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发生逻辑、运行困境与提升策略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15 11:58:37 更新时间:2021-03-15 11:58:37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突出的育人功能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然而也存在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较为边缘化、资金投入较为有限、形式化娱乐化的不良倾向等问题。破解问题和困境的路径就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将社会实践内嵌既有的培养体系,拓展渠道,注入“源头活水”。要按照“课程思政”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和协同思维,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延伸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广度,形成育人合力。
关键词:社会实践;立德树人;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推动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渠道,是拓展专业学习、增长社会阅历、树立正确导向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自上而下的号召引导,由点到面的带头示范,由浅入深的内涵认知到由此及彼的全面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从“重在一个看字”“突出一个问字”发展到 “落在一个做字”[1] 。然而,社会实践也存在“重要性”有共识、“规范性”缺认知、“科学性”乏设计的尴尬现状。探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困扰与外在困境,科学设计解决路径就十分必要了。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生逻辑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与理论教育的时空维度,将人才培养的链条拉长,增进学生对社会的全方位认知,对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视,便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选择。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实践可以有效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培育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有“育智”还有“育德”的功能。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活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是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更是我国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4] 。如此说来,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开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之举,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运行逻辑:自上而下的推广一般认为,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成系统成组织地全面推行始自 1987 年,当年 5 月“第一次由中宣部、国家教委与团中央三家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好今年暑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通知》。以后,三家联合发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指导,成为工作的惯例”[5] 。在此之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大学生自发开展了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而宣传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起与共青团组织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标志着这一活动拥了自上而下的政策保障机制,它再也不是某些学生、少数学校的自发行为,也不是由共青团、学联组织倡议推广的“软约束”,而是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硬要求”。由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介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作出了或纳入课程计划、或明确考察要求的指标,成为高校推动社会实践的外在驱动力,同时自上而下的政策还对地方政府作出协同配合的要求。此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铺开和深化改革,均是来自上述部门的全力推动。经过自上而下的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配套措施进一步细化,氛围营造进一步深化,育人合力进一步强化,其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
(二)理论逻辑:由内而外的延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也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诉求,实践育人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式。而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必须通过实践的手段,从教育到自我教育——激发出教育主体自觉、激活教育主体能动性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又从本质上要求,作为有目的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必须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高等教育对社会实践的内在自觉性,就要表现在对专业实习和课程实验的要求,然而这种形式的实践本身是“育智”的自然延伸,同时又一定程度上缺乏“育德”的内在规定性,因而就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产生了一定偏差,也就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时空条件。显然,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成为贯通专业学习与思想引领的桥梁**,其“育智”“育人”的双向要求保障了发展方向。有人会提出,直接将专业实习、专业实训加入“育德” 成分不就可以了?然而事实上的专业实习、实训本身存在着不同专业要求的不一致,实施的时间要求与学生求职、升学重合导致效果受限等,就很难保障其最终的育人效果。因而,开辟社会实践的“第三课堂”既遵循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延伸了专业教学的环节,拓展了教育的时空范围。
(三)现实逻辑:由软到硬的要求 “社会实践是根据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贯穿思想教育,培养全面素质过程中的教育活动。”[6]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明显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性,而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7]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开拓教育阵地,社会实践的开展对促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8 《]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 “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9] 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兼具专业教学与思想引导的双重功能,且其思想引导功能更加突出,这一活动在当下将不断加强,无论其作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还是作为开展实践教育提升培养质量的补充,大学生社会实践正获得了开展推广的正当性。有研究者指出:“在共青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与即时信息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与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并与课堂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具有计划选择性的学习活动。”[10] 显然这里的相关部门更包括主管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部门,乃至主流媒体[11] ,而它们的介入则又从另一侧面突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政属性和现实要求。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困境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发展过程中或“先天不足” 或因“发展次生”而出现改革困境,这又突出表现在教育体系的规范性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上。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多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目标过于宏大,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经费投入不足,专业特色不够明显,实践基地不够稳定,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学校层面认识不足……”[12]
(一)地位不明:教育地位的规范性欠缺从当前来看,人们对实践教学的功能作用有着毫无疑问的共识,然而,它到底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什么关系、处于什么地位尚没有完全解决。自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各项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要把社会实践纳入课程计划,作为“对学生全面考核的重要内容”等明确要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则又将社会实践的范畴扩大到包括“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而2012 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不难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事实上是作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中的一个方面,其主要推动力量还是共青团和学联组织,它们与教育部门在实践育人本身上有明确共识,并做了明确的工作部署,但需要注意的是,对社会实践本身的教育地位的肯定往往都是以“意见”形式公布的。教育部门的介入并联合行文印发的意见事实上是一种“软约束”。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对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一,保障投入不一,育人成效也就难以保证了。
(二)设计不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不足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地位并不明朗,其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也往往随意性较大、规范性不足。“大学生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育人课程,必须做到精准定位、精心设计、精细实施,就如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一般都要有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严谨的课程教学计划、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等……”[1] 然而,受制于重视程度不一、保障投入不一的现实状况,各高校往往由共青团组织开展设计项目载体,缺乏严格规范的课程体系设置,由于相对缺乏对教学单位相应的考核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陷入了“有组织的无序性”。尽管 “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周”[13] 。但正由于缺乏同第一课堂的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的明确规定性,社会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遭遇异化的困局;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实效性较差,大学生的获得感不足。软约束的指标与缺乏科学性的课程设置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盲目性、无序性问题渐次生成。
(三)组织失序:组织资源集聚能力欠缺社会实践如果没有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很难达到效果,这实际上是处理好联动校内外资源关系的问题。尽管社会实践基地的广泛建设一定程度吸纳了教育资源,但由于地方政府的 “分身乏术”和热点地区的“扎堆”,使得其效应发挥有限;而媒体、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力量尚未充分动员,获得的资金投入、项目支持十分有限,同时由于上述社会资源的集聚作用发挥受限,社会实践本身的既定内容与育人目标也就难以发挥,使得社会实践的可行性大打折扣。此外,由于缺乏相应师资保障及与其配套的激励机制,社会实践团队往往是自发形成,缺乏合理安排和周密设计,社会实践的形式单一、雷同,难以激发广泛的社会认同,以至于网上曾出现“哥哥姐姐,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支教”的舆论。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提升策略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体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兼具“育智”“育德”属性,在新媒体时代显得犹为重要。随着互联网原住民的“00 后”大规模进入大学校园,新媒体时代根本改变教育传授的关系格局,“后喻”时代下,学生的受教育的主体意识逐渐被激活,传统的传授、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在移动终端大行其道的年代有时候起不到更好的教育作用,通过深入基层一线的实践方式,才能更好开展教育引导。
(一)教育地位要提高从目前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目前还只能归属 “第二(三)课堂”,尚没有完全进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的“第一课堂”,其对各高校而言算是一种 “软约束”。尽管管理部门提出“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两次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等要求,但意见落地和科学组织的缺失使其在整体人才培养体系格局中位置不高、地位不明。因而,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双向育人作用,就要提高社会实践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其纳入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而组织实施,将原来的“软约束”变成“硬指标”。这样的变革既需要来自决策管理层自上而下的“授权”(事实上,这样的地位授权早已实现),更需要各地特别是高校的坚决执行并完成课程化的制度性设计;既需要共青团组织的外围推动,更需要教务部门的内化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实践课时也有比例的明确规定,但如果这些课时只以实验实训等方式化解,而无直接面向基层一线的社会实践课程的倾斜也难以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校学工系统一家的事,专任教师、科研人员都应纳入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体系之中,形成全员育人格局。要按照“课程思政”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制定社会实践的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时间段,确保人人参与。
(二)专业教育要向深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化、娱乐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也就是“育智”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内涵的形式化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工队伍教师数量有限,专业教师的参与热情尚未激发,如此,大学生组团的社会实践缺少科学规划、缺少教师指导、缺失专业属性,其功能发挥自然受限。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必须走与专业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带着课题、带着问题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街道社区,以项目化的方式,打破专业壁垒、整合团队资源,通过深入调查、技术支持、实证研究等方式在实践中观察感知祖国发展变迁,在服务基层一线中提升业务实践能力,真正让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载体。增加专业属性就必然要求专业教师的广泛参与,通过调整激励政策,引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与学生同吃住、共实践;凸显专业属性,就必须开展项目化教学,通过对团队实践立项帮扶方式,引导大学生将实践的目光聚集到与专业学习联系紧密的社会经济发展新事物上,力求在实践中解决困惑、解决问题。将选题、实践与专业学科竞赛打通,近年来一些“挑战杯”全国大赛中不少获奖作品就是社会实践调研的成果。 当前国内不少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越来越将社会实践与专业采风紧密结合,通过与地方媒体和相关机构深度合作,真正贯通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实现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有机结合,这显然是可资借鉴的。
(三)整合资源要往外社会实践是由内而外延伸至课堂教学的环节。脱离地方和社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做得不深、做得不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社会资源的脱节。尽管一直以来,这项工作对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一再强调,但是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充分形成,在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方面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整合稀缺的地方政府资源,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自然可以吸纳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中,这一类型单位也有其内在诉求(如校园招聘、项目外包、技术支持、品牌传播等)。事实上,最近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对此有了明确要求: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14] 。近年来,“创青春” “挑战杯”比赛就为社会实践提供了拓展的渠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品有了延伸渠道和展示平台,继而形成良性效应;《南风窗》杂志社十余年来连续资助的“调研中国”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载体,通过资助大学生社会调查、开展业务培训、提供展示机会,每年都吸引了1 000多所高校大学生的广泛报名;团中央与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联合举办的“紫光阁”计划、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及部分地方政府开设的专项实践项目也是这一方向的尝试,2019年国家审计署与团中央联合开展的专项社会实践正是动员组织中央部委机构资源的代表。显然,高校可依托的社会资源还有很多,结合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开展联络,既可以增加社会实践的专业属性,又可以整合多方资源,提升社会实践的认同度。
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要在育智与育德两个方面下功夫。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贯通第一、第二课堂的联系**,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当前仍然存在不少发展瓶颈。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实践的专业属性,积极争取稳固的社会资源,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形成强大合力。
[参 考 文 献]
[1]胡靖.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 107-11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人民日报, 2016-12-09(1).
[3]骆郁廷, 史姗姗.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10): 136-145.
作者:马 星 宇
大学生社会实践:发生逻辑、运行困境与提升策略相关推荐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