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11-17 14:20:08 更新时间:2015-11-17 14:17:06
社会经济体系的完善及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缺口,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缺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是一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进步尤为明显,这也造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庞大,加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很有可能出现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候已经被社会淘汰的尴尬情况,这些都对该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严峻的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为推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问题分析
现如今,对于应用人才培养研究方面我国主要集中在培养思路、培养机制以及培养体系等方面上。而具体的到数学学科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及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上。结合是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目前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没有相互结合起来,甚至出现数学教学脱离实际单独存在的情况。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以及实现这些目标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手段。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制定目标以及培养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明确专业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院校特点和师资情况)将培养目标具体化,在这一切都确定之后,才能设置该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专业理论课程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是说体系确定之后就不需要进行改变了,要通过毕业学生就业情况判断培养体系是否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这点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高校侧重点不同,培养的同一专业的人才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不同高校为侧重不同的方向。具体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模式实施中,大部分高校都可以做到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根据本专业的定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社会实践,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三者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在探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培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培养效果,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些影响问题进行一一剖析,深入分析形成的原因所在。
(一)和社会所需相脱节
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摇篮的高校,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岗位能力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理顺,进而确保教学的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避免出现学而无用的尴尬情况。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时候,不要单纯枯燥的进行讲解,可以结合相关实例或者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幻灯片播放等),让学生对一个概念存在一个明确的认知,而不是单纯的通过文字进行想象。这样可以让课堂氛围更为活跃。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的时候,应该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在满足合理设置课程和学生充分实践实训的前提下,进行课程先后、时间的安排。目前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
简单地将课本知识灌输到学生脑中并不是完整的教学,所以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在有意无意的运用一些固定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单纯的为了提升自己的课堂氛围,提问的时候经常忽略问题的实效性,问一些没有实际意义或者是和所教授问题关系不大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含金量不高,缺少质疑以及认知间的冲突,造成事倍功半的遗憾效果。何时提问心中没有把握,因此随意提问,问题缺乏针对性,没有达到提问的效果;实践课程的缺少,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学课堂失去了兴趣。
三、完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一)利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不可替代。基于这点,我国大部分高校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都构建了“课程教学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程实验教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意思是除了在课堂上老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科学仪器,比如计算机和一些数学软件之类的,结合理论知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数学。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其实近些年来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课程实践教学。信息和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本身就应该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计算以及数学软件开发研制的能力,所以相应的专业课程,诸如程序设计与算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课程都需要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化,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好以后利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股脑的全部说完,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正确的做法是教师需要平衡好实验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开展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块。
2.数学建模活动。数学学习本身就需要接触大量的理论知识,单靠课堂上的实验活动是不够的,因此大量的高等学院组织了数量庞大的数学建模活动,也出现了学校之间联合举办大型数学建模活动的情况。我们都了解数学建模的基础就是实际问题,而且这些实际问题中大部分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建模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整理海量的数据,然后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完成数学建模。整个操作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了数学知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可以和实际联系起来的,所以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成为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检验数学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将实践教学切实实施下去
除了上面说的课程实践教学以及数学建模活动之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还包括众多的实践环节,比如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以及就业指导实践等。社会实践指的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者是假期时间,进入实践基地或者科研院所,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专业方向等,然后为自己将来的就业进行规划。可以利用实践机会开始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践包括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与测试、软件工程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及实习。教师应鼓励学生放手操作、大胆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主要任务是提供技术指导;大学生很多毕业前都没有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直到快毕业了才开始思考这个重要的人生问题,这时候往往因为时间问题考虑不够周全匆匆的走上了职业岗位。所以高等学府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实践工作,让毕业生得到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结合自身的优势有目标和定位的去寻找合适自己的单位和岗位。
(三)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对于理解数学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手法等都是不同的,因而在掌握数学解题技巧、理解数学相关概念时也存在差别。教师应该综合学生的各方面因素,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应该大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对于因为创新而出现错误的时候,要先鼓励再帮其解决问题。教师需要科学地协调固定思维和创新思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建立起正确的数学创新思维习惯。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让自己不和社会出现断层,避免出现因为教师自己身缘故而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现象。数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本来就是从无到有,因此基础很重要,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素养。对于高校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需要专门进行培养。在进行数学解题时,可以采用多种的逻辑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打开并丰富起来。学生在进行数学解题时,往往会被自己的视野以及思维限制起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数学创新力的培养从课堂开始,从课堂开始就注重对创新力的培养教育,由简人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属于90后,散发着张洋却独特的气质,他们潮气蓬勃最不缺少的就是创新精神。教师要做的就是对这些创新精神进行合理的引导宣泄,让其在数学这么课堂上迸现出思维的火花.
相关期刊简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国内公开刊号为CN43-1454/Z,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3-0712。恪守学术规范、坚持学术立场、维护学术尊严;以服务与社会、服务于教学科研为指归;以创新和实践为旗帜,以打造品牌栏目和品牌刊物为目的,不断锐意进取、改革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