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播控系统有何关键技术
所属栏目:应用电子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8-02-09 15:08:58 更新时间:2018-02-09 15:11:57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对数字电视的实现与普及提供了技术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及发展,数字电视技术已普及全国各地,保证了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电视技术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以及播出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网络视频的快速发展,电视观众逐渐转移到网络平台上,这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造成很大的影响,长久下去会对电视台的经济效益及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视节目的多种播出形式带来了可能性,其技术的应用也逐渐趋于成熟,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电视的播放形式。本文主要对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特点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完善措施,促进电视节目播放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数字电视;播控系统;关键技术
数字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网络,改变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缺点,大大加快了电视信号的传播速度,同时也为电视台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避免各种意外播放事故的出现。数字电视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电视技术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多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1电视台数字播控中心系统
在电视台中,数据库是其播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数据库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保证数字电视播出系统正常工作。一些比较大的电视台数字播控中心的功能比较多,需要定期对播出设备进行维护。而数字电视播控系统软件功能各不相同,导播软件由版面编辑系统软件构成。而数字播控中心系统的硬件则是由播出控制系统、视音频服务器系统等构成。其中播出控制系统主要是网络化结构,由磁带准备工作站以及播出工作站等相结合,使各信息数据发挥作用,做好磁带与硬盘素材等准备工作,加强播出管理。而播出控制系统可提供管理服务,交换信息数据,利用数据库对信息数据进行管理。
2数字电视播控系统功能及特点
2.1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控制
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通过局域网下载素材、网络管理等,这主要涉及节目单的编辑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实现数据的传输以及各信息数据的交换,从而符合检测及控制的需要。二是通过点对点的422接口方式,在主备播出控制终端应用中应用422接口方式,实现对视频服务器及切换台的控制,其设备播出是录像机,可避免因网络故障问题而引起不能播放的问题,保证数字电视节目有效播出,这与主备播出控制有很大关系。在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应用中,系统的主、备播控终端及其播出切换器,可实现对继电器422接口进行管理,实现控制信号的倒换性。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主要设备控制点接在422控制倒换箱的常闭节点上,以免控制倒换箱出现问题,有助于节目安全播出。
2.2全网络化的管理控制
为使数字电视播控技术效益得到提升,需要对全网络化进行管理控制,对主备数据服务器、节目单以及播出表等进行保存。在以太网的正常接入下,播出表以及节目单可从数据服务器中读取,主备数据服务器通过相关软件的应用,实现自动双机热备份,从而保证网络控制正常运行。在播出系统中,同步信号有很重要的作用,若是信号没有同步性,就会使播出信号存在差异。而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应用同步机备份、同步到换机以及不同路同步信号的同步分频器,使数字电视播控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在数字电视播控系统运行中,需要确保其授时系统的准确性,这就要确保演播室时间及其播出系统时间的一致性,保证节目准确播出,有助于播出系统正常工作,从而满足数字电视播控系统播控技术应用的要求。
2.3数字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应用,数字设备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而计算机控制网络的应用中,若是电源不稳定,会使播控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这时就需要对主备供电方式进行优化选择。对于设备电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要对电源接入方式进行选择,应用双电源设备,实现两组电源的线路工作,实现设备正常运行。此外,还要注重对可扩展性进行分析。数字电视播控系统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系统的扩容,视频服务器预留了编码与解码通道,机柜也预留了装置空间,为电视台节省许多成本。
3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3.1数字化视频系统
数字视频系统主要由摄像机、帖换台、录像机以及编辑系统等组成。数字化的视频系统经匹配后会自行将原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模式,这不仅实现了信号的切换,也实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时,可将录制节目的画面先精确到最小单位,同时系统中可使用其他功能,保证录制节目的质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3.2切换台的数字化技术
切换台的基本功能主要指在多个输入中找出适当的图像源,将其中两个图像源进行交换,从而形成独特的视频效果。摄像机与录像机所提供的为模拟信号,所以切换台提供的信号通常也是模拟图像。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全数字化的图像信号都是由数字切换台提供,并通过模拟数字转换接口处理模拟信号,在完成信号切换时加入特殊的视频效果,保证视频画面质量的提升。
3.3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在计算机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主要由主机、硬盘、编辑特技软件以及视频处理卡等构成。其中硬盘的主要作用是记录数据信息,可对其进行随机存取操作,实现记录的检索,通过这种方式可提升视频编辑的效率及质量。将制作电视节目的素材存入硬盘中,可对其进行随意编辑。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可将节目直接输送至数字分量录像机,然后传至模拟复合录像机中,或直接将节目存入硬盘中,经以太网传入播控中心。
3.4音频系统的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音频系统由声音接收器、音频信号传输装置及音频信号处理装置等构成。模拟音频信号的特征即时间与幅度上的连续性,数字化与数字化处理以及模拟信号的改变有直接关系。模拟信号可在声音传输时经麦实现数字化,通过声音实现信号的传出,其缺点就是电缆线传输模拟音频信号的距离非常有限。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将音频的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实现远程传输,在这种传输方式下可将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而压缩的方法是依据需求进行选择。
3.5组网技术
组网技术主要由FC光纤和以太网构成,对其进行运用时,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若网络选择有误则会对视频的传输速度造成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后期的管理。而FC光纤与以太网都有一定的优势和缺点。以太网是通过非面向连接的,将网址信息打入包内,而网络传输依据规定路线发送来实现。这样就对系统管带进行了有效控制,使传输造成延迟。FC网则是高宽带直面存储体,可实现设备间点对点的连接,满足视频数据的高速传送。对于以太网的应用比较成熟,其结构与配置比较简易,且价格低廉,可配置成各种拓扑技术。而FC光纤的特点是结合了系统高速通道及网络共性等,可实现网络数据的共享,也使存储媒体与工作站时间数据传输的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然而其运行成本要高一些。
3.6容错备份技术
电视节目的录制以及播出难免会出现差错,主要由技术问题及人为因素造成。节目在播出时,很容易由于设备问题使节目播放中断,若是没有备份,很容易使节目内容丢失,从而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容错备份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对录制的节目进行备份,若是节目播出时出现问题,就要利用备份进行补充,保证节目正常播出。传功的电视播控系统以人工播放为主,这样的工作量比较多,且备份时间较长。在使用数字电视播控系统进行录制节目时,可实现自动备份,保证节目备份的质量与效率大大提升。
4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设计
4.1数字电视播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视频服务器存储近期播放的节目,为了确保视频播出的稳定性,可增加视频节目的二级存储器实现对节目的临时存储,实现节目存储的安全可靠。播控系统在一、二级的存储上使用的体系结构相同,便于对整个播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也促进播控系统安全播出能力的提升,使播控系统在节目播出及节目存储时进行多重备份。在节目调度上,主备系统同时获取由节目安排工作站准备的节目单后进行调整,节目同步播出,确保播控系统节目播出的连续性。
阅读期刊:《电视研究》
《电视研究》是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理论刊物,创刊于1985年3月。作为电视工作者喜爱的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她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壮大,走过了20个春秋。现今,《电视研究》已成为全国电视界有影响的专业理论刊物,担负着电视从业人员、电视理论界及广大电视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传播和研究电视新理念,记录电视事业发展的轨迹,宣传正确的舆论,传播的先进文化,已成为《电视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