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厂房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4:44:21 更新时间:2022-04-14 15:44:27
摘要:轻型钢结构在这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公司承建钢结构建筑中,尤以轻钢厂房居多,但在我们施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里,作为公司的施工技术人员,依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对钢结构厂房的质量通病的防治有一定的认识。现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如下看法,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厂房质量控制
1钢柱偏移
1.1施工准备
1.1.1编制钢结构吊装施工组织。其内容包括:计算钢结构构件和连接件数量、选择吊装机械、确定流水程序、确定吊装方法、制订计划进度、确定劳动组织、规划构件堆场、确定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等。
1.1.2基础准备和钢构件检验。其内容包括:轴线误差测量、基础支承面的准备、支承面和支座表面标高与水平度的检验、地脚螺栓位置和伸出支承面长度的量测等。基础支承面、支座和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符合有关规定。吊装前应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仔细检验钢构件的外形和几何尺寸,如有偏差,在吊装前应设法消除。
1.1.3必要时验算钢构件吊装稳定性,验算公式请查有关资料。
1.2操作工艺
1.2.1钢桩的吊装方法与装配式钢筋砼柱相似。对钢柱可采用双机抬吊的方法进行吊装。起吊时,双机同时将钢柱平吊起来,离地一定高度后暂停,移去运输平板车,然后双机同时打开回转刹车,由主机吊独起吊,当钢柱吊装回直后,撤走副机,由主机单独吊装,将钢桩插进锚固螺检固定。
1.2.2初校钢柱,待垂直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使起重机脱钩。其垂直度用径纬仪检验,如有偏差,用千斤顶纠正。钢柱位置的最后校正,使其安装偏差符合有关规定。然后在柱四周用10mm厚的钢模定位,用电焊固定,钢柱复校后,再紧固锚固螺栓,并将承重块上下点焊固定,防止走动。
1.3预控措施
1.3.1预埋螺栓位置用定型卡盘卡住,然后浇筑砼。
1.3.2钢柱底部预留孔应放大样,确定孔位后再作预留孔
2地脚螺栓位移
2.1施工准备
2.1.1钢构件预检与配套。吊装单位应根据制造厂的测量报告,对钢构件进行复检和抽检。对钢构件预检的计量工具和计量标准应与制造厂一致。现场吊装应根据预检数据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吊装顺利进行。根据安装施工流水顺序进行构件配套。
2.1.2钢柱基础检查。柱基的定位轴线、基准标高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安装单位对柱基的预检重点是定位轴线间距、柱基面标高和地脚螺栓预埋位置。
2.1.3标高块设置及柱底灌浆。根据钢柱预检结果,在柱子基础表面浇筑标高块。待第一节钢柱吊装、校正和锚固螺栓固定后,要进行钢柱的柱底灌浆。
2.1.4钢构件堆放。根据安装流水顺序由中转堆场配套运入现场的钢构件,利用现场的装卸机械设备将其就位到安装机械的回车半径内。
2.1.5安装机械的选择。安装机械选择原则主要根据钢结构厂房的长度、跨度,高度、柱距、施工安排、工期等情况具体选择。
2.1.6安装流水段的划分。合理的流水段划分能提高施工速度,减少重复安装,可以保护地脚螺栓不受损坏。
2.2操作工艺
2.2.1在吊装第一节钢柱时,应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加设保护套,以免钢柱就准时碰坏地脚螺栓的丝牙。
2.2.2根据钢柱重量和起重机起重量,可采用双机抬吊或单机吊装。
2.2.3钢柱就位后,先调整标高,再调整位移,最后调整垂直度。柱子要按规范规定的数值进行校正,标准柱子的垂直偏差应校正到零。
2.2.4钢柱轴线位移校正,以下节钢柱顶部的实际柱中心线为准,安装钢柱的底部对准下节钢柱的中心线即可。
2.3预控措施
2.3.1在预埋螺栓的定位测量时,厂房若从第一条轴线依次量测到最后一条轴线,往往容易产生累计误差,故宜从中间开始往两边测量;
2.3.2预埋地脚螺栓尽量不要与硂结构中的钢筋焊接在一起,最好有一套独立的固定系统,如采用井字型钢管固定。在硂浇灌完成后要立即进行复测,发现偏差及时处理;
2.3.3预埋完成后,要对螺栓及时进行围护标示,作好成品保护;
3连接板拼装不严密
3.1施工准备
3.1.1先检查建筑物各部分的位置是否正确,精度是否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尺寸有误差时应予调整。
3.1.2构件接触面必须进行处理,增加摩擦面间的摩擦。
3.1.3电动板手的校正,高强度六角头螺栓施拧采用的扭矩板手和检查采用的扭矩手在班前和班后均应进行扭矩校正。其扭矩误差应分别为使用扭矩的±5%和±3%。
3.2操作工艺
3.2.1高强度螺栓在大六角头上部有规格和螺栓号,安装时其规格和螺栓号要与设计图上要求相同,螺栓应能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并不得气割扩孔,穿放方向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2.2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按一定顺序施拧,宜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并应当天终拧完毕。
3.2.3从构件组装到螺栓拧紧,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为防止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标高偏差、预拉力和变异系数发生变化,高强度螺栓不得兼作安装螺栓。
3.2.4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初拧和终拧。对于大型节点应分初拧、复拧和终拧。复拧扭矩应等于初拧扭矩。为使被连接板叠密贴,应从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施拧,即从节点中刚变大的中央按顺序向下受约束的边缘施拧。为防止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表面处理涂层发生变化影响预拉力,应在当天终拧完毕,为了减少先拧与后拧的高强度螺栓预拉力的差别,其拧紧必须分为初拧和终拧两步进行,对于大型节点,螺栓数量较多,则需要增加一道复拧工序,复拧扭矩仍等于初拧的扭矩,以保证螺栓均达到初拧值。
3.2.5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施拧架用的扭矩扳手和检查采用的扭矩板手,在每班作业前,均应进行校正,其扭矩误差应分别为使用扭矩的±5%和±3%。
3.2.6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结束后,应以目测尾部梅花头拧为合格。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终拧结束后,宜采用0.3~0.5kg的小锤逐个敲检,且应进行扭矩检查,欠拧或漏拧者应及时补拧,超拧者应予更换。对于高强度大六角螺栓扭矩检查采用“松扣、回扣法”,即先在累平杆的相对应位置划一组直线,然后将螺母退回约30°~50°,再拧到与细直线重合时测定扭矩,该扭矩与检查扭矩的偏差在检查扭矩的±10%范围内为合格,扭矩检查应在终拧1小时后进行,并在终拧后24小时之内完成检查。
3.2.7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扭矩检查应在终拧1小时后、24小时以内完成。扭矩检查时,应将螺母退回30°~50°,再拧至原固测定扭矩,该扭矩与检查扭矩的偏差应在检查扭矩的±10%以内。
3.3预控措施
3.3.1构件在装车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卸车堆放必须垫平整;根据安装流水顺序由中转堆场配套运入现场的钢构件,利用现场的装卸机械设备将其就位到安装机械的回车半径内,减少钢构的搬运次数,防止钢构件变形。
3.3.2钢构件拼装前应检查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等,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得在雨中作业。
3.3.3对大型构件的起吊位置,要经过计算确认;多台吊机同步作业时,要统一指挥,平稳起吊;
3.3.4高强度螺栓上、下接触面处加有1/20以上斜度时应采用垫圈垫平。高强度螺栓孔必须是钻成的,孔边应无飞边、毛刺,中心线倾斜度不得大于2mm。
3.3.5为尽量消除累计误差,构件在拼装时应从中间往两边分,并加强过程量测,发现偏差后,要及时找出原因并调校好;安装过程中如发现偏差过大,千万不能强行校正或随意扩孔,应交设计采取技术补救措施解决。
4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切实有效地实施工序管理。既做好质量预控工作,也要重视过程控制和成果校核。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控制质量,防止安装质量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