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酸铝铁与HSB菌种处理煤气洗涤废水
所属栏目:化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4:53:00 更新时间:2023-07-01 15:25:33
摘要:研究了投加聚硅酸铝铁混凝的化学预处理与投加H.S.B微生物菌种的O-A-O处理工艺联用处理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结果表明,废水中CODCr、氨氮、挥发酚、焦油分别为1781.1mg/L、287.55mg/L、2.18mg/L、172mg/L,经处理后CODCr<100mg/1、氨氮<10mg/L、挥发酚<0.3mg/L、焦油<10mg/L,各指标处理效率都超过90%。处理后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关键词:煤气洗涤废水、聚硅酸铝铁、H.S.B菌种、混凝、续批式反应器(SBR)
前言
煤气洗涤废水是煤气生产过程中,用来洗涤和冷却煤气的废水。煤气洗涤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氨氮、悬浮物、氰化物、有机油、苯并芘等,是典型的有毒有害工业废水。本研究拟将采用新型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与高分解能力细菌(HSBhighsolutionbacteria)联合处理煤气洗涤废水,预期直接对不稀释的废水进行处理并使该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1废水水质
废水水质情况见表1。
表1废水水质
项目 pH CODCr
(mg/L) 挥发酚
(mg/L) NH3-N
(mg/L) SS
(mg/L) 焦油
(mg/L)
数值 8.3 1700~2000 2.20 250~300 500~600 100~200
2试验材料与装置
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为自制。其方法为:取含一定SiO2浓度的硅酸钠溶液,然后用20%的硫酸调节pH值,控制反应时间进行聚合。当聚合到一定程度(呈现淡蓝色)时[1]依次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铝、氯化铁溶液,搅拌,陈化一定时间后,得聚硅酸铝铁混凝剂。HSB菌种购于北京嘉华派特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水取自衡阳市某厂煤气发生炉的煤气洗涤废水。
3试验方法
3.1混凝沉淀试验
取六个1000mL烧杯,每个分别放入800mL试验水样,投加混凝剂聚硅酸铝铁,快速(240r/min)搅拌1.0min后,再慢速(60r/min)搅拌10min。最后停止搅拌,静置30min,取上层清液进行分析,测定指标为焦油与悬浮物。
3.2生物试验方法
为使菌种适应高浓度的煤气洗涤废水体系,首先对HSB菌种进行驯化。对厌氧菌与好氧菌分别进行驯化,细菌投加量为100mL/L。分五个阶段驯化,废水与蒸馏水的比值从1:6、1:4、1:2、1:1到不稀释。
驯化完成后进入整体运行阶段,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经混凝后进入初次曝气续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然后经过厌氧SBR工艺,最后进入二次曝气SBR工艺。经过三个工艺处理后的水一部分回流到厌氧SBR阶段,另一部分作为最终出水排出[2]-[3]。试验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试验流程图图2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4试验结果与分析
4.1混凝剂聚硅酸铝铁投加量的影响
在烧杯实验中,改变混凝剂投加量,测定废水中悬浮物与焦油,确定后续实验中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图2为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的混凝效果。
由图2可知,煤气洗涤废水经混凝处理后,水中悬浮物、焦油明显下降。当投加量超过150mg/L时悬浮物去除率达到最大,而焦油去除率增加趋缓,故混凝剂的用量确定为150mg/L。
4.2各反应器停留时间的影响
混凝沉淀预处理过的废水抽入驯化好的各池,先考查厌氧SBR工艺时间及二次曝气SBR工艺时间对CODCr、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工艺时间,五组工艺如表2所示,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2各组工艺时间对比
编号 SBR工艺时间/h
一次曝气 厌氧 二次曝气
1 6 12 16
2 6 24 16
3 6 24 32
4 6 48 16
5 6 48 32
表3工艺中各阶段指数变化情况
编号 原水 一次曝气SBR 厌氧SBR 二次曝气SBR 去除率
CODCr NH3-N CODCr NH3-N CODCr NH3-N CODCr NH3-N CODCr NH3-N
1 2382.4 287.5 1429.4 216.5 824.6 114.4 98.6 72.8 95.86 74.68
2 2382.4 287.5 1429.4 216.5 682.5 48.7 89.1 12.8 96.26 95.55
3 2382.4 287.5 1429.4 216.5 682.5 48.7 72.8 4.9 96.94 98.30
4 2382.4 287.5 1429.4 216.5 663.2 42.3 126.4 40.5 94.69 85.91
5 2382.4 287.5 1429.4 216.5 663.2 42.3 88.5 10.7 96.28 96.28
由表3及表4可知,工艺3对CODCr及NH3-N均有较好的去除,分别可达96.94%、96.21%对一次曝气阶段,停留时间为6小时,取自经验值;厌氧阶段由工艺3与工艺4的对比可知,延长厌氧停留时间,污染物去除率没有大幅提高,为成本考虑确定为24h;二次曝气阶段曝气时间取32小时更能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故取各池的停留时间分别为6h、24h、32h。
4.3最佳组合下煤气洗涤废水处理后的水质
在正式工艺流程中,混凝池中投加150mg/L聚硅酸铝铁,初曝池停留时间为6h,厌氧池停留时间为24h,好氧池停留时间为32h。最终出水水质见表4。
表4出水水质
项目 PH CODCr(mg/L) 挥发酚(mg/L) NH3-N(mg/L) SS(mg/L) 焦油(mg/L)
数值 7.1 74.81 0.12 7.15 <20 <10
5结论
采用聚硅酸铝铁混凝预处理后再用投加HSB菌种的O-A-O工艺处理煤气洗涤废水,处理效果优良,挥发酚,氨氮、CODCr去除率皆超过90%,处理后的废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处理后废水中挥发酚,氨氮、CODCr浓度分别为:0.12mg/L、7.15mg/L、74.81mg/L,有效地实现了对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的直接处理,为煤气洗涤废水处理的工程化应用提供较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谢娟、王新强•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处理造纸黑液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36(4):24~28。
[2]熊欢伟,杨平,高效生化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研究进展[J],四川化工,2007,10(4):35~38。
[3]赵晓帅,牛钰,国内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