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宫殿建筑空间人性化因素研究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4:41:21 更新时间:2011-02-26 14:41:21
摘要:建筑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从最初的穴居和巢居,发展到后来各种形式的楼宇和房屋,我们可以说建筑与人类密切相关。人们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活动,遮阳避风雨、休养生息、会客娱乐等等,建筑空间因此而被赋予了人的属性和特征,成为了满足人们多样需求的场所。本文主要从中国明清宫殿建筑空间中探究其人性化因素,将其放入中国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中,结合为新时代建筑空间的人性化因素体现,再用以指导中国新时代的建筑空间营造,才是中国建筑空间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明清宫殿建筑、建筑空间、人性化
一、引言
建筑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从最初的穴居和巢居,发展到后来各种形式的楼宇和房屋,我们可以说建筑与人类密切相关。人们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活动,遮阳避风雨、休养生息、会客娱乐等等,建筑空间因此而被赋予了人的属性和特征,成为了满足人们多样需求的场所。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建筑空间中探究其人性化因素,将其放入中国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中,结合为新时代建筑空间的人性化因素体现,再用以指导中国新时代的建筑空间营造,才是中国建筑空间的发展之道。
二、明清宫殿空间人性化因素探究
明清皇宫整体规划上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为主体,前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武英殿两组配殿,是皇上与文武百官计议天下大事和举行仪式的办公场所;内廷是皇上后妃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最后面还有一座
御花园。明皇宫基本上是依据中国礼制建筑的要求来布置的,它的建筑排布工整严肃、主次分明,所有的重要建筑都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轴线两边建筑则呈对称式排布。它的设计思想,和以往一样,就是要体现皇家的威严,在空间处理上,则以外朝最为宏大,它所要展现的精神威慑力要比它实际的使用功能重要得多。前三殿广阔的院落和四周相对低矮的空间,衬得它们挺拔伟岸,依靠有节奏的空间组合与体量的差别来体现它们不同性质、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特征。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堂皇的建筑。殿高二十八米,宽十一间,进深五间,开间并非均衡分布,而是中间最宽一间,两头最窄各一间。最窄的两头用实墙隔出夹间,为主体空间外的服务空间,以供皇室近从侍候时不会因杂乱而影响主体空间严整的效果,同时又以相差悬殊的空间比例严明上下关系和主从关系。两座间墙中部偏前的位置,都开有通向主体空间的门。大殿主体采用严格的对称布置,它对后开门。殿内有盈米大柱八十六根,气魄雄浑稳重,居中是一座两米高的小平台,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座顶正中的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井中蟠龙与悬球联系,组成“游龙戏珠”的美妙图案,而轩辕镜悬挂于帝王御座上方,表明皇帝是轩辕氏的后裔,是皇帝的正统继承者。天花板绘龙戏珠图案,两旁耸立蟠龙金柱,座后是精美的围屏。整个大殿被装饰得金碧辉煌。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坐或是座,是非常关键的。坐或座,体现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地位、阶级层次,比如常说的坐第一把交椅、坐龙床,都是通过这座的不同种类,让人明白了他的社会地位,在中国传统的空间布局内,对座的礼仪功能、象征功能的考虑超越了一切。在正式的礼仪场合中的座,其生理上的舒适要求反而让位给精神要求了,那么座中的最高贵者,自然就是皇帝的宝座了。这把宝座不但是太和殿建筑空间的中心,也是皇城的核心所在,甚至是整个封建帝国的中心,它几乎成了王权的代表。在整个大殿中,它是那样地高高在上,臣子们匍匐在皇帝宝座的脚下,为它的庄严庄重、富丽堂皇所震慑。同时它背后还有三折的龙屏衬托,加上两边的龙柱形成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使坐在上面的皇帝能够在这个远离人性的高大空间中心定神怡,而脚下的臣子们在无所依靠的环境下永远是心怀忐忑的,这就达到了通过空间、陈设、装饰所要达到的维护礼制秩序的要求。
太和殿以大空间的营造为主,除宝座高台之外,再无其它陈设,但它内部的装修小木作却极尽精细奢丽,天花、斗拱、藻井、彩绘不厌其烦,不厌其精,这些既点缀了空间,使高大空洞的空间变得生动起来,减少了皇帝在其中与空间的疏远感,同时又增加了空间威严华丽的气氛,使臣子们对皇帝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三大殿的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烘托出君主的神秘与伟大,他的地位高不可及,君权神授。无论是高高在上装饰华丽的宝座,还是半遮半掩悬幔而下的帘帐,或是高炉中缭绕而出的香烟,都使人如同雾中观花一样的对君主的真实面目捉摸不定,体现出空间设计与布局为政治权利服务的思想。
三、结束语
纵观中国明清宫廷建筑空间形态,我们不难发现在朝拜的殿宇中,空间的布局和设置倾向于皇室精神层面的要求,要满足其政治统治的目的,起到威严震慑性的效果,如超高大的空间体量、皇帝宝座的设置方位和华丽的空间装饰物等;而在日常起居空间中,则更能体现出人性化的需求,例如适合的空间体量、舒适的床榻坐具、合理的采光布局和适宜的观景方位等。由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在建造时体量高大,所以不会涉及到人的生理和活动尺度不能满足的问题。
总而言之,宫殿建筑空间的布局和划分体现了:一、人对空间使用功能的不同需求,例如,有处理政务的大殿前堂,有休息娱乐的后殿和庭院;二、人对空间的精神寄托,例如,正殿空间高大宏丽,体现了统治者皇权稳固、威慑天下的心理,而起居殿空间的小而隐秘,则是能很好休息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共同体现;三、室内家具摆设的位置不仅考虑到人使用的便利,方便人员的进出流动,同时对于空间的分隔和营造也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例如,汉代屏风的出现就可以起到围合空间的作用,从而在大空间中营造一个相对封闭、宁静的静态空间,给人以休息的环境和安全踏实的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钱竹,《艺术与设计》[J]北京: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5年9月
2.《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
3.田学哲,《建筑初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
4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