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范文比较阅读,构建精彩古典诗词课堂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9-13 22:21:02 更新时间:2015-09-13 22:56:00
在中国文学史上,古典诗词以其历史悠久、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美丽、节奏鲜明、哲理深邃等艺术魅力滋润、涵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子孙的美丽心灵,激励着华夏子孙奋发上进、积极进取,起到了西方宗教无法替代甚至无法企及的熏陶美好灵魂之作用。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范文,文章题目是比较阅读,构建精彩古典诗词课堂。
【摘 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比较鉴赏法将作者与文本的主题、意象、题材、形式、内容、人物形象、风格等不同的古典诗词的类同点或者差异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品鉴与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动性,拓展学生的古典诗词阅读视野,迅速提高学生品鉴古典诗词的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古典诗词,比较阅读,品鉴,探究
犹如林语堂所言:“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鉴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教学时,要务必重视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并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汲取民族智慧、传承民族精神。为此,我们有必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突破“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古典诗词教学的新途径。实践证明:比较鉴赏法是新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拓宽阅读鉴赏视野,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浩如星汉。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放眼整个古典诗词作品,将同一时期不同题材或者同一题材的古典诗词、不同时期同一题材或不同题材、同一题材不同主题或同一主题不同风格流派等具备可比点的古典诗词关联起来进行系统的阅读鉴赏,而后综合归纳出其共同的文学属性或辨析出独特的艺术品位。如此,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文本的拓展学习,开阔学生古典诗词阅读视野,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积极发展。可谓一举多得。比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曾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将之与曹操的《观沧海》联系起来以二者的意象为切入点进行拓展阅读:
1.这两首咏秋诗分别具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二者意象的组合方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2.分别说说二者迥异不同的感情基调、艺术风格、作品主题。
3.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谈谈二位作者虽然同是创作咏秋诗,但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迥异不同的原因。
4.比较而言,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理由是什么?
当学生通过反复的比较阅读和畅所欲言后,我总结道:“这两首诗虽然同为咏秋诗,但在意象的选择、运用、组合构建等方面却迥然不同。正是上述迥异的艺术张力,彰显出各自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天净沙?秋思》意象萧索凄美,感情基调凄凉悲苦,意蕴深长绵远。读之,令人肝肠寸断。《观沧海》意象雄浑壮阔,感情基调乐观豪迈,意境开阔,霸气外露。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二、提升审美情趣,感其人文情怀
中国古典诗词均在美丽抒情的文学载体中蕴含着诗人真挚美丽、绵远深刻的思想情感。故此,教学时,我们可以把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美丽情感作为阅读鉴赏与审美体验之对象,引导学生将思维的触角深深地探入作者寄寓于古典诗词中的丰富情感,通过比较阅读理解,感悟其人文情怀。
《诗经·国风·秦风》中的《蒹葭》是一首具有意象、主题、人物形象性别、人物形象身份、人物情感等多维朦胧的爱情诗。全诗虽然无一“爱“字,却字字含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中主人公用情深刻独到,情感美丽专一,既给读者留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也给读者以美丽情怀的熏陶与洗礼:在梦幻般朦胧迷离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自然环境中,主人公对梦幻般朦胧迷离的时而“在水一方”、时而“宛在水中央”、时而“在水之湄”、时而“宛在水中坻”、时而“在水之涘”、时而“宛在水中沚”之“伊人”苦苦求索虽无所获却仍然初衷不改。教学《蒹葭》时,将之与《关雎》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悟:二者虽然有诸多不同的艺术特质,比如选取的意象不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不同、展示的画面格调不同等,但在表现主人公美丽纯真的情感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以比兴的手法极力铺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无限倾慕与热烈追求。
三、感知生命价值,激发情感共鸣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背景及其作者的生平经历等为我们记录了其美丽永恒的生命价值。广泛了解不同作者的古典诗词作品及其人生阅历,比较探究他们相似或迥异的生命历程,可以唤醒我们美丽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心灵的共振,可以为我们审视、感知作者的生命价值提供源头活水。比如,同是边塞诗,王维被誉为“诗中有画”的《使至塞上》将取景的镜头瞄准西北边陲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雄奇之景,表现出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气象,寄寓了作者被朝廷排挤到边塞劳军征途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阔大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情怀。而岑参被誉为“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将描绘边塞风情的笔触深入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边塞瑰丽雪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的为武判官中军置酒饯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的塞外送别、“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雪中送客等多维意境之中,画面重叠,精致丰富,色彩绚丽,情感真挚,意境鲜明,情调浪漫,情思飞扬,表现了诗人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将之与王维的《使至塞上》进行比较鉴赏,引导学生明白:王维与高适虽然同为盛唐著名诗人,但是由于二人的气质才情、人生理想与生命历程等不尽相同,所以,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与蕴含于诗歌中的生命价值也不尽相同,阅读时,我们应该穿越千古之时空,沐浴其生命之余晖。
有人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张寿康言)古典诗词教学亦然。事实证明: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比较鉴赏法,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品鉴与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动性,拓展学生的古典诗词阅读视野,迅速提高学生品鉴古典诗词的水平与能力,熏陶学生美丽的灵魂与情操。
教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比较教育研究》于1961年创刊,1992年兼作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向教育工作者介绍各国教育情况,对外国教育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外教育比较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本刊适合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决策和管理者,各级各类教师,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关心教育的各届人士。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