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论文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体验及其对策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6-14 17:30:06 更新时间:2015-06-14 17:09:04
手机是我们现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了,在大街上,饭桌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玩的人。手机现如今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是一种娱乐设备,QQ,微信,各种购物APP和手机游戏已经成了每个人手机中的必备软件。本文就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体验及其对策进行了一些分析,是一篇江苏省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产生有客观、主观和环境的原因,通过对手机依赖行为的深入体验,提出探寻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手机的部分先进功能,搭建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新平台的新思路,并给出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手机依赖行为,智能手机,教育教学管理新平台
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打电话、发短信等的基本通信功能,手机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一部手机在手,可以解决或协助解决许多以往需要多平台解决的问题,手机的便携优势,让手机迅速成为人们依赖的新品。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给大学生带来的身心健康与成长上的负面影响很严重,如何能正确引导大学生从对手机的依赖中扬长避短,发掘正能量,抵制不良应用的负面效应,有效防治手机依赖带来的危害,是高校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什么是手机依赖行为?
手机依赖行为,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亦称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焦虑症等,“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1] 其主要表现是:总把手机带在身边,否则就心烦意乱、就会感到不适应;经常下意识地寻找手机,不时查看;总有“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当手机无法连线网络、收不到信号时,脾气也变得急躁。而这一群体中,学生所占比例突出,尤其是大学生。
二、为什么会产生手机依赖?
首先是客观原因,智能手机的特点和超强的功能的诱惑。智能手机具有: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PDA的功能、开放性的操作系统、人性化和功能强大五大特点。手机的便携性、易用性、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性使手机成为目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以通信为主要目的的生活必需品。智能手机除了具有通信的基本功能以外,还有摄影录像、录音计时、时钟日历、计算备忘等实用工具的辅助功能,当连通网络时更有以即时通信、传递影音为主要功能的其他网络应用功能,包括:新闻广播、电影电视、网购导航、理财购票、商务社交、音乐游戏等,这些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全新的生活理念。
其次是主观原因,青春期生理及心理诉求的需要。大学生正值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其内心充满了成长过程中的冲突与不安[2],大学生第一次脱离父母的日常监护,缺乏独立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没有自我约束和控制力,需要通过手机与外界沟通,依赖手机排遣情绪。另外,从众心理、追求时尚、爱慕虚荣、探索新奇等各种心理诉求都能造成手机依赖。
第三是环境因素,社会、学校的大环境和家庭的小环境,都是产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土壤。大学生活的自由化,学校管理的开放性,独立生活的自理方式以及人际交往的适应过程都会依赖手机。
任何一项新技术、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影响,不可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影
响而阻止它的发展。信息时代,手机已经从通信工具变成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手机的使用必须承认是利大于弊,只要能正确把握、有节制地选择健康的、有益的功能去使用就是有利的,适度使用手机的娱乐功能,提高生活情趣也未偿不可,只要不产生过度依赖,不让“玩”手机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是有利的。相反,如果无节制的使用手机,出现了视力减弱、手指酸软、头晕耳鸣、睡眠障碍、无心学业、社交恐惧、沉溺网游等手机依赖症状,势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么,帮助大学生健康地使用手机,摆脱这种新型心理疾患的困扰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三、探寻引导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的部分先进功能,搭建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新平台
如何能够充分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的生活方式的革新,有效利用智能手机的有益功能,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使其产生出正能量,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仍然具有研究价值。手机是不能摒弃的信息时代的生活必需品,怎样去发挥其良性作用,将其用到极致也是我们高校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所以我们对手机依赖行为的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课题组为研究这一课题做了深入的“手机依赖”行为体验,参与体验的人员结构和体验过程为:人员年龄:18~60岁;参与对象包括:管理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在校大学生;所使用的手机品牌包括:苹果、三星、小米、hTC、LG、ZTE、HUAWEI等多款多机型。体验内容:微信微博、娱乐游戏、网银理财、缴费网购、阅读学习、查询导航、记录影像等。体验时间:3~6个月。
体验结果是:智能手机的确能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利、工作的高效、心理的愉快,“玩”手机的快乐感是其他如电脑、电视所不能比的,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知道天下事,轻轻一点可以找到所需信息,减少了人们日常交往、对外联络、工作交流的时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时间成本,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手机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有资料显示,手机作为移动传媒的载体之一,已经是人们获取信息量的70%。人们不断地探寻新的手机软件,在坐公交、排队、等候时看新闻、 听音乐,享受手机的休闲娱乐功能,排解等待的烦闷和路途的疲劳。随心所欲看电影、看电视、刷微信、拍网购,是手机上网的最大乐趣。
在大学校园里,可以尝试通过使用手机的以下功能开展一些有益的工作。
1.利用微信、微博、QQ等即时通信平台,因势利导,有组织地交流一些积极向上的有益信息,积极主动地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良好的校园手机使用文化。教师、辅导员通过“朋友圈”或“群”,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引导。减少泡网吧,避免不安全因素。不用打电话就可以快速发布公告、传达通知。
2.任课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适当地利用即时或在线通信平台实施答疑、辅导、检查作业等教学辅助活动,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获取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开阔视野,起到辅导学习的作用。
3.宣传引导大学生学习使用理财通道,学会计划生活,把每月有限的生活费规划使用好,逐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培养精打细算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理财快乐的同时,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珍惜,提高社会责任感;
4.通过讲座或社团活动等方式 ,帮助学生使用手机主动体会现代生活的便利,优选新潮快捷的生活方式。比如,了解和体验现代通讯和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体验手机网络工具的神奇作用,并能应用其指导生活。比如通过手机订制交通、网购、缴费、天气、导航、打车、美食、旅游等服务,可以省时、省力、省钱。
四、通过手机依赖行为体验,提出有效的趋利避害对策。
课题组经过半年多的手机依赖行为的体验和调查分析造成大学手机依赖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的对策,并以“积极防治手机依赖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题发表研究成果[3]。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管理。对自控能力差的学生,适当引入强制的硬性手段。另外,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形成上课“玩”手机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认识,以提高个人修养。
总之,手机依赖行为的体验和对策研究,对于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恢复健康的大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势利导,将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纳入求知、务实、辅助教学的良性轨道,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长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02).
[2] 赵冰冰,试析导致高校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科技视野[J].2014(03).
[3]赵冰冰, 积极防治手机依赖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论坛[J].2014(07).
江苏省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成果,繁荣学术,促进学术交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