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如何评价
所属栏目: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7-09-13 15:54:58 更新时间:2017-09-13 15:41:55
地域科技创新能力指的是,“创新”要素在有限的区域内发生多维的整合、集聚,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的推陈出新的能力,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创新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区纵向、横向不断深化发展,区域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角逐,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核心。本文选取最具典型性的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深入调研,客观评价合肥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与其它安徽省地级市进行比较阐明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和空间布局。最终建立安徽省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三大模型,促进安徽省转变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就业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安徽省
基于当前多元化的经济全球化背景,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区域转变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制胜关键。对这种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估,是检测区域科技创新以及经济转型发展状况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是以,从差异化的角度探寻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成长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现实背景
安徽省位于中部内陆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南北,各城市由于地域环境,历史背景以及区域的人文、经济状况的差异性,导致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平衡,再加上安徽省各个地级市自我封闭和彼此经济交流的不足,这些要素都严重掣肘了安徽省内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鉴于以上,本文将基于空间视角对安徽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实证研究,监测各市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和空间特征,创建和发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来拉动安徽省全面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促成安徽省的经济创新型转型和产业结构化进级,并为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寻找到科学的途径。
二、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差异化分析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①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年)提出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遴选11个代表性的指标概括评价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按照16个地级市的11项指标值,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②由表1可以看出,遴选的11项指标可归纳为3个主因子,再根据3个主因子在社会教育和区域经济中的内涵,将F1,F2,F3细化分析(见表2)。③运用巴特利法,产生安徽省各个地级市的单因子得分,并以主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反映出各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即F综=39.907F1+28.369F2+13.684F3。最后由此数据对各地级市的科技创新力进行排序(表3)。④为了以直观地反映所有地级城市在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对安徽省科学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将16地级市的科学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城市划分为5个级别(表4)。
(二)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性分析
安徽省市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上存在巨大差异,高端水平的科技创新城市很少,大多数都属于匮乏科技创新能力的阶层,整体的布局呈现典型“金字塔”型。具体表现为:(1)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的优势明显,得到的国家和省级政府的扶持力度最强,科技创新能力远远超出其他城市,在安徽省科技创新范畴的核心地位突出。(2)沿江城市芜湖,水陆交通便利,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第二城市中心;地处沿江城市带的资源密集型城市的马鞍山和铜陵两市以及位于安徽北部的蚌埠属于科技创新第三层次。(3)企业科技创新的社会支撑呈“橄榄型”的布局,中央大,两头小。资源型城市铜陵,马鞍山、淮南等地,由于政企不分家的巨大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环境优越,而宿州、滁州、阜阳等人口密度和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导致这些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会难以提升;从城市科技创新的发展潜力和提升区域创新环境,蚌埠市具有较高的潜力,黄山和宣城由于好的区域位置,科技创新的潜力较好,其次是资源为主导的淮南和淮北。
三、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布局分析
安徽省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两核一轴”的空间分布,这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即“两心”是省会合肥和安徽省北部的蚌埠,“一轴”为位于安徽东南的沿长江轴线带,包括芜湖、铜陵、马鞍山。特定的空间特征具体变现为:(1)合肥是安徽省科学和技术革新体系的核心区,芜湖,铜陵和马鞍山市沿扬子江构成安徽南部的科技创新核心区,蚌埠安徽北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五个城市共同构成的科学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区域是贯通安徽省南北。(2)区域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程度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特征。在安徽省中部东部,位于区域中心位置的城市由于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辐射效应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城市的外环,呈现出低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外环”的差别显著,但在各自区域内部差别微小。(3)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支撑创新的氛围体现了“Z”形空间结构。蚌埠市是在安徽省北部城市群的中心,芜湖是安徽省南部城市群的中心,而科技创新潜力的中部城市和安徽省下游普遍低于合肥,如六安,安庆。
四、安徽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成长模式
安徽省的各大城市大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亟待一个科学求真务实的创新机制,为省级和地方的区域政策提供确实可依的理论依据。因此,寻求可以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构建省域空间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创新型城市的辐射效应的创新型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基于以上,本文对未来安徽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出3种成长模式。
(一)“点轴”模式
在对安徽省“两点一轴”技术创新能力城市空间布局深入分析后,发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芜湖、马鞍山和铜陵三个城市,享受各种区位优势带来的技术创新的良好发展。然而,在安庆、池州等地轴”上游地区,其技术创新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城市,而核心科技创新区域的辐射强度向南越来越小。因此,在安徽省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长江轴线将继续成为安徽科技创新的基础。以合肥为“点”,辐射周边地区,横向延宽,位于中下游的芜湖、马鞍山和铜陵三市拉动中上游安庆和池州市;纵向延深,是指沿江城市带动轴线南北方向城市宣城和黄山等。
(二)“三驱”模式
安徽省三个核心科技创新区,一个面向合肥,第二个面向芜湖,第三个面向蚌埠,三者构成安徽省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联系省北部和南部,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优势明显;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阶段,水陆交通便利;位于蚌埠市淮河经济开发区的蚌埠,其技术创新的潜力巨大。在安徽省为来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将是合肥、芜湖、蚌埠区为中心,三个中心的联动发展,增强辐射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安徽省其他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群聚”模式
安徽南北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导致其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没有在空间上形成城市群,而主要集中沿江的轴线。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市可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大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安徽以北地区淮南、淮北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相关行业为主导,虽然技术创新潜力大,但有许多障碍;而西部和安徽西北部的六安和亳州由于其自身发展条件的制约,在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仍占有重要的比例,科技创新能力孕育艰难。基于上述情况,在技术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中,应打破行政区划,创新和加强同质的城市之间的合作,如安徽西北部城市发挥第一产业的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淮南、淮北煤炭产业链更细化,创造更多的经济附加值;承接产业转移的皖江城市带加强建设科技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陆大道,樊杰.2050:中国的区域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2010.
[2]岳顺之.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阅读期刊:《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综合类科技期刊。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坚持“求实、创新、引领、服务”的办刊宗旨,重点宣传报道科技工作与动态。在宣传科技政策法规、报道企业和科研单位自主创新活动,反映太原市科技工作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太原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主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