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在混凝土技术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27 12:43:10 更新时间:2017-03-27 12:43:06
混凝土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之一,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最基本的保障作用,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一些外加剂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本文就对外加剂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
《混凝土》致力于推动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为混凝土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推介混凝土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传播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测标准、性能测试和专利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与其他的外加剂相比,膨胀剂在混凝土中的掺量较大,比如氧化钙类膨胀剂的参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3%-5%,硫铝酸钙类膨胀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8%-12%,而且随着膨胀率的加大,他们的掺量也会加大。
一、膨胀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膨胀剂一般按照内掺法进行,也就是说膨胀剂可以等量的替代部分水泥,膨胀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混凝土膨胀率的影响,简单的说,在水泥品种和用量、水灰比、配合比相同以及相同的养护条件下,膨胀剂的掺量对混凝土的膨胀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对混凝土凝强度的影响,实践表明,掺膨胀剂的混凝土一般早期的抗压强度有所增长,但是到后期,对于授予恶俗的作用的混凝土,即使膨胀剂掺量较大时,由于混凝土会受到钢筋的作用,使得混凝土内部的结构更加的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所增加,对于自由膨胀的混凝土,当膨胀掺量较大时往往会导致后期的抗压强度有所降;3.对混凝土收缩以及徐变的影响,在限制条件下膨胀混凝土的干缩值略低于普通混凝土;4.对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的而影响,一般来讲,对于自由膨胀的混凝土,膨胀剂的掺量较低时,膨胀产物填充满混凝土的毛细孔和大孔等,起到密实作用,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是当膨胀剂掺量过大时,过高的膨胀剂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此时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于限制性混凝土,膨胀剂更加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补偿收缩混凝土是一种适度膨胀的混凝土,利用产生的膨胀来抵消混凝土由于干燥、温变以及荷载等引起的收缩。
在进行配合比时应注意一下几点要求:1.对水泥的要求,水泥的用量对膨胀率的影响较大,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控制水泥称量的准确性,误差不得超过1%,如果直接的掺加外加剂,对膨胀剂的称量更应该的严格控制,误差不得超过0.5%,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泥的储存期不得超过90天,对于超期的水泥,需要进行膨胀率实验后方可使用;2.对骨料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选择适宜的骨料以及适宜的级配,一定要确保骨料的坚固洁净,并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实验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骨料对膨胀率和干缩产生好的影响,比如海沙会加大干缩率;3.对拌合水的要求,由于膨胀水泥早期的水化作用的速度较快,所以拌和水用量相比于相同塌落度的普通混凝土多12%左右,但是同时,用水量的增加会增大水灰比,使得混凝土的膨胀率减小和干缩率的增加,也就是说,在施工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小用水量。
三、自应力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自应力混凝土同样属于膨胀混凝土的范畴,同时也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是采用特制的自应力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砂、石子、水以及事宜的外加剂而制成,经过一定的湿养护,混凝土发生一定提及的膨胀,并且钢筋会随着一起张拉,产生拉应力,本身会受到钢筋回缩予以的压应力。
工程实践表明,在配置自应力混凝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1.具有最低限度的强度值和适宜的膨胀速度,也就是说自应力混凝土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才能够将膨胀能传递给混凝土中配置的钢筋,使得混凝土自身获得自应力,在最佳的膨胀范围内,保证强度与发展速度相适宜的前提下,混凝土的强度越高越好,膨胀过快,强度会下降,甚至会产生破坏;2.配置自应力混凝土的水泥,其细度一般采用4500cm²/g,可在3800-5000 cm²/g内选用,且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0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8h,以生产自应力管的硅酸盐自应力水泥为例,应根据水泥的细度、气候条件以及养护条件的不同来确定三氧化硫和氧化铝的含量,三氧化硫的含量适宜为6.5%-8.5%,氧化铝的含量适宜为9%-13%,相应的硅酸盐水泥配合比为70%-75%,石膏为14%-17%。对铝酸盐自应力水泥,适宜将三氧化硫的含量控制在15.5%-16.5%,相应的巩土水泥熟料为60%-66%,二水石膏为34%-40%。
通过研究表明,当养护条件、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水泥细度等条件相同时,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自应力水泥,其中三氧化硫和氧化铝的含量应保持在某一范围之内,设计时自应力水泥配合比参考资料如下表所示:
四、结语
在当代的混凝土使用中,常见的还有减水剂、减缩剂、阻锈剂等,外籍记得使用不但有利于节约成本,而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改善诸多的性能。
参考文献:
[1]李继业,刘福生等.新型混凝土实用技术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75-390.
[2]李继业.混凝土配置实用技术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1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