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8-11-12 11:09:55 更新时间:2018-11-12 11:09:55
[摘要]发展校园足球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学校投入不足、一些教师家长对足球运动价值认识不足、师资缺乏、运动时间不够等问题。为此,学校可以通过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加大师资培训与条件投入力度,规范足球课程与教学,完善各级足球联赛和建立健全管理激励制度等途径,促进校园足球发展,提高青少年校园足球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园足球;足球发展
《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发展校园足球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2015年,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成为教育部全国校园足球特色试点学校。在两年的实践探索中,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制定对策,在提高普及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竞赛体系、提高师资水平和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一、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园足球运动的价值认识不足
小学生参加足球运动不仅可以掌握足球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和合作能力。小学生能不能在足球运动中有所收获取决于学生、各学科教师和家长的态度。通过对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的调查,我们发现,42%的学科教师和48%的学生家长对小学生足球运动认识不足,支持态度不够坚决。35%的班主任认为,足球运动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既影响学习成绩又不利于班级管理。39%的家长担心,踢足球会把孩子踢“疯”,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
(二)对校园足球运动的投入不足
拥有足够的足球运动场地是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基础条件。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12所城区中小学校为例,6所学校班额超大,但是运动场狭小,其中,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有25个教学班,1409名学生,却只有一块200米的田径场,生均活动面积严重不足,上体育课时运动场上的学生密度太大,学生踢球受到限制。另外,足球器材配备也只能满足日常足球课训练,与发达地区相比,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游戏性足球辅助器材缺乏。
(三)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专业师资缺乏
足球教师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是足球校本教材的开发者,是学生足球运动的指导者与教育者。据统计,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有32所中小学,共有体育教师121人,其中,专兼职足球教练员只有28人,足球专业教练员只有7人。由以上数据可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各学校足球教练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人员普遍缺乏,影响校园足球高水平发展。其中,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专兼职体育教师5人,其中足球专业教师仅有一人,其他四人不是足球专业,也没有经过足球系统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水平足球人才的培养。
(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时间不够充分
大武口区有4所教育部全国校园足球特色试点学校,试点学校每周安排一节足球课,这不能完全满足提升学生和学校足球整体水平的需要,学生还需要加强课外活动。能够坚持开展课外训练的学校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大多以短期训练为主,缺乏长期、系统性安排;二是参与训练的学生比例小,大部分限于学校精英足球队成员,还不能普及全体学生;三是课余训练内容单一,指导不科学,训练无差异性,不能因材施教;等等。
二、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校园足球运动宣传,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校园足球运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这就需要进行广泛宣传,取得大家一致的价值认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更应加大校园足球文化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联谊足球赛,专设足球课程,加大课外活动密度,增设足球文化墙,完善评价制度等措施,把校园足球传播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延伸到每个学生的家庭中。学校可以利用过道长廊张贴本校小足球明星照片、冠军班级足球队、冠军年级足球队全家福照片,以此激发小学生的价值感和集体荣誉感。学校可以开展年级和校级足球联赛、“六一”足球亲子活动、国际足联LiveYourGoals(追梦)女孩足球节活动、演讲比赛,学校还可以开展与足球有关的绘画、手工制作、手抄报、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足球文化活动,让校园足球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亮点。总之,学校要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让全体教师及家长参与其中,浸润其中,共同感受校园足球的魅力。
(二)加大师资培训与条件投入力度
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高层次足球教师和教练员的指导。因此,加大师资投入力度,加强足球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将足球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在每年招收特岗教师时,学校可根据足球教学需要,优先录用足球专业人才,还可以面向社会吸纳有资格的足球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弥补学校师资的短缺。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现职体育教师的培训,聘请足球运动专家,开展校本足球培训,提高在职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理论和训练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对校园足球的财政投入力度,优先解决校园足球场地面积不足、设施不齐的问题,多渠道投入资金,分步建设标准化的人工草坪运动场,为校园广泛开展足球运动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学校也可以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谋求当地企业或民间团体对校园足球的热心支持,赢得更多资助,改善足球运动场所及设施。
(三)规范足球课程与教学
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系统的教学内容。首先,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应成为当前课程体系的组成要素。学校要充分利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两个重要的课程平台,将足球课作为校本课程落实到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中。学校要深入贯彻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使足球校本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其次,改进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玩中熟悉球性,学习足球基本技术,让学生在各种比赛展示中实现自我价值,感受足球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终身运动的观念。再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专业性,鼓励教师研究足球教学的有效方法,激励教师总结反思教学经验,积极编写足球校本课程教材,规范教学内容。最后,积极开发足球教学资源,完善足球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校园足球教学质量,促进足球项目在学生中的推广与普及。
(四)完善各级联赛制度
足球属于竞技运动,无论是球队还是队员都是在不断的竞赛中获得体育技能的。要提高足球水平,就需完善市、区、校三级校园足球联赛。市区两级应该建立辖区学校校级联赛制度,可设置男子甲足、男子乙组、女子甲组、女子乙组,分年龄阶段比赛,提高比赛普及面,采用主客场制,重点推动足球特色试点学校联赛。各足球特色试点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班级联赛和校级联赛,联赛设置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尝试举办足球夏令营活动和校园足球“吉尼斯挑战”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系列活动选拨人才,充实校足球队,提高学校足球队的竞技水平。足球示范校、特色校可以在校园足球联赛的基础上建立精英联赛制度,提高精英学校的足球竞技水平,扩大足球后备人才队伍。
(五)建立健全管理与激励制度
市、区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校园足球工作机制,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估细则”“校园足球联赛管理办法”“校园足球奖励办法”等系列制度,为区域内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层层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校内足球教学、训练制度,制订和完善“校园足球教练员管理细则”和“足球教练员奖励办法”,激发教师工作责任和热情。学校要有专人抓好足球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等过程管理,使管理出效益。另外,学校要建立激励制度,加强师生、家校互动,提高学生热情,对校园足球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队员和班级给予奖励。
校园足球的开展实施关系国家足球未来的发展,我们要从最底层做起,夯实基础,切不能急功近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园足球需要不断完善社会、学校、家庭的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足球运动普及程度,推动我国足球水平整体上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EB/OL].(2015-07-22).http://www.moe.edu.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1508/t20150811_199309.html.
[2]王梅莹.新乡市校园足球试点小学足球活动开展状况调查研究[D].洛阳:河南大学,2013.
[3]岳海峰.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分析[J].品牌,2015(6).
[4]鲁莽.小学生足球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改革对策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