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优先原则打造节约型公园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07 10:10:42 更新时间:2011-03-07 10:09:41
以生态优先原则打造节约型公园
——以湛江霞湖公园为例
陈鹏程
湛江市南国热带花园管理处
摘要:公园绿地中的园林植物群落是生长在城市环境中的人工植物群落,既具有观赏价值,又起到良好的生态作用,保证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当前,如何提高公园植物物种配置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群落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综合功能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湛江市霞湖公园地理概况、植物景观的配置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湛江市更好建设生态节约型公园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态园林 园林植物 公园绿地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历史,环境问题自始至终伴随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当今随着城市中自然环境的消失,各种污染进一步加深,城市作为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区域,城市的宜人环境已丧失。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对原有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再经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城市园林地域性应体现本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审美情趣和气候特点等等,并尽可能运用当地材料结合周围的环境来考虑设计,找出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特点与时代风貌的设计元素。
一、 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目前没有确切的定义,就本文理解它是“生态”和“园林”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具有“生态”的科学因素和“园林”的美学感受,它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
生态园林具有以下三点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文体生活的环境;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调节小气候,吸收固定有害物质,衰减噪音,防风降尘,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主体结构,也是生态园林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基础。
“生态园林城市”可以理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城市模式名称,如前所述,它还可以根据不同国度的爱好命名为“生态花园城市”、“生态田园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是目前世界各地城市所追求的目标,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它之后也许还有更为合理的城市模式,但是目前所研究的“生态园林城市”是基于当前社会背景大部分有关学者能想象出的,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是人们有感于目前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景观特色不突出的状况下渴望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模式。
根据以上理论基础建设的生态园林城市应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一定的美感质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融为一体,相互映衬:景观布局合理,不仅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而且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实现“清洁生产”,消除工业“三废”污染,做到基本无噪声,无垃圾废物,空气清新,环境卫生;
(4)利用高科技,发展保护自然资源、控制生态平衡的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来替换传统能源,用新材料代替传统材料,达到很高的经济效益和最低的物质、能量消耗;
(5)城市的绿色空间增多、灰色空间减少,具有一定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用地的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视率,普遍建立城市森林公园;
(6)居住、教育、就业岗位和户外康乐活动空间平衡协调发展;
(7)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人、车分流,交通通畅,井然有序;
(8)城市的传统文化与历史风貌得到最好的继承和保护;
(9)良好的建筑环境与空间环境,生态建筑在城市中得到逐步应用与推广,城市生活安全、方便、舒适;
(10)有先进的现代城市管理技术和完善的城市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11)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
二、生态型园林公园的案例浅析—湛江霞湖公园
霞湖公园位于霞山区中心地带,北接解放东路和霞山绿苑,西接人民大道及人民广场,东临儿童公园,是城市绿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湛江市开始对霞湖公园改造,挖淤泥,种绿草,使公园景观大为改善,游人如鲫,但公园整体上依然破旧,园区污水积水严重,周围栏杆破烂,花鸟市场建在园区内,杂乱建筑围绕,无法形成一个生态园林景观。为加快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满足附近居民生态休闲与文化娱乐活动,市政府将把霞湖公园建设为一个高规格的老少适宜的休闲场所,规划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景区,整体设计的风格主要体现出“南国热带花园,都市生态绿心”的特征,营造都市核心部分的生态绿岛,体现出湛江丰富的植物造景资源,展示生态环境优先为目标。霞湖公园的改造主要是利用园林植被、水体、山石、园路、园林小品等作为塑造自然空间的元素,打造一个以人为本和谐绿色空间的自然环境。
但在霞湖公园绿化改造工程中,遇到不少难题。由于霞湖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在公园内活动的市民较多,这给工程施工增加了很多的难度。在公园改造施工过程中,很多热心的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出意见,为了使公园改造与现状更好地结合,且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理念。根据公园老年人活动较多的现状,在树荫下增加休闲健身小广场,同时相应增加座凳和小园道等配套设施;利用靠近新建拱桥桥头处的地下出水口建成小溪,增加一座简易青石板桥,溪边点石和种植亲水植物。拱桥两端的驳岸线根据桥头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点缀景石、种植几株形态优美的大榕树和水生植物。为配合霞湖公园主入口改为绿色植物拱门的设计,进入公园的入口景观,由原设计中间花坛两侧铺装改为中间一条12米的主园道两侧绿地,原绿化设计作相应调整,各增加一排椰子树;湖心岛驳岸的绿化种植,坚持以“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物种多样性”为原则。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例如茅草、野芋、野牡丹、肿柄菊,芭蕉树等,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通过这项公园改造工程,我深刻认识到,城市环境再创造的实质含义是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聚居的环境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是通过以改善人的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运用游憩效益来改善人的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 结束语
公园绿地是城市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
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一个城市的公园绿地的数量和质量,是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公园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五类;公园绿地设计应本着“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地理位置、服务对象、绿地功能在不同的绿地类型中注重创造不同的园林景观,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地考虑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力求做到均匀分布,尽可能地方便市民的使用。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覆盖情况,是体现公园绿地布局结构的指标,是衡量其直接为多大范围内的居民提供服务的标准之一,根据公园服务半径覆盖情况,分析服务盲区面积,合理布局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绿地系统规划中,以满足游憩功能为主,但承担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责任,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公园绿地的设计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地理位置、服务对象、绿地功能在不同的绿地类型中注重不同植被景观的营建。以景观植物、高大乔木为主,注重常绿与落叶、观赏与防护树种的搭配,实行优化配置,通过各种乔灌花草的群落配置提升生态效益和营造不同的植被景观。在现有物种基础上,加大乡土乔木、灌木使用比例,以群落为单位,促进树种更新和“近自然”群落建设;增加乡土草本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提供居民休闲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车生泉.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1.
[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生态学杂志,2000.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