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个性化阅读在高考备考中的指导作用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11-02 11:39:38 更新时间:2015-11-02 11:53:30
良好的阅读习惯,个性化的审美体悟,占有材料的创新意识和再创作能力,都会对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很多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本文是一篇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个性化阅读在高考备考中的指导作用。
摘 要:培养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阅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程度、审美能力的不同,常常制约着学生与传主之间的沟通。积极主动地与传主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指导,个性化阅读,备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不能以老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近观这几年的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非常明确地强调对个性化阅读能力的考查。以新课标全国卷为例,大阅读中的第4小题,设题的角度新,概括性强,发散性和深刻性突出,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亮点。
那么,如何在高考复习备考中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佳的学习方法。在“大语文”背景下进行素质教育,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广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拥有较成熟的独特的个人见解和自我意识,这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优势。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成高考应试能力。
新课标全国卷“选考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人物传记为主,传主往往是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教育家、著名学者等,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体现时代特色,突出科研成果,彰显可贵品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接触传主,以传主的治学态度和钻研精神启迪学生的心灵,达到学生与传主的心灵互动。
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阅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程度、审美能力的不同,常常制约着学生与传主之间的沟通。积极主动地与传主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其次,要营造阅读氛围。群体如果经常保持着浓厚的阅读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促使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阅读条件不充分,倡导学生每人拥有两本以上的书籍或报纸杂志,班内就有一百多本书,资源共享,刺激学生的“阅读敏感区”,好奇心理和利益诱导心理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阅读兴趣就养成了。学生能在材料中挖掘新意,以小见大,触类旁通,定会受益匪浅。视野开阔,语文素养提升,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得以提高。
再者,要具有科学的、积极的评价机制。一旦阅读兴趣形成一种稳定态势,必须在阅读效果上加以肯定,这是对阅读者的高度评价,也是对阅读习惯的肯定和培养。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阅读行为在一定阶段的总结。
最后,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途径之一。有限的课内阅读毕竟受多种因素制约,大量的阅读时间应在课外。课内提供“自助餐”,课外“自主经营”,并驾齐驱,打造良好态势。
(二)提高质疑辨思能力。
1.世之奇异诡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具备“求思之深”。
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认同”的过程中要“求异”,要具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同”就是通过阅读都应掌握的一般性的知识,“异”就是要体现出个性化,要有个人的阅读体验,要凸显自己的审美情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思考的深度越大,阅读内容与学生的性格、爱好、文化程度、经验等产生的对话就越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思考的角度就不再停留在“认同”这一层面上,不会囿于作品(或材料)的表面特征,而是悟出作品(或材料)背后的精神和实质。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1题第(4)小题,“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如果考生只是一味地去追求小说的故事情节,不作横向思考和纵向联想,不将知识辐射到文本之外,不对文本进行合理地归纳和概括,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就很难得高分。
2.具有探究意识,重视整体把握。
如果说“质疑”是成功阅读的第一步,那么“探究”就是成功阅读的关键一步,它是成功阅读的认知阶段。
只有经过探究阶段,才会将厚书读薄,将薄书读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个性化阅读的最根本的体现。
总之,个性化阅读的养成必须体现“个性”,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体悟,在阅读中使心灵得以升华。激发兴趣,学会思考,提出质疑,就能在高考阅读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关期刊简介:《教育发展研究》的前身《上海高教研究》创刊于1980年底,1999年改为现名,2005年改为半月刊。截止2009年底,共出版273期,刊用文字总量超过4000万字。近年来,《教育发展研究》坚持大教育的视角,综合关注各级各类教育,注重从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联系研究教育问题;坚持从中宏观层面研究和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前沿与纵深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坚持做实践指向、问题指向、政策指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