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发表基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14 16:09:58 更新时间:2015-07-14 16:27:47
会计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人才,社会责任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活动所作出的反映和控制。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会计论文发表范文。
摘要:将经济学资源有效配置引入会计研究,以资源优化配置论为目标,分析社会责任会计功能,从而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资源有效配置,会计功能
随着中国逐步成为全球资本流向的热点地区,中国会计也在世界浪潮中飞速追赶着现代化的会计潮夕和世界会计文明的足音。但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员下岗失业等。作为当代社会的细胞,企业并非存在于真空中,它与社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一、 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本质要求,即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效益,使两者辩证统一;相应的,会计界呼吁以资源配置优化论为会计目标的现代会计。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基本一致的,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更侧重以资源配置优化论为会计目标,对企业外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进行深入核算,为有效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而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对此经济学和会计界有着十分宽厚的理论研究基础。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指出,“企业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然而企业的投入、产出既反映内部经济性又反映外部经济性。相应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辩证关系:从短期看,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时存在矛盾性,即为了提供社会效益,不得不放弃短期的企业效益;如企业必须严格自律遵守政府出台的废气污水排放指标,这可能使企业的短期效益受损。但是从长期看,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协调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企业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等,从而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加职工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等也会提高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效益。社会责任会计的最终目标正是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由此可见,社会责任会计以资源配置优化论为目标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功能
社会责任会计是对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后果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分析,着重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对社会所造成的外部经济或者外部不经济,并且对外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在经济市场中流通,引导资金的流向,从而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作用。下面将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来分析社会责任会计对资源配置优化的促进功能。
1、基于自然资源配置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功能
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从外部性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为了解决企业行为的外部性问题。早在1912年,庇古发表的《财富与福利》中曾提出“外部效应”一词,外部效应会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点,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为此,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社会成本理论,即“假定市场交易为零,则只要初始权利界定清晰,资源配置即可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优”。
为有效解决自然环境的外部性问题,需要把斯科定理的产权界定引入制度改良的范畴,即在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安排、运作及重新安排的内在逻辑,从而实现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从社会的角度发挥会计功能,从宏观的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目标的执行情况,使企业在客观上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为社会制度的改良提供依据。
2、基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功能
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资本市场在此机制中起到核心的作用。社会责任会计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促进功能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第一,促进社会资源的第一层优化配置:在一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机制中,社会责任会计是联结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的关节点,是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引导资金流向的广告,即以会计信息为载体,通过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源在微观单位的优化配置。第二,促进社会资源的第二层优化配置: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看,可以根据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例如企业高管通过会计信息分析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盈利,兼顾企业内部和社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确定生产。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责任会计更宏观的蓝图: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下,社会责任更具可核性,企业行为与社会价值协调统一,市场机制和利润机制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更好实现这一蓝图,我们需要做到:一方面,不断探索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构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另一方面,在企业责任会计的基础上,搞对价格制度,搞活激励机制。
三、相关结论
社会责任会计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会计,成功地将会计的作用从微观过渡到宏观,以资源优化配置论为目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促进功能,为制度设计奠定基础,从而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有效解决我国近年来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会计界需要迫切将经济学资源有效配置引入会计研究,推行社会责任会计。通过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学研究,搭起宏观和微观间的桥梁,对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起很好的指导作用,使社会制度得以不断的完善,从而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娟,郑晓旭.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责任会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5)
[2]胡承德.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目标[J].财会月刊.2009(7)
[3]张亚梅.论社会责任会计[J].经济问题探索.2011(6)
个人简介:张龙传(1988-05),男,汉族,山东日照,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政策
会计论文发表期刊推荐《金融会计》(月刊)是1993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 牵头,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和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创办的全国性中央级金融会计专业刊物。《金融会计》发行范围广泛, 从各大金融机构总部到其基层网点,发行量居全国专业类刊物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