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炉内补砌筑施工
所属栏目:冶金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4:05:06 更新时间:2023-10-31 08:33:57
摘要:从施工顺序的安排和作业设施、材料运输方面对筑炉工程的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预砌筑和试喷涂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高炉的砌筑方法,以保证高炉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炉;筑炉;砌筑;施工
随着新时代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钢铁冶炼技术也在不断完善,高炉也趋于大型化。为了实现高炉长寿,节能的目的,除了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之外,高炉的砌筑施工质量也是关键,熟练的砌筑施工操作以及科学的施工工序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高炉炉体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及炉底等几部分,炉喉、炉腰和炉缸为中空圆柱体,炉身和炉腹则分别为上小下大和上大下小的平截空心园锥台体,炉底为圆柱体。高炉炉底的耐火材料一般采用高铝砖及炭块砖两种,炉缸及出铁口一般采用刚玉砖、炭块组合砖及高铝砖等,炉缸以上部分采用高铝砖、粘土砖、碳化硅砖及不定形耐火材料。
一、施工顺序的安排和作业设施
高炉系统筑炉工程中,最科学的施工程序是先热风炉后高炉。高炉耐砖一般分为两次作业:第一段自炉底、炉缸砌至炉腹;托圈以上是第二段,包括炉腰、炉身、炉喉与炉顶。第一段的施工量较大,对施工要求比较严格,也是炉体砌筑的重点。当炉腰处设有设计托圈时,则炉内砌砖采用一段作业,即从炉底往上一直砌至炉顶。
施工前,在托圈下500mm-1000mm处,应安排炉腹保护棚,总体上分为上下两个工作区,除了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之外,还可在保护棚下设置电葫芦轨道,进行炭块、组合砖箱的运输。保护棚可用I32,I24,I20等槽钢焊接而成,上铺木板,木板上可用一层薄铁皮覆盖严密,所有设施安装完成后进行试车,确定符合设计要求时再使用。高炉吊盘一般是用四个10t的平拉葫芦连接在四根钢丝绳上来提升,同时,还有四根承重钢丝绳,八根钢丝绳等距离地安装在吊盘桩架上的主梁上,吊盘通过手拉葫芦提升后,主要由承重钢丝绳承受全部的重量,吊盘设计总荷载不应小于150kN。
二、炭质炉缸的内衬结构及选材
高炉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炉底炉缸破损的主要原因是铁水渗透、冲刷和化学反应。尤其是出铁时,铁水流动会给高炉造成很大的冲击力,铁水会透过砖缝和孔隙渗侵蚀砖衬,时间一长,就会在炉缸侧壁与炉底相交处形成一片侵蚀区,间断炉缸的使用寿命。另外,通常炭砖的温度在800℃以上,容易和碱性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会使炉缸局部体积膨大,形成一片脆化区,进而造成炉缸部位砖衬环形断裂。因此,要保证炉缸、炉底的高效稳定运行,首先就要进行防铁水渗透、侵蚀,将800℃等温线推至炭砖以外。
三、材料运输
高炉系统筑炉工程,每次材料的输送量保持在100t-150t。所有的耐火材料应按砌筑顺序逐月运送到施工现场。当高炉炉底为高铝砖时,最好使用砖筐运输,炉底砖经挑选、配层、装箱后,在按顺序吊运到炉内。当炉腰、炉身等部位都没有开设输送原料口时,可采取在炉内安装卷扬塔配合吊盘的施工方法,耐火材料经通风口递入炉内,经卷扬塔提升至所需高度。如果在施工中采用两段施工法时,就以托圈为界,分为上下施工段,炉腰、炉身部分的进料口视现场情况而定,一般在冷却壁区域,可有两块炉壳暂时不焊接,作为进料口,而在炉身无冷却壁区域,沿炉壳高度方向,每隔3.5m左右的地方开设一道800mm×800mm的进料口。上升管及下降管的耐火材料都应利用高炉运料的卷扬塔运输。
四、高炉内部砌筑施工
(一)环状炉衬的砌筑
UCAR砖及国产模压微孔小块炭砖在炉外预砌时,应该按顺序从铁口或风口将炭砖按顺序运往炉内,摆在砌筑位置上。环状砌体由双环或多环组成时,应先砌内环,后砌外环。砌筑时,从铁口两侧开始,先在起点处砌2-3块炭砖,检查已砌筑炭砖上表面的水平度、垂直度和炭砖的砌筑半径合格后,再顺着圆周向两边砌筑。当砌到铁口区域时,先砌铁口,再砌铁口两边的炭块,用千斤顶从两侧顶紧,并同时打紧间隙中的全部木楔,使炭砖接触紧密,防止已砌筑的炭砖砌体产生位移而导致裂缝加大。砌筑环状炉衬时,必须逐层检查炭砖的砌筑半径,其半径的偏差在15mm之内,炉衬中心线与高炉垂直中心线的偏差在30mm之内。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大于5mm,用2m的靠尺检查。合格后,才能砌上一层的炭砖。
(二)炉底砌筑
1、满铺炭块炉底的砌筑
满铺炉底共有两种方法:卧砌、立砌,每层之间的炭块都是以薄缝相接的,垂直缝小于1.5mm,水平缝小于2mm。卧砌与立砌都能利用炭块支撑架,从而进行砌筑,从中心开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号,沿中心线准确砌筑中心炭块列,同时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再砌第2列,当一侧砌完3列以上炭块时,可两侧同时展开砌筑,千斤顶需要同时进行施工,保证砌筑的平衡的和稳定。一层炭块砌完后,用炭捣料将周围的胀缝分层填捣密实,最后进行研磨找平。
2、混合炉底的砌筑
混合炉底系中间为高铝(粘土)砖,周围是环形炭块所组成的结构,炉底上下、相邻层环形炭块与高铝砖之间的厚缝应错开,它们之间的厚缝用炭素料捣打,环形炭块的砌筑一般采用支撑法或顶砌法施工,在施工时,要经过检查缝隙及中心线,随时调整,混合炉底中高铝砖部分见炉底粘土砖的施工方法,高铝砖与炭块的配比很重要,一定要精心按规范进行,砖砌完后,对厚缝进行炭料捣打,先打外环缝,再打内环缝,压缩比分别为40%,45%。
3、高铝(粘土)砖炉底的砌筑
高铝砖炉底是由许多层竖砌砖层构成的,每层砌筑成十字形,上、下相邻砖层中心线相互错开30°-60°角,最上一层中心线与出铁口中心成30°-60°角。每层炉底均都要从中心十字形开始砌筑,同时还要保持十字形的相互垂直,中心砖宜以异向方木为异向面。炉底最好使用沾浆法砌筑,以保证施工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应检查砖缝厚度、泥浆饱满度、平整度及相邻标高,砖层上表面局部错牙应磨平。
(三)炉缸砌筑
1、炉缸环形炭块砌筑
炉缸通常是由环形炭块组成的,铁口、风口周围则砌以组合砖,炉缸铁口带施工时,先砌环形炭块,后砌铁口组合砖,因此,必须严格按铁口中心线留设组合砖位置。铁口组合砖砌筑前,应在铁口通道两侧设出砖层线并将标高、中心线引至中心柱上,根据配砖图逐层砌筑。风口带组合砖要根据设计图纸逐块砌筑,同时要控制好它与风口之间的差异,当出现差异时,要及时调整。铁口、风口、渣口砌完砖后之间的厚缝,用捣打料捣打密实。
2、炉缸粘土(高铝)砖砌筑
炉缸墙各层皆平砌成互相交错的同心圆环,同层相邻的放射缝,上下相邻砖层的垂直缝与环缝均应交错。砌筑施工前,根据事先找好的中心线,安设半经规,在此基础上画出炉缸的圆周线,炉缸墙下面环状带的炉底表面应找平。出铁口区域的砖,应从出铁口开始向两边进行,并应使出铁口通道墙早于相应高度的炉缸墙的砌筑。渣、风口可按安好的水套用水平砖层错台砌筑。
(四)炉缸以上部位的砌筑
炉腰、炉身段砌体为两环砖,上、下两层应交错砌筑,炉喉钢砖内浇筑料的充填与安装配合进行,按一层钢砖填充一次浇筑料。施工时,要找好中心线,随时检查半径尺寸,及时发现当中的问题,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在施工时,要对关键部位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工程的标高、半径、灰缝厚度及勾缝等施工程序,这样才能为今后的施工创造优秀的前提条件。立足于现有测量工具,精确测量以达到最佳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崔万平,侯鑫.3200m-3高炉本体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J].天津冶金,2007,(S1).
[2]文正民,徐小虎.对高炉本体冷却系统的技术分析及探讨[J].山西机械,2001,(04).
[3]张咏虹.高炉筑炉施工工法[J].山西建筑,2006,(19).
[4]周翠娟,赵丽萍.3200m-3高炉本体及主控楼电气装置安装施工技术[J].天津冶金,2007,(S1).
[5]姜华,傅思荣,王立辉.高炉本体内衬耐火材料技术进步[J].中国冶金,2007,(08).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