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6-29 17:13:26 更新时间:2015-06-29 17:40:25
摘 要:通过研究《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审美教育的条文,以及研究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结合文学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从文学作品中品味内涵美,生活美、人情美、情操美。并研究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素,对教师自身的形象美语言美进行论述,实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审美教育能使人的心灵得到美化,性格变得高尚。”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使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强调了审美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全新的教育观念,也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德育、智育,又要重视审美教育。
一、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其中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篇章,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策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正确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以及了解作者在文中所创设的画面及画面组合所形成的意境,感悟文中的自然风光、人情风俗、人间亲情、社会风尚等所蕴含的作者的用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感受美、热爱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
二、 语文(文学)中的审美因素。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文学作品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再现,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作者对生活体验有感而发、主观思想感情的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作为艺术美而存在。
1、文学作品的语言存在韵律美、节奏美。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乐府旧题的语言形式四字一句,再加诗句的内容催人奋进,积极向上,所以读起来抑顿挫,朗朗上口,诗句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韵美,使学生过目不忘,上口成诵。
2、文学作品的结构美。文学作品在内容的布局谋篇的构思上就凝聚作者的匠心。又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以时间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将四节诗表达的不同程度的“愁”,层层深入的推进,不断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感到抽象的乡愁,越来越浓,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诗的结构美,无疑给学生带来阅读上的愉悦。再如朱自清先生的《春》的结尾部分的三个句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在结构上,三个比喻句独自成段,人物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这样的文学语言,体现了建筑美、色彩美、音乐美,朗读这诗般的句子,不能不引起内心的愉悦,得到美的熏陶。
3、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美、人情美、情操美、悲剧美等内容,往往也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令人心驰神往;又如冰心的《小橘灯》中所描绘的小姑娘在那样的年代中依然乐观,怕“我”在夜色中走崎岖的山路不便,便给我制作小橘灯,文中体现出来的人情美,不能不打动学生的心灵;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中因卖不掉火柴而不敢回家,因饥寒交迫而惨死街头。这样的悲剧美不知震撼过多少学生的心灵而激起学生对旧社会的痛恨;《金色的大斗笠》中兄妹俩在风雨中共用一个大斗笠遮风挡雨,那诗般的画面,呈给人的是浓浓的亲情美;《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马玉祥在烈火中勇救儿童的英雄形象,就让学生受到阳刚之美的熏陶,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会油然而生。
三、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东西总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审美因素。
(一) 教师自身的形象美。首先是教师的服饰美。教师的服饰必须洁净、大方、得体,要跟得起时代的步伐,要体现出个性,如果清一色的中山装或休闲服,都会让学生觉得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俗;如果总是身穿那些已经过了时代的款式的服装,即使料子新,学生也会认为你保守而没有创新精神。其次是发型,女教师的发型以自然为美,不要刻意地拉、染、卷,否则会让学生认为过于前卫,故作扮酷;男教师不留长发、染发、不卷发,当然也不理光头。否则,头发太长就显得邋遢,疲惫、没有精神,因此要求男教师至少每个月要修剪发型一次,换一次“新头”。
(二) 教师的语言美。无论是在课内课外,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时要尽量用普通话交流,尽量避免用方言对话,要杜绝粗话。教师的语言美,还应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在朗读课文时,注意朗读的重音、语速、语调、感情和肢体语言的相互配合。如果再加上天生的磁性嗓音,学生会在你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另外,幽默语言就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在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姿的火花,不但能启动学生思维的能力,舒缓紧张心绪,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而且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感情,还能激起课堂上的愉快气氛,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一些健康的网络语言引进课堂,会给课堂注入一股新的清泉,会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如:前两天布置一两首古诗词的背诵,堂上抽背如果遇到学生背不出来时,那个场面一定很尴尬,此时,教师不妨来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定能化解尴尬,激起课堂上的愉快气氛。由于教学语言的幽默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适当地幽他一默,定能够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智慧之美,从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审美愉悦。
(三) 语文教师的板书设计美。语文教师的板书设计的简明、大方、工整,也会引起美的享受。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如果注意字体的选择(尽量用正楷,还可以用隶书或者新魏体,少用行书,杜绝草书),简笔画的运用,彩色粉笔的搭配运用(颜色不得少于三种)。这样一个精致、色彩丰富、大方简洁的板书设计,也能让学生的眼睛为之一亮,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四、实施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几种途径。
1、朗读课文,创设审美意境。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和课文内容最直接和最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最有效途径。在朗读阶段就是学生感受的阶段。文学是“语言艺术”,即是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文学的审美特征是运用语言描绘生活场景、事物和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作者的审美意识。因此,教师在分析课文之前,一定要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对文字描绘的感受,通过朗读训练或反复朗读,在脑中呈现出生动具体的形象图景。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春》就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我们通过朗读,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春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创设了一个“春景图”的审美意境,让学生进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境界。这样,学生就是领悟到文章的艺术美。同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的能力、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感悟作者在作品中所创设的意境美。
2、善于挖掘文中内在的美。许多文学作品使人一读就有如临其境、如触其物、如闻其声之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即必须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学生真正掌握作者的人生感受以及反映在作品中的体验,享受到文章中所蕴含各种美。如在分析杨朔的《荔枝蜜》一文,课文就先写了荔枝树的茂密,再写到荔枝果的甜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的荔枝图。在分析时话题一转,启发学生“蜜从哪来?”学生自然明白:是蜜蜂这可爱的小生灵的辛勤劳动——采花、酿造出来的。再引导学生就会懂得文中所含的意义:“文章通过蜜蜂的辛勤酿蜜,赞美劳动人民忘我工作的可贵精神。”再如《背影》中 “父爱子,子怜父”的亲情美,《七根火柴》中的崇高美,《论语》中的哲理美等都应引导学生去领悟、探索、体味、理解,只有经过反复阅读、反复求索、用心感悟,才能让学生对文中的美实质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理解。
3、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现美、创造美。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学习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地朗读、表演;收集文中的佳句美文;在布置教室的时候,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名言佳句作为班上的固定班风标语;创设自己的座右铭;设计班上的学习园地栏目、手抄报内容的编辑、编排、封面的设计、插图的选配;在班上或全校上开展朗读比赛、写作比赛、举行辩论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美、创造美。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德育、智育,又要重视审美教育。把“真、善、美”带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