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模式探讨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4 10:04:36 更新时间:2020-04-24 10:04:36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 从宏观角度来讲, 它具有自己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的指导下, 学生能够主动秉承和弘扬中国上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和传统, 树立起优良的道德观, 增强自身的自制力, 建立一个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正确而又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只是一种方式, 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或者途径, 指导和教育学生, 帮他们塑造成一个个拥有健康心灵的"精灵", 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现状
我国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没有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的理论, 也没有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向外交流, 在理论信息上, 处于封闭的状态。具体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导向与落实措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二是师资队伍的问题比较突出, 存在着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短缺或质量普遍不高的现象。三是管理缺乏科学化, 规范化。四是科学的评估机制尚未确立, 存在无评估、评估简单以及评估错位和片面性等现象。五是管理混乱、薄弱, 相关活动的功利性色彩过于深厚。六是管理封闭, 缺乏与其它国家交流。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传统模式
(一) 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少数人的学校心理健康模式, 这种模式之所以不能成为我们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由于要进行这种模式必须满足以下三条假设:一是心理教师必须具备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水平, 不但要有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 同时要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诊疗对象大体上是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障碍的病人, 针对性很强。三是要求诊疗对象必须心甘情愿地去接受这种治疗。该管理模式未能被大部分学校所采纳的原因是, 在学校里缺少这种专业的指导老师, 并且大部分的老师也会因为绩效目标而敷衍了事, 因此这种模式很难在学校里实施。
(二) 德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德育原理, 用德育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这种模式出现的思想基础是这样一个误区, 认为"心理问题就是思想问题、品质问题", 这种模式是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置于德育管理之下, 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不同点是, 不再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是一门科目, 而是超脱于学科之外的另一种教育体系。它立足于道德品质教育, 脱离专业知识学习, 在另一个空间中对学生心理进行指导和教育, 具有时间的持续性和空间的自由性。但是它的劣势也是医学模式未能被实行的原因, 缺乏专业老师、功利心太强。
(三) 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出现, 也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大进步。这种模式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老师讲学生听, 学生依然是被动状态, 实践性也很低。教授的内容以心理学的理论、原理为主, 要求学生记住心理学中的概念、原理, 通过期末考试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看来, 这门课程的设置不仅不能有效地起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让更多的学生选择去逃避或被动接受, 根本无法带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发展。
三、系统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管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单独的一项学科, 要想做好这门教育就必须立足于教育本身, 系统性、全面性、有目标有方式地逐步开展这项工程。所以应该站在系统管理学的视角上,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一) 系统学与管理学的关系。系统学简言之就是简单的系统科学。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错综复杂的整体系统中探索出系统之间所产生的相互系统, 且尝试着去研究该相互系统的特性和周期。它主要是运用搜集信息和实验反馈的方法, 以及系统方法等, 对系统的性能、行径和动态多进行研究。目的主要是为掌握系统运行的普遍规律, 并使目的系统的功效和性能最优化。由于系统学在管理中的普遍使用, 就逐渐形成了系统管理学。系统学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在冗杂的组织结构中快速找到并解决所出现的管理问题。由于任何一个管理都是系统的管理, 只有对管理的对象---系统的普遍规律充分了解、掌握之后, 才能运筹帷幄, 得心应手, 实现管理的最优化。
(二) 系统的基本理论与观点。系统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种基本元素形成的, 这三种元素相互关联和影响, 就形成了各系统的"流通构成";每个流通构成都有其独特性, 其特性影响着每一个系统结构, 从而每一个系统结构也影响着每个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而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则决定着每个目标管理系统能否达到目标或者是能否完成的程度。用一个图式来表示就是:流通构成---联系---结构---性质---功效。
(三) 系统管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依据系统理论所阐述的观点, 学校应该建立一支有效的领导管理机构, 专门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发展, 唯有合理地将此系统组织、各个组成要素或 (子系统) 进行统筹安排, 才能实现系统的结构及其功效的最佳流通构成, 实现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的顺利与高效运转, 从而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最理想的状态。
1.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组织管理机制模式。从系统管理的核心观点出发, 学校应该设立一个以目标为基础, 分层次进行管理的教育模式, 即以校长为最高领导, 在校长的指挥领导下, 建立不同功能不同级别的部门机构, 在这层次中, 各机构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制约, 保持信息畅通, 把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作为第一目标。这个部门结构将健康教育思想从理论变成了实践, 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着。具体来讲, 这个管理结构主要是由校长、家长委员会、教导主任、专业心理老师等人员构成的。
2.建立激励管理机制。根据系统管理的思想, 影响一个目的系统高效动作的有子系统 (或要素) 的功效和各层次子系统 (或要素) 的积极性等。所以, 要激发这些积极的因素, 就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大体系中, 建立起激励机制, 发挥他们的最大效能。学校一是要在制度上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予以保障;二是要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投入, 在设备、津贴上得给予适当的增设和添加;三是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学校行政部门中, 得以条文的方式规定量化式的管理指标, 并把这项指标当成教职工职责考核的一项内容;四是在学生处应增设学生意见反馈箱, 让学生对此项工作参与评判。
3.建立评估管理机制。根据系统控制论的观点, 一个目的系统的功效最佳化的实现有赖于这个系统的流通构成 (即系统的三基元, 也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类别、数量、流向、时间、速度等方面的最佳变动组合) , 而这最佳的流通构成的实现, 直接依赖于这个系统的各个层面、各个子系统和要素的信息的不断循环反馈。学生反馈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决定着系统的调整方向, 因此信息反馈是目标系统动态作用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
(四) 系统管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评估。在学校里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反馈, 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管理评估。所谓的评估就是依照既定的价值观标准, 采用科学的检测方式, 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 然后再通观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学校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反馈, 如此评估也是使得所获得的信息成为教育工作进展的根据。
1.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心理教育工作者、活动场所与设施、档案材料、课程以及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评估得出的结果, 对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说来, 系统有如下的功能:
(1) 导向功能。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标准, 实时评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 指导其前进。
(2) 诊断功能。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分析整理, 发现教育工作中的优缺点。
(3) 激励功能。通过评估后的等级划分, 激发被评估对象的成就动机。
(4) 研究功能。评估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科学探究活动, 本身就具有教育研究价值。通过评价, 使学校以及教育者清楚现状, 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5) 管理整体功能。组织和指挥各功能的作用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评估, 在其作用下, 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根有据有序发展。
2.评估的开展。评估活动的进展必须要遵循客观性、实践性、整体性和持续性的原则, 在这几个基本原则外, 还需要在以下内容上加以注意:
(1) 有专业的评估组织。在开展评估活动时, 必须设置自己的专业评估组织或者是委托其他评估组织, 因为评估活动具备一定的专业性, 在选择理论依据、方式、手段上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整个评估工作的进展。
(2) 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在评估活动开展前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目标, 确定本次活动要达到什么效果, 需要怎么去完成, 进而才能确定在评估中需要用到什么评估理论和方法。为了使评估的目标、目的和任务更加明确、清晰, 必须广泛征求意见, 特别是征求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意见。
(3) 设计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离不开对整个系统的认知, 只有理清整体系统中各系统的相互关系才能够面面俱到, 并发挥各系统功能的最大化, 客观、全面地反映教育工作的最终结果。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除设计标准外, 也要做好各项通讯指标的权重设计, 这主要是运用在学校心理学教育重要性程度的评估活动中。
(4) 搜集评估信息。进行评估需要以一定的材料和信息为依据。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是获得这种信息的手段和前提。一般的方法有听取报告、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和考查测验等。
(5) 整理评估信息。利用统计技术和理论将搜集到的材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要依据评估指标体系, 以指标和侧重点的内容为主要关键点, 努力使各级指标体系和侧重点都有充分的材料证明, 所涉及的材料必须是着重标出, 且能够让人信服。在说明问题和反映工作全貌的前提下, 力求简洁明了。
(6) 评估结果的反馈。这个过程是以上所有评估活动完成后的一个总结、分析、归纳和目标调整的过程。评估结果的反馈是以文字的形式对被评者的优劣高低进行恰当的价值判断, 从而推动被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宏佐。系统工程管理指南[M].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 1991, 5
[2]叶一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3]章立早。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 2004, 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模式探讨》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作者:刘钦锋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