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4 10:37:23 更新时间:2020-04-24 10:37:23
论述了农村劳动力及县域经济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 农村劳动力及县域经济概述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集中工作的场所或产业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不管是本地人从事非农工作还是外地人从事农业工作,都可以称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不会对农村发展和产业发展造成影响的劳动力。无序转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农村无业农民没有任何目标,远离农村,进入城镇,整个过程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缺乏专业的计划,仅仅是为提高自身的收入而进行的转移[1]。
1.2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从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域及市场的根本特征。与其他经济形式不同,县域经济必须依靠当地龙头企业的支撑,充分凸显当地的经济特色,对农村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分析,科学合理地配置经济资源。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经济是一种基于行政区域划分的经济形势,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产业性,要实现其不断发展,必须具备足够的产业功能和发展力量。
2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我国中西部农村的劳动力应当逐渐向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转移,但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是主要问题,劳动者无法快速适应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具体而言,我国大多数省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有的连中专学历都没有。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作为第一大产业也迫切需要发展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的劳动力应是专业能力及文化素养较高的优秀人才。因此,要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必须切实提高劳动力的综合水平和文化素养[2]。
2.2 我国西部农业经济转型滞后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综合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据调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地的劳动力就不再转移,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留在当地从事其他产业或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久而久之,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无法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大多数劳动者认为在外地工作存在一定风险和难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就业成本,加之目前农村经济水平及经济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薪酬待遇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因此人们更愿意留在当地,而不是进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2.3 无法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均是自发性的,由政府及其他行政部门所发起的劳动转移非常少。如果农村长时间采用这样的转移模式,会增加风险,严重时会导致县域经济受损,引起社会动乱,出现一系列城镇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转移工作无法有序开展[3]。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1 消极影响
3.1.1 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缺乏劳动力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务关系输出的情况,这直接导致地区产业劳动力大幅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阻碍了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工业发展出现了瓶颈。
3.1.2 出现城市问题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如果大量农村劳动力集中向城市转移,或多或少会导致城市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严重时会使大量城市人员失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城市相关职能部门只看到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优势及作用,没有考虑到对劳动力的引导和管理。
3.2 积极影响
3.2.1 推动城市及城建进程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对传统的分配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如果劳动力转移具备科学性、有序性、合理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和经济提升所需要的一系列劳动资源及自然资源。具体而言,城市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能够对城市化起促进作用。另外,劳动力转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产业升级,对农村的土地资源进行了二次规划[4]。
3.2.2 促进农村产业高效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有效缓解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劳动效率。自然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如果劳动力过多反而会导致耕地资源分配不均,制约土地发挥其作用。
同时,农村产业的发展水平、资金、技术都存在诸多不足,无法为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支持。因此,农村劳动力有序、合理、高效转移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土地压力,实现效率最大化。
3.2.3 全面推动城市化发展
从经济角度来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能实现二者共同发展,土地流转也能整合农村资源,实现规模经营,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对于农村的青少年来讲,可以逐渐实现非农产业的转型,土地流转及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加快规模经营速度。
3.2.4 推动非农产业转型发展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能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政府的不断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回到县级单位创业,建立起乡镇企业,完善了我国非农产业。
结束语
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推动城市发展及建设进程,促进农村产业高效发展,全面推动城市化发展,实现非农产业转型。同时,县域职能部门必须实现劳动力的序转移,加强对农民技术的培训,城市职能部门应当对转移的劳动力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管理,避免出现城市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锡琼,王建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8(22):30,75.
[2]刘金慧.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7(16):26.
[3]康丕菊.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7):259-261.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来源:《山西农经》,作者:刘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