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25 11:58:04 更新时间:2020-03-25 11:58:04
为了改变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建筑学专业教育需要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拓展知识传授的主体,强化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往往始于情谊、成于项目、流于形式,缺乏长期保障与规划,缺乏将行业、高校、企业的教育资源整合的平台化思维,不具备发展性,未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2]。校企联合培养应该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针对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设计出适宜学校专业办学特点的运行模式。
一、毕业生工作情况调研
(一)调研的目的与对象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制定是基于工程认证产出为导向的理念,根据毕业生的信息调研,定期综合评价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将调研信息反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调研的对象为工作5年和10年的毕业生,各50人,调研内容为入职后工作单位的评价情况,主要由三个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政治思想表现、专业业务水平表现和工作组织能力表现三个方面,评价的等级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
(二)调研的统计结论
根据调研的统计结果表明,在政治思想表现方面,4个二级指标: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用人单位评价普遍为好;在专业业务水平表现方面,6个二级指标:专业知识及基本功掌握情况、方案设计能力、施工图设计能力、理论修养与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水平及表达能力、表达答沟通能力,用人单位评价为好和较好较多的指标依次为专业知识及基本功掌握情况、计算机水平及表达情况、方案设计能力,评价一般的较多指标有理论修养与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施工图能力、表达答沟通能力;在工作组织能力表现方面,4个二级指标: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评价为好较多的指标为独立自我学习能力,较好占比较多的是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
二、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
(一)设计机构的调研
调研的单位主要面向设计机构,调研企业包括国企、民企的设计院、设计事务所、房地产设计部门、极少数事业单位。调研单位主要为历年来学生毕业去向比较集中的一、二线城市的设计企业。调研内容包括企业的业务内容、毕业生的招聘情况、需要的岗位、入职要求、毕业生存在的不足、招聘的专业技能要求、个人能力要求、软件要求等。在能力需求方面,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无论规模大小,普遍强调的能力要求的排序为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解决问题能力、再学习能力、方案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在招聘毕业生学校来源方面,除了国企、事业单位和著名设计机构有名校要求外,大多数设计机构没有设置学校的门槛要求,但名校和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毕业生存在的不足方面,排序分别是创新精神、责任心、吃苦耐劳、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软件应用,尤其是创新精神好评一般;设计企业认为毕业生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包括方案能力、施工图能力、表现能力、制作模型能力、制作文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徒手表达方案草图能力等。
(二)企业人才需求意向
根据调研的统计结果表明,设计机构对建筑学毕业生在校阶段的培养期望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的教育是启蒙阶段,毕业并不是建筑教育的结束,企业希望在校培养期间能够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并善于创造性地解决设计问题。二是具有建筑师的情怀。建筑设计工作的性质存在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是完成甲方意愿的设计任务,其二是承担城市与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所以需要毕业生有对建筑设计的热爱和具有理想主义的理性坚持,做事专注,有坚持不懈的信念。三是具有建筑师个人素养和沟通能力。承担上述责任需要毕业生具有职业建筑师的基本知识素养和与他人良好沟通交流的能力。四是较强的实践能力。建筑学毕业生属于与实际设计工作对接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企业希望新员工不用经过特别的培训就可以从事很多工作,毕业生的个人素质、设计水平、再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会逐渐显现出来,并决定学生未来的走向。优质的本科毕业生,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设计团队中能逐步承担起建筑负责人的工作。
三、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目标
(一)强化知识综合性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建筑学的专业特性要求知识广博、跨学科和适时更新,校内的教学大部分是对传统基础知识的学习,课程设计的训练内容按教学目的分类,循序渐进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分阶段、分年级,知识的吸收呈碎片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薄弱,并对时下行业的新技术、新信息了解较少,学生对于知识结构的运用较为生涩,学习往往带有盲目性。校企联合培养增加了学生了解实际工程的机会,学生可以结合工程实践的需要,从需求的角度强化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并能综合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处理问题和工程实践应用的能力。
(二)增加创新与复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建筑学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创新的潜力与特点,通过有效知识结构的搭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应结合企业的工程项目,使设计任务具有在现实场景的设计条件,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认识环境的各种问题,使得学生解决问题不再只是简单的功能罗列,而是能够用较复杂的思维思考问题,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更加多元化。
(三)提高综合表现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如果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设计方案做得还不错的话,那么在阐释设计时就显得缺乏专业训练,大部分毕业生不是过于“高简意赅”,就是抓不住要点,更谈不上说服力,学校缺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3]。联合培养环节可以真实模拟设计院的方案竞标和团队合作的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院实际工程的某个环节,锻炼学生在设计小组、不同专业、业主间的沟通能力。
(四)重视人格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建筑学专业人才是改造城市、改造环境的践行者,建筑师应该抛开个人的狭隘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友善、谦逊和高度责任感,使其具有知难而进、思策克艰、探索求真的精神。校企联合培养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过程可以最为直接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四、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深度融合的模式
(一)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的人才需求,企业是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最具有话语权。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可定期召开企业的专家座谈会,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提出用人单位的培养意见,在充分调研分析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现状、毕业生主要从业领域、社会竞争优势及行业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编制教学大纲。
(二)参与课堂教学与毕业设计辅导
新时代人才需求表明,让企业教师能够尽早地融入各个年级的相应教学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任务书拟定到设计过程全程辅导再到最后课程作业讲评和毕业设计答辩,都会从校内教师所不具备的视角给予学生独到的指导意见,使学生的认知不再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4]。联合培养既是校内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又是校外工程实践知识的灵活应用,学生知识的掌握不再僵化,而是有目标地解决问题。
(三)参与学生作业成果的评价
教学成果的评分标准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一是指导教师的评价;二是企业导师的评价;三是未参与的企业导师的评价;以及不同年级组和学生间的互评,这样的评价标准更加客观准确。由于评价体系的开放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可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不同层面的反馈意见,有利于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整体观和全局观,充分认识个人的思想意识如何与系统乃至社会的价值相协调。
(四)建设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在校内构建学生业余参加工程实践学习和创新实践的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创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工作室、训练营的形式联合企业做工程项目或模拟工程项目,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了解行业现状、积累设计经验、验证自身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5]。签订的基地要考虑地域的广度、规模的适宜和企业的认可,在学生实习期间应该能够提供多元的训练方向,如方案、施工图设计等,并有一对一的企业导师指导,保障实习的可行、有效。总之,当前校内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有效的弥补措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多元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需要“通才”的培养,更需求学生掌握“授之以渔”的本领,校企联合培养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前瞻性思维方式的合格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科奇.基于CDIO理念的地方高校建筑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4):23.
[2]姚利民,成黎明.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7-40.
[3]孟建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我国建筑教育问题谈[J].时代建筑,2001(S1):33-34.
[4]管斌君,方勇锋.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实践教学模式[J].山西建筑,2016,42(34):224-225.
[5]曾磬.应用型高校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中外建筑,2012(9):44-45.
《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来源:《教育现代化》,作者:李梅 杨明月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