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数学教学的应用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23 10:23:06 更新时间:2020-03-23 10:23:06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对该教学手段持排斥态度,或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遵循基本原则,未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分别就这两方面加以阐述。
一、引入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了课堂,其中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通过对一些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诠释作用,实现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联系和互换,沟通数与形的内在联系,由数构形,避免了很多繁琐的运算过程,加快了解题的速度,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突破教学难点。
(一)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有利于降低思维坡度,使学生对这些数学概念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对三角形的三个角进行一个简单的换位。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开,再画一条直线,这时的小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角等于180度,在这条直线上任意取一个点,以该点为定点,将原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该点重合,利用几何画板平移和旋转操作,将三个角拼成一个与直线重合的平角,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使学生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有一个比较直观、深刻的理解。
(二)多媒体课件使课堂趣味横溢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学习尤为重要。使用PPT教学,插入图片和声音以及改变字体的大小和颜色等操作可以大大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满,知识更加形象。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在PPT或几何画板中插入图片和声音,创设这样的情境:在教学三角形高这一概念时,屏幕中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及它的对边闪过后,由这个顶点慢慢垂下来一条垂线,垂足落在它的对边上,并且相应地打出“高”“底”两个字。通过对屏幕上图形移动的变化,将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枯燥内容变得有趣,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高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一般都储存在计算机上,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优化,学生在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可以拷贝教师的课件在课下重复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有效地进行个别学习与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再现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学习的效果会大大优于课后复习,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知识的巩固提供了保障。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便于教师之间交流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制作的多媒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江伟体课件都会在教研室中公开,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实现课件的资源共享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的相互借鉴。某位教师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动画,又或是某位教师PPT中的某张明快图片,这些都可根据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需求加以修改后加入自己的教学中,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同时让教师充分感受到教师内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多媒体教学及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直观的信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片面地追求课件的制作以及动态效果而忽视了教学的真正目的,非但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反而导致多媒体教学的滥用和课堂组织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度”。
(一)内容上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学情。例如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制作同一内容的课件,其选材制作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对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而言,课件内容的制作要简洁明了,强调培养分析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中使用的素材,紧扣学科的特点,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当前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信息超量,没有取舍”的现象,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大优势,但是信息量过大,教师教学节奏则随之加快,学生则有可能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导致理解不充分、不深刻,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的疑问不断增加,久而久之便滋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倦怠情绪。反之,信息量太少,会导致教师教学节奏缓慢,学生情绪涣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制作课件一定要信息量适中。所制作的课件要“多图表、少文字”,使抽象概念直观可视化,使学生深入理解,加深记忆。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直观的图像记忆能力远远高于纯文字类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但是不要把多媒体教学变成“电子版讲稿”,将这些图文全部搬上屏幕,使多媒体教学束缚师生的思维、限制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形式上保持新颖生动的同时排除干扰因素
多媒体教学设计要有动态感,要形象、生动地展示事物的属性、特征和内部变化规律。如果文字表述过多,那么教师的讲述要有设计性、条理性和重点性。同时要避免华而不实,即尽量不要在课件版面上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卡通人物、动画等装饰点缀,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转移到与课堂无关的事物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甚至有些非常简单、完全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直接表述的一些话,都安排在课件中,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冲淡教学主题,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组织上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成为纯粹的“放映员”,这样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气氛沉闷,降低教学效率。教师要适当设计一些教学环节,用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以及和同学、教师之间进行互动,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发现问题,辩论问题,让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表述,加深理解。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三角形”这一课中,使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对该知识点进行动态演示。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剪刀和白纸,让学生用尺子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将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并按几何画板演示的方法拼一拼,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方式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高低,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点。教师不能过分依赖,也不能一概摒弃。为了能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先进作用,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教育。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的应用》来源:《基础教育研究》,作者:江伟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