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修改如何检查监督
所属栏目:刑事诉讼法论文
发布时间:2017-09-26 16:02:19 更新时间:2017-09-26 16:41:14
民事诉讼与民事执行有何关系,民事执行指国家的机关依据法律上承认的债权人的请求,根据执行的依据,把国家的强制性权利运用起来,对债务人进行强制性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以此实现债权人与民事权利相关的活动。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民诉法与民事执行的优秀论文。

摘要:民事诉讼法的修正案明确规定了检察院有一定的权利对民事活动进行法律方面的检查和监督,也明确了在执行和审判监督的过程中,检查与监督的系统中的等值地位等问题。在执行监督的过程中,法院成为了自治性监督的中心,检察院成为了外部监督的中心,它们两者之间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存,对检察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如何监管、监管对象、监管方式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次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没有涉及到。本文针对民诉法修改之民事执行的检查监督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查监督;法律构想
一、民事执行与监督的现状
民事执行,意思是为了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能够正常正确履行权力,而且民事执行活动也需要制约和监督。在2012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了民事执行检查和监督的正确性与合法性,这也是对民事行政检查和监督工作的反映。
(一)法院在内部监督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
众所周知,法院的内部监督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法院内部执行实施权与裁决权的分开,促成执行机构的内部分权制约的制约;第二,上级法院对下级的有关监督。现在,我国法院建立了民事监督和管理工作机制,也建成了高级法院对下层的监督方法和机制。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违规违纪甚至是职务犯罪,这些恶习并没有得到制止,因为这种自我监督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透明度,而且这种监督是搭建在级别监督上,具有下级无条件跟随上级,所以在制约能力和效果上会大打折扣。
(二)选择外部监督机制
民事执行的外部监督是属于法院系统之外组织对民事执行的监督形式。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的形式有检查监督、党政监督、群众和媒体监督等。法院的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它需要很专业、很负责的外部监督。人民检察院有权利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民事诉讼法》为检查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二、进行民事执行检查监督的必要性
(一)监督和检查能够保证民事执行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要求
法院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对涉案人员进行财产检查、冻结、扣押资金的权力,这些权力可以保证我们的司法人员对案件进行正确判断,不姑息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但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容易出现司法偏离轨道的情况,需要再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关对此部门进行监督,保证司法公正。
(二)促进司法公正
执行是审判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评判司法工作是否公正的一个标准,民事执行检查监督的机制对于司法工作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对违法犯罪行为加以引导和纠正,最终保证司法工作公正,以此来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在民事执行检查和监督的工作中,对于司法不公平的案件,检查机关可以行使监督权,让错误的判决和案件纠正为公正审判的案件,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三)实现对权利的救济的必然要求
民事执行是法院在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确保其实现的过程,在处理权利与义务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不规范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是出现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为了保护其权益,在立法上需要规范这些行为,同时完善民事执行检查监督机制,同时可以给其他的救济制度提供一些帮助。
三、对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进行有效的构想
检查机关应该积极地探索对执行监督的新方法,以此来保证民事执行活动的正常运行。为了遏制执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检察院对这种执行活动的检察权,对监督活动进行保障。要做到这些,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在事后进行监督的原则
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后,检查监督发挥作用。在执行中,作出的裁定对当事人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法律效力,在被伤害的人在等到损害的行为发生之后,再通过其他手段去寻找帮助是不公正的。所以在法院的裁定作出后,可以对相对人进行申诉,检察院也可以进行监督,而不需要等待所有的事情完毕之后再行动。
(二)监督选择原则
执行活动具有私权性质,为了保证不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不当干预,在执行活动中,检查与监督应该以当事人提出的申诉为主要依据。当国家的合法利益受到不合法的侵害时,可能会出现没有人提起申诉权利的问题,检察机关这个时候可以自主进行监督,以此来保护国有资产不受到非法的占有。
(三)效率原则
民事审判和民事执行不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应该坚持公正与效率,但是,在工作中两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各有不同。民事执行的实质是实现法律所确定的权利,它的价值更注重于效率,而民事审判的实质是对案件中的当事人存在争议的法律关系作出判断,避免矛盾冲突的激化,可以说更注重与公正方面。在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明确了法院和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确立了法院和检察院的中心地位,对于当代法制社会的建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文中笔者对此项修改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建议,希望我国的法制工作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纪检监督工作能够顺应时展,促进司法公正。
[参考文献]
[1]周明.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以民诉法修改为切入点[J].商,2015(25):235.
[2]顾晨露.民诉法修改与基层民事执行检察工作[J].法制与经济,2015(02):57-59.
阅读期刊:法治人生
《法治人生》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法制类新闻月刊。本期刊是与贯彻中央对新疆工作的有关精神、向新疆各族人民进行普法教育和宣传、为新疆反对分裂斗争和维护新疆稳定服务为办刊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