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港名都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4:48:21 更新时间:2022-04-08 14:53:35
摘要:在施工条件极其复杂的地段,因地制宜,对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与施工技术进行优化。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优化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金港•名都商住楼、住宅楼及沿街公建工程,工程位于黄海一路与海滨三路交汇以东,北与友谊商店隔路相望,西与海天宾馆相邻,由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威海设计院设计,日照港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高层住宅楼。该单位工程共计七栋高层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和沿街商铺组成。其中1#楼、3#楼住宅楼主楼16层地下2层,结构高度为52.20M,高宽比为3.0,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裙楼采用框架结构;2#住宅楼地上18层,地下二层,结构高度58米,宽高比5.0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4#、5#住宅楼地上11层,地下二层,结构高度33.65米,宽高比3.0,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6#、7#住宅楼地上9层,地下2层,结构高度28.15米,宽高比2.6,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商铺地上3层,地下1层,纵向长度96.60米,设置变形缝结构形式采用框架架构;地下车库采用框架结构;该建筑物总长度为142.15m,建筑物总宽度111.55m,建筑总面积73363平方米地下车库将各栋楼的地下二层连为一体,因此该工程基槽采用大开挖。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原为日照港建港指挥部大院,原有建筑物已经拆除,地貌单元为黄海陆域丘陵地貌。
2、岩土工程条件
根据日照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金港名都商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该工程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主要土层为:
2.1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建筑垃圾组成。厚度为1.00-3.80m,平均厚度为1.20m
2.2砾质粘性土(Q3el):黄褐色,、硬塑,刃面粗糙,干硬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映,含少量铁锰结核及其氧化物,砺砂含量20-30%,砾砂成分为石英、长石,呈次棱角状,该层与下层成过渡关系,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部,厚度为0.50m-1.00m,平均厚度0.70m。
2.3强风化岩(K):灰白-黄褐色,湿,很密实,原岩结构清晰,长石及暗色矿物风化强烈,风化裂缝很发育,具粗粒结构,块状结构,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岩芯扰动易碎呈砾砂装,风化程度有上而下逐渐变弱,强度由下而上逐渐提高,岩石质量指标RQD属极差;该岩体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厚度1.30m-5.40m,平均厚度为3.20m
2.4微风化花岗岩(K):浅肉红-灰白色,粗理结构,块状结构,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钾长石晶形完整,矿物成分风化轻微,岩心质密、新鲜、坚硬;岩心采取率达95%,岩心呈圆柱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级,岩石属坚硬石。
3、地下水位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埋深2.90~3.60m.该工程底槽底标高为-7.40m,自然地坪标高为-6.00m,因此土方开挖制-4.50m以后,采用井点降水的办法开始降水,直到工程完成,回填土完成后,终止井点降水。
4、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基坑东侧距离已有建筑最近约20m,西侧距离以有建筑最近约8m,北侧基坑开挖基本不受影响,南侧距离以有建筑最近约26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第3.1.3条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7.1.7条,本工程侧壁安全等级可按二级考虑。
三、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1、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结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的有关规定,针对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情况以及当地建筑经验,经多方案分析比较,确定在基坑四周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
2、设计依据
(1)《金港•名都商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设计参数的选取
3.1锚杆参数设计
由于基坑环境不同,深度不同,将基坑边壁共分成7类进行支护,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分析基坑边壁整体稳定性和锚杆参数。
计算条件:
①锚杆支护后的基坑边壁滑移面为数螺旋曲线
②考虑土体为变形体,锚杆同时受到抗拉和抗剪作用
③荷载为土体自重、地面建材堆载15KN/m,30吨砼罐车、北侧楼房等对基坑边壁产生的侧向压力,不考虑地下静水压力作用。
④计算极限平衡条件下所需总锚固力和总不平衡力矩
⑤分析局部稳定性、施工过程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
3.2网喷砼护面设计
网喷砼护面的作用主要是限制锚杆之间土体的变形,将土体侧压力有效地传递给锚杆,并调整相邻锚杆的受力状态。根据全长注浆锚杆的受力分析,锚头和面层受力较小,面层的厚高不必太厚。
各类支护网喷砼护面参数为:
Ⅰ-Ⅲ类支护:网筋Φ6@200×200,喷层厚度Ⅰ、Ⅱ类为8.0cm,Ⅲ类为6.0cm,强度C20。
Ⅳ-Ⅵ类支护:钢筋Φ6@200×200,喷层厚度6.0cm,强度C20。
Ⅶ类支护,网筋Φ6@250×250,喷层厚度5.0cm,强度C20。
喷射砼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2:2:0.4
3.3注浆设计
因为注浆砂浆体的强度远比土体强度为高,因此土层锚杆设计中砂浆体强度不是控制参数。
锚杆注浆全部采用孔底加压注浆,注浆压力为0.5mPa,对于松散地层注浆压力为1.0-1.5Mpa。
注浆配合比:水泥:砂:水=1:0.5:0.45,并加三乙醇胺等。
设计计算参数主要根据该场地的岩石工程勘察报告,缺少的部分参数依据当地建筑经验及上述规范取值,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第4.4.3条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综合取值,设计计算中采用的各地层的主要岩土指标如下表1:
表1基坑设计计算参数
层号 岩土名称 重度(KN/m3) 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 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擦力标准值(kpa) 平均厚度(m)
1 杂填土 20.1 5 12 18 1.20
2 砾质粘性土 20.0 15 120 0.70
3 强风化花岗岩 20.5 30 200 3.20
3.4基坑支护方案
确定在基坑四周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放坡角度以75°为宜。
道土钉参数如下:
序号 标高m 水平间距(m) 入射角(°) 钻孔直径(mm) 设计长度(m) 拉筋直径(mm) 备注
1 -1.5 1.5 15 110 4.0 1二级20 钢筋网材料为一级6.5盘圆编网,网距0.25
2 -3.0 1.5 15 110 4.0 1二级20
2道土钉均用二级16加强筋进行连接,土钉选用二级20mm钢筋一根。坡顶面距离坡面2.0m处设置一道竖直土钉,材料为二级20mm钢筋。
3.5设计说明及技术要求
1).基坑支护工程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假定自然地面为±0.00m。
2).锚孔内灌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R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0.45-0.55,其强度等级M10。
3).挂网采用一级6.5盘圆编网,网距0.25m。为固定编网,土钉之间用二级16加强筋进行连接,与土钉间采用焊接。喷射砼厚度80~100mm,强度C20。
4).基坑顶边外线2.00m范围内禁止行车及堆放材料。
5).加强施工用水及地表水的管理工作。杜绝基坑周围水管及地表水的入渗。严禁基坑地面附近出现积水和基坑内积水,并应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
6).基坑周边要进行地面硬化处理,樱花宽度以不小于4m为宜。
3.6施工注意事项
1).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地质资料同勘察报告不符合或者地下管线、构筑物、尤其是上下水管等情况与设计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核实,并进行方案调整。
2).基坑开挖前应提前降水并测量地下水位,确保边坡及坑底无明流。
3).基坑应配合土钉分层分段进行开挖,不得超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四、具体施工措施
土方喷锚支护的施工流程为:制锚→开挖基坑→钻孔送锚→注浆→修坡编网筋→喷射砼→开挖下层土
1.制锚
锚杆体:Φ22和钢管Φ48。
技术质量要求:锚长允许误差-20cm;锚杆体每隔3-4m做对中架;锚杆体(钢筋)搭焊长度≥5d,双面焊。
2.开挖
喷锚网支护的特点是边开挖边支护。为保证基坑边壁在开挖工程中土体应力场和应变场不产生过大变化,因此,对土方开挖有严格要求,挖土必须分层分段开挖。
3.钻孔
用洛阳铲和空气冲击钻成孔。
技术质量要求:孔径大于14cm;孔深允许误差-20cm;打设角一般为3°-8°;孔位迂障碍物时允许变动。
4.注浆
一般为底部注浆。
技术质量要求:配比为水泥:砂:水=1:0.5:0.45,并加三乙醇胺0.3‰;注浆压力大于0.5Mpa水泥普425#、中细砂。
5.修坡面
注浆后进行修坡面,使坡面平整。严格控制坡面到地下室墙体距离。
6.编网及焊接
技术质量要求:网筋Φ6@200×200,Φ6为Ⅰ级钢;网筋搭焊长度≥10cm,多于3个焊点;锚头"井"字型,25×25cm,焊接充满空隙
7.喷射砼护面
技术质量要求:材料:普通425#水泥、中砂、碎石或豆石(粒径小于15cm);配合比:水泥:砂:石:水=1:2:2:0.4,冬期加3%速凝剂(水泥重量比);配料的搅拌,上料后水砂石经过喷浆机和输送料管混合,即可达到均拌的目的。
砼强度C20;喷射前坡面作喷射厚度标记,喷射砼面层厚度为8cm、6cm、5cm三种。喷射砼面层每天浇水养护2-3次,养护7天。
8.开挖下层
开挖下层土方时间与上层喷射砼强度、注浆强度、地质条件,边壁位移量有关,一般上层砼面层喷射24-36小时后方可进行下层开挖。
基坑开挖监控。
五、施工监测
基坑工程开挖监控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现行规范规定,本基坑工程监控项目主要包括:
1.基坑变形监测
(1)基坑开挖及使用过程中必须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观测点间距为30.00m,且每侧不少于3点。
(2)在基坑东侧已有建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每个建筑物不少于4个。
(3)基坑最大允许变形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
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
基坑类别 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 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 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
二级基坑 6 8 6
(4)当位移量超出键控制时,应及时停止挖土,查找原因修改设计方案。
2.检测时限及要求
基坑开挖过程中,各监测项目每天检测2次,监测指标趋于稳定后,每天可检测1次。当变形较大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增加监测密度。已有建筑物设置的沉降观测点前2天开始观测。
六、几点施工经验与体会
1.本基坑设计分层开挖,采用坑外坡道与坑内坡道相结合的方法运土,据分析每次开挖的最大高度取决于该土体可以稳定而不破坏的能力,砂性土一般不要超过2.0米,粘性土可增大一些。开挖土方和土钉墙施工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相互配合,严格按设计分层开挖。
2.基坑开挖前应对降水效果进行检查,并应自备发电机组,防止意外停电,以保证基坑内降水效果。
3.通过现场跟踪监测,沉降和位移量超过预警值,且边坡位移继续加大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采取回填、卸载或其他可靠措施。
4.当边坡土体塌落时,可利用木板支挡或砌置砖墙挡土。坡面渗水时可在坡面设置一定量的泄水管进行排水。
5.排水措施
在坡顶和坡脚必须设置排水措施,以免地面积水流入基坑,坑内积水流向坡脚,以确保土钉墙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林宗元主编《岩土工程治理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2、黄运飞编著《深基坑工程实用技术》,兵器工业出版社,1996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