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期刊网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4:32:21 更新时间:2011-02-26 14:32:21
民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于建勇1,王滨1鞠泽青2
(1.淄博鲁中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淄博,255000;2.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255049)山东淄博邮政编码:255049
摘要: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中存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因素。文章分析施工企业在安全、质量、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
建筑业作为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民营施工企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科学管理。文章以淄博市民营施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民营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影响企业战略发展的问题,研究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民营施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1.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检查、处罚不到位。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忙于日常事务,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仅口头上讲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措施,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工作的落实。
2.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
3.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垫资、不正当竞争或者违法分包、转包等因素,使部分施工现场无脚手架及安全网等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质量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管理职责不落实、资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对分承包队伍的评价选择和管理不能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对劳务分承包队伍的评价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证件的验证,忽视对其实际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考察。
2.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最初由政府监管部门把关,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工程质量由业主负责,开发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质监部门只对工程质量进行程序性监督的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
(三)成本控制问题
1.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制约,投标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标报价风险加剧。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严重地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二是投标费用难以控制。由于建筑市场管理尚不规范,到处存在拉关系、找门路的情况,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2.项目评估环节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中标项目进行评估,目的是通过评估编制该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效益指标,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及其他经济指标。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项目评估依据不统一、项目评估思路与方法随意性强、为了提高项目评估效益指标,有意压低应上交费用,变相降低项目应承担的劳动保险费等政策性费用,有违国家政策,侵害国家和职工的长远利益。
二加强施工管理的对策
1.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大事,施工技术员是工人的直接领导,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在施工中做到一事一交底,,事事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具体措施如下: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层层把关、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监督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对建设各方单位违规及不良行为,给予记载建档和公布,,并在有关单位资质审查、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审查、项目经理及其它相关资格人的资格审核等方面,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确保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建立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以及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首先,从企业实际出发构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的发展靠一定的结构支撑,只有在结构合理、功能优化、职责分明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其次,重视内部秩序的重组。工作秩序是一种责任要求和纪律要求,更是企业效率的保障。因此,要按照企业组织结构和分工协作的体系建立相应的工程秩序。最后,建立与健全质量责任制。企业在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应突出质量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层层建立质量责任制,突出质量否决权,并实行重奖重罚,使职工的切身利益、企业的兴衰和产品质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切实加强成本控制
企业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以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本企业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盈利水平,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
4.完工后的成本考核与奖惩
一是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审计。要以目标责任合同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为依据,逐项核实、对比、分析,精确计算各项考核指标,客观地进行审计评价,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二是根据审计结果兑现奖罚,并对项目遗留问题做出处理。剩余财产物资作价变卖或转场使用,退场设备性能应恢复到规定标准,后期债权债务应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对于项目遗留问题要抓紧时间追踪处理,以防久拖不决给企业留下悬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真正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
参考文献:
1. 丛培经.建筑企业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席酉民.企业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