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艺术个性与绘画的关系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10-24 14:58:15 更新时间:2015-10-24 14:53:13
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和个性,这就让其创作的艺术品有其特定的风格。每个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其作品也是有一定联系的,本文是一篇电影文学杂志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针对艺术个性与绘画的关系展开了一些论述。
摘 要:风格是一个具有特性和意义的表现形式,从中艺术家的个性以及一个群体的外貌昭然可见。在迅速兴起的对各种风格进行探索的热情,却多半来自对已有的某种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的仿效。艺术个性随着主体的发展与成熟,日益得到完善。艺术个性也将与人生、艺术同在,给人生和艺术增添无尽的风采,成为绘画、成为艺术的恒久主题。
关键词:绘画,艺术个性,艺术形式
“艺术个性”在画家自述和绘画评论中比比皆是,几乎泛滥,而专门的、系统的理论探讨却往往远离艺术个性,许多人认为“艺术个性”只是一个历史主题,不具有时代性。绘画的实践与理论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这是对于艺术个性缺乏深层关注和理解造成的,艺术个性随着人性的不断丰富,与其相互启发、补充、展开,与个性同在,与艺术同在。
一、艺术存在于形式和风格中
做画过程对要画的对象和场景做一个联系,首先想到的是画面的氛围,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
在印象派奠基者马奈那里,他的最高目的是形与色的统一,讲的还是“统一”。到了莫奈那里,就打破了传统绘画形与色的“统一”,他为了捕捉外光的变幻效果,采用色彩分割的手法,用小笔触记录观察到的光色冷暖层次,忽视静态的形体塑造。塞尚则与之相反,强调形体结构和画面空间的深度感,追求形的简化和几何化倾向,排斥物象表面色彩再现的细微变化。高更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于现实印象的抽象,借助装饰性线条和纯色的运用,追求主观情感的自我表现。所有的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曲直、强弱,色彩的冷暖、明暗、浓淡和调性都带有个人的特性,体现着现代个性审美趣味的变化。
艺术家的个性表现虽然不同,却没有高下之分。画家寻求的是他个人自由的情感,是其无限的特性,是神圣的本质,画家以幻想代替现实,因而需要更多精神上的东西。绘画需要的是更多的个人风格、更敏锐的感觉、激情和更丰富的色调,这样就给特殊的、个人的与偶然性的创造开辟了天地。
二、艺术来源于主体性
每张作品其实都是一种对主观事物的联系和再创作,不涉概念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最终以美与艺术统一、理性与想像互动结合,其总的倾向是从对客体对象的认识,折回到对人类主体自身的探求,先把世界变成了我的表象,进而使表象的世界演化为意志的世界,然后在主体意志中寻找事物的根源,这就显示出了其越来越突出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展趋势。由此开始,真理被认为是相对的和历史性的,正义和美的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某种风俗或审美趣味。到了20世纪,这种趋势终于发展成了以现代主义为旗帜的遍及全球的哲学、美学和艺术潮流。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都源自主体论的发展,并丰富、深化了主体论的美学探索。
艺术个性随着主体的发展与成熟,日益得到展开和丰富。如德拉克洛瓦充满激情的色彩、米勒沉郁的农民情怀、塞尚的色彩结构、高更的原始倾向、凡・高的痉挛线条。20世纪艺术家的个性更是明显,现代派艺术家的直接目标仍然首先是与众不同。他们作品的真髓和成功也首先显露出他们的个性,它是艺术家本身对人生价值判断的体现,既不因人为的提倡而五光十色,也不因被压抑而泯灭,而是作为艺术自律的组成内容存在。以个性为单元研究生活中易逝的、过渡性的、琐碎的现象中的美质,当下性、历史情境成为艺术存在的立足点和激情迸发的引线,更重要的是成为艺术的内容和主题,否则,艺术就成了空洞之物或没有人间烟火的冰冷物件。艺术个性承载了艺术家个人的特性和艺术的普遍性的观念,并且溶为一体,艺术家个性的表现正是普遍性艺术的一个方面,一个瞬间。
三、个性与艺术同在
我们的画习惯性的被绘画大师传染创作,不是一味的去寻找画面的冷暖变化,构图的准确,对事物的把握,而是运用出自己的特点来对对象的理解和渗透,把握自己的画面感受和氛围,时常去揣摩绘画的根本性质从而与艺术同在。把艺术的本质视为纯粹的视觉形式创造,而不是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也不是为了表现历史、宗教、神话、文学的主题和情节。塞尚之所以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就是因为他昭示了现代艺术的本体论本质:“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谐体”、“色彩是伟大的本质的东西”。
艺术不是社会、人生的闲暇之物,而是人生不致沉沦的拯救宝筏,它是人生无为而有为的境界。在此,我们缅怀过去的影像,遥想那飘入人生阴影的一瞬即逝的幻象,体味使万象化为美丽、使腐朽变为神奇的品质。艺术对于人生可谓意义重大,而艺术又不可或缺人生的滋养。艺术品首先是人工制品,其次它只有承载了人生的哭乐悲喜,只有呈现出人生的诸多境界,只有通过人类对于自身心理、生理诸方面的掘进,关切更为深层的人的感受,才能幻化出它动人的身姿和迷人的魅力,才能产生出它本身的意义。从没有一种抽象存在或孤立存在而与人生无所关联的艺术,也没有一种终极存在、固定不变的艺术形式。人生的多姿多彩是艺术多姿多彩、变幻不定的最终原因。文杜里的艺术个性与贡布里希的“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可说是对此问题的正反论证。就此而言,只要人类存在,艺术就将永远存在,而不会终结。
相关期刊简介:《电影文学》创刊于1958年,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旗下的刊物之一。创刊近50年来,依托长影的人才资源与品牌优势,发表了大量的影视文学剧本及影视学术作品,在全国广有影响。邮发代号: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