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面对图像符号的挑战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2 10:38:54 更新时间:2019-11-12 10:38:54
摘要 图像以及图像符号正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并且对教育及语文教学产生着重大影响。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正能量的图像符号中汲取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有效地抵御图像符号的负能量,使学生不至于浅薄化、碎片化,而是在经典的阅读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语文图像符号
一、图像与图像符号
所谓“ 图像文化”被认为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它是通过特定的现代媒介所呈现的一种二维视觉语言图式。 当代“ 图像文化”与古代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它再也不是手工制作,而是加入了高科技的成份, 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比如,电视的发明到今天,它可以收看和选择的节目越来越多,它由黑白到彩色,由高清到三维,给人的视觉享受和冲击越来越大。 再来看电脑,它的制造从当初的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今天的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变得越来越轻便,而作用也由开始时的主要用于计算,变成一种几乎无所不能的传播工具,它可以用来检索、查询、阅读文字材料,更可以用来观看图片、电影、电视、动漫,可以单独或联网玩各种游戏,等等。 总之,当代“ 图像文化” 与古代有着巨大的区别,而正是这种巨大区别引发了新的社会动向,尤其是对当代学生的影响,恰恰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重视的。
二、作为正能量的图像符号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埋怨电视和互联网,更不能全盘否定它们,把它们当作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 相反,我们应该看到电视、互联网给当代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从对语文教育带来正面作用的角度来理解“ 视觉革命”。 比如,电视、互联网的“ 图像符号”给人们认识世界带来的直观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 视觉动物”,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 11%是通过听觉获得的, 有 6%由其他身体感官分担 ( 身体感觉除了嗅、味、触觉还包括痛痒、温度、体位、动感及内部器官活动等) ,而其中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则占 83%。可见,视觉探索与接受成为人类认知活动的主体知觉,深刻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受与体验,也成为建构人类精神世界与文明形态的基础。 视觉之所以在人的认知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在整个认知过程中离不开“ 像”,直观性伴随始终。 人的视觉感知是从物象到影像, 再到心像的认 知过程。 客观世界的物象光波,一旦被人的视网膜感受器捕捉,就会成为视网膜生物影像,并通过多层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进入大脑皮层,在大脑各功能区综合作用下转换为经验的心像。 心像是大脑智能系统对生物影像的感知判断后所形成的心理印象,不仅包括对物象外在表象的感应识别,还包括对物象信息意义的价值判断。 自从有了人类,其认知就深受视觉之“ 像”( 由“ 物象”而“ 影像”而“ 心像”) 的影响,而当这一视觉之“ 像”被带着高科技手段的电视、互联网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时,它对“ 眼球”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要了解动物,没有比看电视中的“ 动物世界”更好的选择了,在那里,各种动物的形体、色彩、习性、运动一目了然,甚至是那些已经灭绝了的远古动物,如恐龙,都可以通过逼真的动画呈现出来,谁能说它们不是对孩子最生动、直观的教育呢? 再如,电视、互联网的“ 图像符号”给人们视觉享受带来的多样性。 如果说“ 语言符号”是一种时间符号的话,“ 图像符号”则是一种空间符号,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这一空间符号给人的视觉带来无限多样的刺激和享受。
三、作为负能量的图像符号
不是没有人对“ 视觉文化”的凶猛势头 表示过担忧。 所谓“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逐渐疏远了纸质读物,而沉湎于电视和互联网的“ 图像符号”世界时,西方学者就发现,“ 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缺乏深度”, 他们把这种文化称为后现代文化。 道格拉斯·凯尔纳曾这样说:“ 电视在后现代的狂 喜 中 是 一 种 纯 粹 的 噪 音 , 一 种 纯 粹 的 内 爆( implosion) ,一种黑洞,在那里,所有的意义和讯息都被吸收到漩涡和万花筒中,这种漩涡和万花筒里有激进的 符号合成( semiurgy) 、到 了 近 乎 完 全 饱 和点 的 图 像 和 信 息 的 不 断 扩 散 、 惰 性 和 无 动 于 衷等——它们消溶意义,只让媒体群落中的零零星星的形像闪烁出魅力,而任何图像在这里都已不再有什么明显的作用,那种其速率和数量都在激增的图像造成了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屏幕( mindscreen) 。 ”[3] 当人们面对屏幕时,图像迅速地一闪而过,以至失去了表意的功能, 仅仅是指向其他无穷 的图像而已,而且到了最后,图像的成倍增加造成了极大的饱和和膨胀,以至于电视观众无助地迷失在由无数肤浅的图像所组成的一种碎片状的、虚幻的游乐宫中。 电视和互联网所营造的这种碎片状的、虚幻的现象确实迷惑和俘虏了很多孩子, 使他们远离文字、远离文学,阻碍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成为当前家长和教师感到头痛的问题。 其实中国教育工作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电脑游戏、电视和音像制品成为未成年人最喜爱的三种媒体。 因此不少教师在思考,在这样一个泛媒体的时代,怎样才能让阅读存在和继续下去,他们的做法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向儿童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与儿童一起进行“ 深度”阅读,最终为儿童寻找到心灵的“ 诗意”的栖息地。 我想,很多教师这样做倒不是简单地想与“ 视觉文化”、“ 图像符号”相对抗,而是试图从语文教师的职责和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学作品熏陶下,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立场、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 文化”人,而不至于被“ 图像符号”所裹挟,成为一个“ 碎片”的人。
参考文献
[1] 朱永明.视觉语言探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 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语文教学如何面对图像符号的挑战》来源:《教学与管理》,作者:程 然。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