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小结现状与教学管理改进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07-31 10:06:54 更新时间:2019-07-31 10:06:54
摘要:语文课堂小结对于课堂教学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走访多所小学,笔者了解到现如今语文课堂小结进行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对于课堂小结空有思想上的重视却缺少方法和方向。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多样化小结链接对应课堂”以及“加强小结中的学生参与”两点建议,望能为广大语文研究人员提供思路。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小结;教学有效性;学生参与
1 语文课堂小结现状
1.1 当下课堂小结的情况
现行的课堂小结通常是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对于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或者技能进行概括性总结。根据课堂小结的进行情况,可以将小结划分为“无课堂小结”“无效课堂小结”“弱效课堂小结”“理想课堂小结”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无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常作为总结安置在一堂课结尾的位置,这使得课堂小结易受到教师情绪和时间的影响从而省略课堂小结。姑且把这类情形分为“无课堂小结”。
第二种类型是进行了课堂小结,但是仅仅是将课堂小结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去补充,如教师在一堂课结尾发表感叹,这类课堂小结或会起到激发情感的作用,但往往收效甚微。常见的一些新教师会用这种小结来填充课时,来保证一堂课的完整性。这种无足轻重的课堂小结暂且把它分为“无效课堂小结”。
第三种类型,也是在现行课堂小结中常规的类型,此种课堂小结通常是单纯的知识点的罗列,偏重三位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一个方面,缺少课外延伸,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者把这类情况分为“弱效课堂小结”。第四种类型,是理想状态的类型即 “理想课堂小结”,指的是由学生小结,教师指引,师生共同探索,适当辅以课外拓展完成的课堂小结。
1.2 教师对于课堂小结的重视程度
通过采访嘉善县实验小学、嘉善吴镇小学和舟山第一小学的老师,作者了解到了目前有关课堂小结的教育培训少之又少,一半以上的教师表示从未接触过相关培训。21.43% 的教师只是听说过课堂小结相关的培训,但没有参加过。仅有极少数教师参加过关于此类培训。然而根据教师们的意愿,有 78.57% 的教师还是觉得有必要开展有关课堂小结的培训。在课堂小结的完成上,3~6 年级部分老师持有“课堂小结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认为课堂应当顺势进行,调查中的大部分老师肯定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1.3 课堂小结研讨会开展情况
目前的调查来看,还没有出现过有关课堂小结研讨会的开展情况,但 71.43% 的教师觉得有必要开展课堂小结,并且对这方面感兴趣。但也有 14.29% 的教师认为开展有关课堂小结的研讨会浪费教师有限时间,这类教师认为教师的时间有限,探究课堂小结的效益远不及探究其他方面来的效益高。另外有 14.29% 的教师认为此类研讨会无关紧要。另外,倘若有机会开展课堂小结研讨会,大部分教师希望能够多分享一些好的方法和小结的原理,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开展工作。通过调研作者了解,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课堂小结的进行存在着低地位、低效率的问题,其主要由于教师长久以来对于课堂小结不够重视、缺乏拓展、方法陈旧。为了改进现有的小结进行方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恰当地进行课堂小结以及充分发挥小结的作用,就是为当下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关键之一。
2 现行课堂小结低地位、低效率的原因
2.1 受时间和教师情绪影响,课堂小结容易被忽略完整的课堂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堂导入、讲授新课和课堂小结。其中讲授新课是一堂课中耗时最长,比重最大的一部分,而课堂小结常作为总结,安置在一堂课结尾的位置,当老师在控制不好时间的情况下,小结就容易无法完成。其次,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小结进行的方法和自身迷茫和忽视等情绪,会选择其他方式(如多讲一些知识点、布置作业)来有意避开课堂小结,结束课堂。
2.2 教师在小结中偏重知识总结,忽视能力的培养现有课堂小结进行的形式中,对于知识点的重复罗列是最为常规的一种做法。形成这一种现象主要有如下两点原因:第一,教师自身对于在课堂上进行课堂小结的重视不够,许多教师在课下由于多种原因没有积极进行探索和整理好的课堂小结的方法,造成课堂小结环节由于方法不当而低效率的情况。第二,在中国,新教师往往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来得到培养。因此容易受到陈旧教育思维的影响,过于看重知识本身而忽视思维以及方法的培养。另外,由于相关的研讨活动、研究进行不多,相关交流寥寥无几,也限制了小结方法的创新与改进,从而使得现有小结方法陈旧,效率不高。
2.3 教师在小结中走形式,缺少拓展,造成重复 “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呼应,还应具备课堂知识的延伸、迁移和扩展。教师对于课堂小结应予以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巧妙地引导学生思索、创造,巩固所学知识,体验思维过程。”[2] 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疏于对于课堂小结的准备,在课堂上很少做知识的拓展联结,往往使得学习中重要的思考过程、方法与技巧被忽略,与课文相关的课外拓展,思维发散的缺失,造成此种课堂小结的效率不高。 2.4教师在小结中过于偏重于教师主导,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参与小结后,往往能够在课后说出更多课堂重点内容。在调查当中,尽管教师们对课堂小结的重要性都给予了肯定,然而将近半数教师认为,学生未必需要多参与课堂小结,这也和作者现场听课的结果大致相同。学生热情参与课堂小结,能够对学生巩固知识、培养思维以及掌握方法产生举足轻重的积极影响,然而部分教师不能重视这一点。
3 关于语文课堂小结改进的几项建议
3.1 采取多样化的小结形式,使各类小结与课堂衔接对应有效的课堂小结离不开多样的课堂小结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课堂小结方法 [3]:
3.1.1 迁移拓展小结法在课堂结尾学生松懈时,对知识进行横向迁移、纵向拓展,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如“在你的认知中,还有谁像课文当中的海伦·凯勒一样?”,学生可能会举例“刘伟”“霍金”。通过这些人物,教师可以提炼出“身残志坚”的人物形象,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表达,能体现这样的人物形象。 3.1.2 设悬求异小结法设计与课堂教学有关联的悬念性思考题,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掌握思维方法。如《小猴子下山》一课结束时,请学生思考“猴妈妈会对小猴子说什么?” 学生或多或少会说出一些自己的感悟道理,但无论学生给出怎样的回答,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就是成功的。
3.1.3 激情引趣小结法通过音乐、煽情话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思想境界。诗歌和一些抒情文所表达的意境,有时距离学生的世界比较遥远,学生在学习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或许难以引起共鸣。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讲述战争的课文中,常会有教师配一些比较沉痛的音乐(比如《再见警察》)。合适的氛围能够帮助学生过渡情绪,使理解课文内涵的过程更加顺畅。
3.2 策略化地使学生参与课堂小结,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应当避免抬高自己的“主导”的地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4] 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单方面总结知识点或者是让学生抄写课件和板书的形式,教师和学生应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4 结束语
好的课堂小结就如同好文章的“豹尾”,对于课堂教学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设计精巧的语文课堂小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对课堂学习形成理性认知,拓展认知的维度。”[5] 反之,倘若课堂小结内容枯燥、设计单调,就会使得“豹尾”变“蛇尾”。这不仅不能有效地巩固知识,甚至会使得一整堂课黯然失色。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学情、时事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安排课堂小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课堂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智姝,初中语文课堂有效小结的实践与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9.
[2] 袁卫华 . 小学语文课堂小结创新途径探微 [J]. 基础教育研究,2015(12):63.
相关推荐: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