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优化途径研究
所属栏目:计算机网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07 11:02:04 更新时间:2021-04-07 11:02:04
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在建筑实体之外存在的开敞的空间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截至 2019 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 60.60%,激增的城市人口导致城市人均可使用空间日益减少。此外,目前城市开放空间还存在功能单一、利用率低下以及缺乏空间活力等问题,为提高城市开放空间品质,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与更新势在必行。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物质空间与人、人与人之间传统的交流模式,人们心理活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乃至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转变。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开始融入各行各业,其中景观设计行业也正在跨出原有的圈子,结合物联网、多媒体等最新技术,旨在跟进“互联网 +”的时代变革,开始运用互联网思维驱动景观空间更新以适应时代不断更新的功能与需求变化。
1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需求分析
1.1 空间功能多样化需求 传统的城市开放空间在功能上具有局限性,例如单纯的绿地公园、活动广场以及街旁绿地,这种单一功能开放空间难以适应多样化的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不同需求,需要考虑空间功能的多样化、集约化发展,保证空间在功能上具有可调节性,满足城市中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另一方面,空间组织形态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空间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城市开放空间也由单一的地面形式发展为多维的空间形态,进而衍生出更加多样活动形式。
1.2 景观多元交互性需求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景观空间的感官体验文化随之兴起,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景观互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文化、网络文化、视觉文化等新文化构成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态势[1] 。城市中开放空间最大的特点是人流的聚散,交互式设计理念意指在设计时注重研究人在环境中的感受,了解其使用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2] ,进而能够保证人、环境以及景观设计之间维持一种良性关系,使景观不再仅仅是外部的物质空间,而是使用者在体验过程中个人情感情绪和思想的媒介。
1.3 公众价值实现需求.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设计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多方面地满足人的行为需求,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景观环境。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公共空间中存在着 5 个层次的基本需求,在满足人们所必须的物质生活生产消费的基础上,就会衍生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消费”。开放空间景观的设计需要由原来的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理念发展为服务、交互、体验、智能、多元化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给受众带来独特的体验感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使公众在开放空间中从陌生到熟悉,共性与个性得到碰撞,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空间阻隔感,促进了城市生活氛围的和谐。
2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发展趋势
2.1 新兴技术引导下的景观多元化 新型传媒技术的发展正快速改变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向,多元的传媒形式催生了全新的空间体验与景观表达方式[3] 。从技术角度来看,多屏幕融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互动性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景观的实体表现形式,目前景观表现形式并不局限于单一的媒介,互动投影的载体也拓展到建筑外立面、水幕甚至植物立面。LED、镜面等新型景观材质的运用也为景观增添了创意性效果,目前 LED 显示技术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图像信息化方式,选择其作为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表达载体最为合适,运用时应根据空间整体与局部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整合关系,增强与周围空间的耦合关系。新型城市开放空间具有明显的跨界整合趋势,其多元性、包容性的特征下囊括视觉传达、景观设计、交互媒体、VR 技术、装置艺术、智能控制以及绿色节能等诸多领域。可见,在未来城市空间中所营造的景观空间将呈现智能化发展态势,景观表现形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2.2 注重多感官感知的景观体验 直到人们感知它,环境才成为景观,景观体验是人进行景观认知的一种本能[4] 。体验感是人基于外部景观环境所产生的一种总体印象,一般来说分为 2 个层次:第一层是景观感知,由于人的感官体验具有直观性和无意识性,在相同的景观空间中都会接受同样的刺激信号;第二层是感官认知,人会结合自身经历,内心情感联想思考对于景观的独特理解,是更加理性的内在感受,这也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相互印证的过程。相比于传统景观的单纯视觉体验,新型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更加倾向于营造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多感官体验模式,使参与者产生视听相结合、听觉与触觉相结合的混合感知体验,使其成为空间环境与景观情境的参与者,激发对于空间的认同感。
2.3 城市设施智慧化转型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服务设施也在更新换代,信息技术浪潮催生了不少新的城市服务设施物种,有共享风潮带来的共享充电宝、共享书亭等共享城市服务设施,也有新需求带来的新型城市服务设施[5] 。而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设施也正在进行智慧化转型,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例如由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纸质书籍的阅读率持续下降,目前很多城市正在利用新技术对传统报刊亭、电话亭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尝试给其加装无线热点,交互触摸屏等设备转化成新型多媒体信息亭,以应对新的时代需求。
3 城市开放空间数字景观优化途径
3.1 媒体化建筑表皮景观建筑数字表皮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使用投影设备,将数字影像、动画视频等投射在建筑外立面上,让固态的建筑外观产生流动变化的视觉效果的一种技术。根据基础技术的不同,主要分为机械媒体界面以及电光媒体界面。机械媒体界面利用材料自身特性形成创意立体性效果,而电光媒体界面更加强调信息技术对灯光表达的可控性,不受建筑界面复杂性限制,具有耗能较少、生命周期长等特点,多应用于建筑外轮廓亮化。
3.1.1 景观照明智能化发展。智能照明一方面需要考虑照明效果的科学合理性,过去传统建筑照明受制于技术条件,大多只是将建筑的外轮廓照亮,呈现方式较为呆板。目前媒体建筑的设计得益于 LED 图像显示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控制光的色彩、明度、照度、交替方式等特性,并根据具体的外部环境状态、功能需求、使用时间自动切换照明模式。另一方面,为防止城市夜景光源污染等情况的发生,城市中建筑立面的景观照明在设计时要依据相关国家规范实施,在运营过程中,表演类亮灯可根据天气情况、节假日安排、旺季淡季等因素进行统一管理,制定日常、表演、节能等不同亮灯模式;景观亮灯进行分类管理,I 类景观亮灯用于整体展示城市夜景,适用于每周二、五、六与法定节假日,Ⅱ类景观亮灯用于体现城市轮廓,仅照亮标志性建筑物或天际线,适用于Ⅰ级及以外时间段,目的在于实现集约化、低碳化、智能化运营模式,在确保城市夜景效果基础上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3.1.2 媒体建筑互动性营造。建筑表皮媒体虽说不是实体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的唯一形式,但是媒体建筑在满足信息发布、信息传递媒介等功能的同时,还满足了另一更为重要的过程,即信息的可视化。首先,建筑立面的 LED 媒体表皮界面所展示的信息将以一种较为艺术的方式向城市中的所有居民进行展示,内容包含人文地理、城市文化、商业宣传、生活科普等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向人们展示新时代城市独有的魅力。通过这些数字化的图像、文字、声音,替代了传统建筑以实体形式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说媒体建筑是未来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越来越多的建筑立面扮演着信息交流界面的角色,更是动态的艺术互动展示平台,这样人们在经过屏幕的时候就可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可以将自己的思考、感想通过这块公示板与他人进行分享与互动,能够极好地调动城市居民的积极性,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强化景观互动性的营造。
3.2 互动类景观小品互动类景观小品可以分为投影互动和人屏互动 2 种形式。投影互动景观通过投影设备将图形、影像、动画等多媒体的互动内容投射到地面或立面上,参与者不仅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亲身参与,灯光投影会根据参与者的动作产生一系列的光影变化。人屏互动的方式主要通过搭载感应捕捉器对参与者进行动作捕捉,当参与者走入覆盖区域时,利用计算机影像分析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产生与被捕捉物体动作相对应的互动反馈,并让参与者的动作与画面中制作好的内容进行实时交互,从而达到理想的互动效果。
3.2.1 提升景观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装置已经能起到吸引游客使用,是目前景观设计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交互景观设施。为了紧跟技术的步伐,达到更好的交互效果,艺术装置需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革新技术内涵,以吸引受众的视线。例如传统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关注形体美,但在夜晚光线较弱的情况下,通过常规的灯光照明效果并不理想。随着 LED 技术的普及,“灯光雕塑”的概念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LED 技术独特的光、色、影效果可以很好地解决灯光与雕塑结合的问题,灯光雕塑将动态的声光电元素加入到静态的雕塑设计中,点亮了现代城市的夜景的同时,动静结合让传统的静态雕塑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2.2 创新行为交互模式。对于景观而言,参与性是景观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与众不同的行为交互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公众的尝试性。可以考虑在 LED 灯上都装配接收共振感应的“传感器”,运用光线、镜子等物品模糊受众的视线感知,当有人站在灯旁的时候,灯上的感应器会感受到周围人的存在而发光,并传播到最近的 2 盏灯上产生光线的连锁反应,让参与者仅仅通过灯的光芒感受周围人的存在,营造一片独特的光影世界。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的改造与更新迫在眉睫,国内数字景观仍处于初步阶段,实际中更多的是形式和功能上对国外优秀案例的改造与重构,本研究对目前城市开放空间中数字景观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阐释互联网信息时代给予景观在城市空间更新方面的新机遇,尝试提出优化途径,为未来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沈丽珍,张敏,甄峰.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空间观及其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0(02):26-29.
[2]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杜杰.互联网背景下媒体建筑设计方法初探[D].中央美院 2016.
[4]阿诺德·柏林特,刘旭光(译),郭婷(译).远方的城市:关于都市美学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4):141-145.
[5]周波.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9.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优化途径研究》来源:《现代园艺》,作者:赵 杰,温日琨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