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23 11:18:03 更新时间:2019-10-23 11:18:03
散文是意蕴丰厚、益智陶情而又具有弹性的一种文体。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因为自身创作的特点,可以说,每一篇散文都体现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是作者情感与内心的真实体现。针对散文教学,王荣生教授曾指出:“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所以,加强对散文文体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如何立足于“这一篇”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是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以为,运用聚焦策略,可以从语言、情感、方法等方面,开发和确定散文“这一篇”的教学内容。
一、聚焦语言,确定“这一篇” 教学内容的基础
散文是作者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与才思,顺应内心情感流动的真实写作。一方面,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清新明丽,同时又简洁质朴、自然流畅,这是散文语言的共性特点;而另一方面,散文语言表达带着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强烈表现着作者“眼中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这是散文语言的个性特点。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散文的共性语言,但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作者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1.关注特别强调处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杨谦的《赶海》一文写的是“我”在暑假里随着舅舅一起去赶海的趣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写自己“抓海星”“捉螃蟹”“摸大虾”时,分别用上“嘿”“哎”“哎哟”“咦”“哦”等语气词,作者正是通过对不同语气的强调,表现出赶海的“趣”,这是这一篇散文在语言上最显著的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语气词的重点品读,体会人物的心情,配合相关动作的演示,理解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围绕“趣”字紧扣语气词展开教学,从而聚焦“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2.关注文本留白处散文的语言讲求疏密有致、意蕴丰厚,往往在字里行间带给读者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具体到一篇散文上,要注意作者在文本留白处的别具匠心,这也是须要关注的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爷爷的芦笛》一课,三次写到了爷爷的芦笛声。第一次是强强在想象里听到了芦笛声,第二次是强强与爷爷一起做芦笛,爷爷吹起了做的芦笛,第三次是在强强的恐惧中,爷爷的芦笛帮他驱赶了恐惧。每次芦笛声让强强想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又给强强留下些什么,课文没有写出来,可以将每次笛声背后的空白作为教学聚焦内容,让学生学习探寻,深入思考,体现“这一篇”的教学价值。
3.关注描写细微处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 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按照由远及近的游览顺序,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课文第三自然段写道:“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用白练来比喻瀑布是恰当的。但这里作者为什么一定要两次强调“织布机”呢?仅仅是为了表达的连贯吗?其实,黄果树瀑布有着一则布依族织布姑娘追寻美好生活的民间故事。因而,教师应抓住作者表达上的细微处作为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聚焦情感,确定“这一篇” 教学内容的核心
散文重在抒写作者感受和情思,比其他文体更容易显示作者的性格和人格、爱与憎、忧与喜。因此,散文教学的核心是对散文情感的关照,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对文本情感体悟的过程,也应是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融合的过程。
1.紧扣画面激情散文是一曲“心灵的歌”。作者通过对景、事、物等细节的描摹,形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蕴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作者笑源所写《姥姥的剪纸》(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文最后写自己离开姥姥:“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这是一幅简单可感的画面。但画面中有着姥姥对我的期待,有着我对童年的眷恋,有着我对故乡的向往。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一画面学习,激发学生情感不断深入,从而实现与作者内心的和谐共振。
2.紧扣“文眼”悟情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安塞腰鼓》为我们展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再现了“安塞腰鼓”的冲天激情和生命力的张扬。在这篇课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在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四次,分别是课文对安塞腰鼓从不同角度描写的自然间隔;同时在文章表达上一咏三叹,加强了感情的宣泄。这是这课的“文眼”所在。教学中,抓住文眼,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让情感似一阵紧过一阵的鼓点,又似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潮水,强烈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从而体悟安塞腰鼓中饱含着的黄土高原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力量。
3.紧扣对比融情《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陈忠实以优美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下去,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但在课文中,有大量笔墨写的是家乡霸河边生长的柳树,这是在与青海高原这一株柳树的对比中,突出体现高原柳树顽强、不屈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体会作者以物喻人,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而应该像高原这一株柳树一样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教学时,聚焦课文大段的对比描写,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情感的生发和融入,这是散文教学的一个着力点。
三、聚焦方法,确定“这一篇” 教学内容的关键
确定“这一篇”的教学内容,除了语言及情感聚焦之外,还应聚焦作者在“这一篇”中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言语形式。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关注“这一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更不能忽略作者是如何写的,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写法加以关注,带着学生进行方法学习,让学生更深层地感受散文语言丰富的表现力,以达到言意法共生的效果。
1.指向写作能力发展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读一篇散文,可以模仿散文的结构、修辞的方法、语言的表达,也可以模仿句子、段落的表现形式。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课第三段中的描写:“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这里运用比喻的表达方法,写出了云雾的变化,针对这一写法,让学生以“晚霞真是变化多” 进行仿写练笔,迁移课文写作方法。将写法作为学习内容,为学生学习表达,发展表达能力提供可能。教师应仔细研究每一篇散文写作上的特色,抓住写法上的一两个点进行课内迁移,这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法。
2.实现读写能力共生相较于单纯地指向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将散文文本阅读与学生写作能力有机整合在一起。在读的过程中,发展写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散文文本的理解深化。同样在《姥姥的剪纸》一文中,作者表现姥姥剪纸技艺的“神”,有乡亲们这样一句话:“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显然,这一句话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同时,“猫与虎” “公鸡与母鸡”是非常形似的动物,放在句子中更能表达出姥姥技艺的高超。教学时,让学生也尝试着夸一夸姥姥,用上夸张的表现手法,还要注意表达时的细微之处。在锤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又深化了学生对于姥姥剪纸技艺的进一步赞叹,加深了对于文本人物的认识,实现了读与写的同构共生。
聚焦“这一篇”,实质是深刻发掘每一篇散文在语言、情感、方法等方面所具有的教学独特性,关注散文教学的文体特点,从而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实实在在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小学语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来源:《教学与管理》,作者:张晓华。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