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湿地公园-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10 09:45:52 更新时间:2011-03-10 09:37:50
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湿地公园
——景观生态学在湿地景观规划中的探索应用
张瑞涛 杨晓颖 枣庄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 277100
文章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湿地景观规划项目出现,随着人们对生态景观的认识,如何将生态景观的理念落到实处,如何突出生态景观的“生态特性”,是现在景观设计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山亭区翼云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深入探讨景观生态学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湿地景观 景观生态学 生态湿地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论文,论文网
1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展开,越来越多的山地、湿地景观旅游项目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生态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诸多湿地公园、山地公园的建设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在此背景下,如何理清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和谐关系,如何突出生态景观的“生态”特性,是现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以山亭区翼云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案例为切入点,谈谈自己对景观生态学在湿地景观规划应用中的一些见解感悟。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中的学科,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自然保护区设计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利用景观生态学的观念来分析湿地景观设计中面临的任务和问题,可以更加合理的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空间,建设生态的灵动自然景观。做到“鸟语花香、青山流水”的如画意境。使人们能够满足亲近自然,亲近生态的意愿,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
2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2.1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特罗尔(C.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从一开始,Troll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Troll,1983)。后来,Troll对前述概念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景观生态学表示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示出来(C.Troll,1984)。在提出概念的同时,特罗尔亦认为,景观生态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或是科学的新分支,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Troll, 1983)。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2.2景观生态学研究具体包括: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异质性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空间异质性的管理。
2.3参与景观生态研究的有自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农学家、规划专家、建筑家、环境保仿护学者以及经常学者等各方面的人士。景观生态学的目的就是要协调人类与景观的关系,如进行区域开发、城市规划、景观动态变化和演变趋势分析等等。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以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
作为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上如何把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保护与空间环境的设计和谐统一起来。
3.山亭区翼云湿地规划设计
3.1区位分析:翼云湿地公园所处的徐庄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东北部,与临沂市的平邑、费县接壤。规划用地范围三面环山,水系穿越,北至翼云湖,南到徐庄镇水泥厂,有交通干道北留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3.2现状分析:现状范围为幸福庄等若干村落散踞其中,东、西、南三面环山,北接翼云湖,翼云河贯穿南北蜿蜒而过,南至幸福河环绕过境,山水兼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3.3翼云湿地生物物种分析
根据《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权威解释,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地域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也是湿地。并且也指出了与其他水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
从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的物种资源是湿地的一个尤为重要的指标。
翼云湿地现状范围内水位平稳,上游有翼云湖补充水源,水流常年不断,加之周边村民聚集地比较少,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相对较少。依山伴水,因而此地生物物种较多。飞禽类、水禽类、鱼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多达20多个目类。苇浪翻涌,红荷绽放、垂柳如阴,水中雾绕,鸟语花香,日出日落,夕阳夕照,景色美不胜收。
3.4设计定位:
3.4.1通过对现状条件的前期分析工作,我们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逐渐理清了规划设计的框架结构:
根据项目规划的区位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以及规划规模和内容,翼云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定位为:山亭区较具特色得旅游开发区,具有优良自然生态面貌的湿地公园。
3.4.2设计依据: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3.5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3.5.1生态性原则。建设生态湿地,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物结构,保护本土生物为主,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并且分析其对现有物种的有益影响。对现有湿地和水域的生态系统进行培育、修复和重建。最大限度保持并发展原有生态结构功能。
3.5.2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生态湿地园区,首先要满足保护生态多样性的生态环保效益,其次满足人们游览景色,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社会心理需求,而且还有为地方创收的经济效益。
3.5.3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状各种资源,合理整合改造。结合实际,尊重自然环境,尽量减少人为工程对环境的破坏。
3.6规划布局:
3.6.1规划结构:
规划整体框架为“三横、一环、一带、一中心”的多组团自由式布局方式。
三横就是区域内三条主要东西向交通干道,道路红线宽15米,路面7米。
一环既由对外交通北留路引出的一条环绕整个规划区域的交通环路,红线10米,路面宽7米。
一带是沿翼云和自上游而下的一条水系景观带,也是规划区内最主要的一条生态景观轴线。
3.6.2规划布局:
规划主要功能分为:翼云湿地生态公园及其配套设施区;农业加工项目区、生活居住社区。
(1)翼云湿地生态园及其配套设施区:
借助与用地内得天独厚得自然条件,拥有着山抱水环得自然风光,结合地质条件及生态需求,项目内设计了占地1 km²的翼云生态湿地公园。按照翼云河的两岸景观风貌,依次设计了:
瓜果采摘园、板栗采摘园。翼云度假村。
奇石展示公园、生态水生植物园
柿子采摘园、滨水游览区
湿地公园度假村、自然生态园
苹果庄园、葡萄庄园
生态森林公园
项目设计了以本地富有特色的农产品采摘园,在满足经济价值得条件下还增添了生态休闲旅游的功能。具有独特的农家特色和地方特色。
奇石展示园是结合奇石加工区设计的公园式展示区,具有游览观赏和产品展示双重功能。
为了充分满足生态旅游的需求,设计了两处休闲度假村,良好得自然风光条件、现代化得休闲设计服务,提升了整个园区的休闲旅游档次。
(2)农产品加工项目区:
为促进园区经济增长,结合本地资源条件,规划农业加工区、奇石加工区、建材加工基地、物流区等生态农业项目和轻污染项目。
(3)生活居住社区:
规划范围内原有幸福村等若干村落,为解决居住问题进行土地整合,设计了两处较大的居住社区,并设施与民生工程密切相关的商业建筑及休闲活动中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美好的新型山水家园。
3.6.3景观设计
合理的植物配置,湿地生态敏感区,以原有水生植物为主,在景观结点适当栽培一定具有景观特色的外来植被。岸上景观结点宜选取适应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的景观乔木和灌木搭配栽植。休闲度假区以草坪、观赏花卉、灌木为主,点缀乔木。形成层次和形态变化。
组织丰富的空间景观序列。规划中营造一系列富有变化、各具功能内涵的空间,景观结点布置设计廊架、雕塑、标志、坐凳和花坛等景观要素,和“宛若天成”的自然生态景观对比呼应,形成动静结合独具特色的景观序列空间。
4.结语
翼云湿地公园先天条件具备,山水资源得天独厚,通过应用一系列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精心规划,合理设计,把生态和谐的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中,构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湿地生态系统,提升湿地园区的景观品味,打造城镇化进程中新的生态山水空间。
(参考文献)
R.T.T.forman和M.Godron于1986年出版 《景观生态学》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 《景观学基础》
1921―1930年出版《比较景观学》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个人简介:张瑞涛,枣庄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自2006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主持参与本地区多个大型城市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居住区详细规划等规划设计项目。本着“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理念,一直将规划设计工作作为一项人文、民生事业,作为一种环境艺术来做,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倾力打造适合新形式下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