装电缆故障传感器,故障信号经电缆将动作信号传到远方的监控系统,可判明故障发生的区段。
4.提高职工素质
对于配网调度员来说,他们是指挥配网运行的主人,其调度水平直接决定着配网的运行质量,因此必须提高配网调度员的综合素质和调度技术水平。具体来讲,调度员应树立“安全生产与优质服务并重”的理念,实现安全经济调度。对于普通职工来讲,应随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提前做好送电准备工作,一旦现场工作结束,应做到能随时恢复送电操作。针对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局部更换绝缘导线。
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要着力从电网、管理、技术以及人员四个层面上不断改进工作,改善配电系统运行质量,减少故障停电区域,加强停电检修管理,增强事故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雷莉.如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2)
[2] 区力.论如何提高电网工程中配网供电的可靠性[J].广东科技,2007,(15)
[3] 李玉萍,王晓明.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分析与促进措施[J].民营科技,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