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舞《高原》对藏族舞蹈“卓”的训练意义
所属栏目:戏剧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6 11:23:46 更新时间:2021-04-26 11:23:46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台表演,要与民族民间舞自身的文化场景与审美风格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够完成技术表演与情感表演的完美统一。因此在学生对基本技巧已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经典作品进行分析与教学,能使学生更快更轻松地从追求动作形式,上升到准确把握动作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以及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情感。《高原》作为藏族舞中的代表,在课堂训练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课堂训练中如何能更好地运用。
一、“卓”的风格特点及其课堂训练
“卓”作为藏族舞蹈的重要分支,凭借其广泛的群众参与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为艺术家提供了众多素材,成为广大观众最喜闻乐见的舞蹈体裁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一)“卓”的风格特点藏族地区因悠远的文化历史和广袤的地域,孕育出许多种类不同又极具特色的舞蹈。虽然这些舞蹈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因为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依然存在不同的动律。 1. 藏族舞蹈的分类藏族舞蹈主要分为卓(锅庄)、谐(弦子)、热巴、依、踢踏等等。其中谐舞即弦子,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其舞蹈动作以双膝关节的颤扭与摆扬彩袖为特征,旋律优美,动作舒缓、连绵不断,多用于抒情,表现内心情感。热巴舞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因独特的历史背景而形成,它是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表演的,以铃鼓为主,是融合说唱、谐、杂技、气功、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依舞起源于玉树等牧区,盛行于康巴地区,是节日性的舞蹈,舞步欢快多变,男女身着盛装,以修长的彩袖为特点。踢踏舞发源于西藏,最早为宫廷舞,由于室内的场地有限,所以舞蹈动作基本在原地,以脚下的踢和踏为节奏,舞姿秀气优雅,富有节奏感,后在农区广为流行。 2.“卓”的特点 “卓”是康巴地区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种类之一。其风格浓郁,悠和颤是动律的基点,着重强调沉稳和庄重,动作更显敦实。在当地节日时期,年轻的男女身穿传统的服饰聚在一起舞蹈。“卓”在教学中分为快慢两种:(1)慢板“卓”的颤较为独特,动力腿向前迈,由膝盖带动,迈出去时膝盖由正前向外打开,向斜前方迈步,脚后跟先着地,在迈步的同时动力腿颤三下,重拍在下。前进后退有立身和俯身两种方式,双手放松随身体摆动。(2)悠:分为上身悠和下身悠两种。手臂动作从悠摆变换为特定的造型,动律与服饰、情感相融合,腿部主要为动力腿的悠与主力腿的颤紧密结合,由慢板逐渐进入快板,推向高潮。
(二)课堂教学中的“卓” “卓”在教学中分为快慢两种。在课堂训练中,主要以慢板“卓”进行基础训练。步伐以提膝步为基础,迈出一步颤三下,迈出去的时候膝盖有个从里往外打开的过程,向外迈步。上身训练有单臂悠八字圆,或者架起上身随步伐移动。 1.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卓” (1)单一练习步伐主要以提膝步为准,主要解决脚腕、膝盖和胯的松弛问题,以及进行节奏练习。进行立身提膝步、俯身提膝步、垫步、移动垫步等训练,上身和双臂主要为平圆、立圆、八字圆,主要锻炼上身的柔和韧。(2)组合练习主要从屈伸、步伐、手位等练习入手,逐渐进入“卓” 的风格性组合,“卓”的风格性组合分为两种,即快板和慢板。慢板的动作缓慢庄重,体现舞姿矫健,曲调深沉。快板则飞舞盘旋,激扬有力,强化了“高原雄狮”的个性。 2. 单一舞蹈组合在舞蹈教学中的不足民族民间舞具有明显的自娱性和随意性,而在课堂教学中则不同,它既不是为了表演,也不是为了自娱,而是为了培养舞蹈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舞蹈组合是舞蹈训练中的特定动作,能使学生更直接快速地把握舞种的风格。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学习时的形态问题,但对动作方面的理解有所欠缺。(1)表演层面虽然舞蹈组合规范了动作,使其风格特征更加明显,但是多数学生过于重视舞蹈动作的规范性,而忽略了舞蹈动作原有的内涵。“即兴”发展变化而来的舞蹈,经过课堂的“规范”化教学,会扼杀学生在表演时的创作能力,淡化舞蹈本身自娱自乐的表演意义。(2)文化层面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卓”更是民间艺术的产物。在藏族地区,人们围成圈或是站成两排边唱边跳,气氛比较活跃,表现了大丰收或者风调雨顺时的快乐生活。然而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完成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模式化的教育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卓”的内在情感,更不能体会到藏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舞蹈动作所富含的特定意义。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
二、舞蹈《高原》的艺术风格
舞蹈《高原》正是在动作图形的一系列对比中去塑造藏族人民的形象的,表现藏族人民的精神,展示藏族人民的性格,倾泻藏族人民的情感。青海玉树著名的“卓”中,慢板的悠和颤是我们要掌握的主要动作,在步伐和体态上,着重强调沉稳和庄重,一步三颤进行移动,动作更加显得敦实厚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难的点首先是学生的内心形象,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很地道的藏族人民,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风格就出来一半了,接下来就是模仿与学习动作。
三、群舞《高原》在教学过程中对“卓”的训练意义
传统教学作品的设计安排,是让学生在学习表演性组合的基础上更全面地获得舞台表演经验,学生可以通过舞蹈作品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的文化和特点。学生对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再回头学习或练习教学组合,便会更容易把握舞蹈的风格特点。
(一)教学作品在传统课堂中的作用教授教育专业的学生,舞蹈课程的开设应立足于实践理性的知识,因为在学院派教学中,该课程的开设与实际的教育操作会有相当远的距离,所以必须有具体的教学经验与有效的操作方法。按照具体教学中的一些场景进行模拟教学,或按部就班地讲解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学成效也不明显。教授表演专业的学生,舞台表演就是今后学生就业的方向,所以必须重视传统作品的学习。教育专业的学生,自身不会表演,所以也就无法给学生上好表演课。表演专业的学生必须亲自表演,真实体验舞台,总结实践经验。有针对性的表演课是学生获得舞台表演经验的最佳途径,通过对不同的传统作品进行学习,可以获得不同层面的认知与体验。学生在学习舞蹈表演时,把情感宣泄当作目的,激发感情,使舞者自身既是审美客体又是审美主体,即在用肢体做出动作,展现美的同时,靠自己的感受来体会美、享受美。把自己真正地当成一个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的人民来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身体,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观众的情绪。然后再回到教学课堂中,学习各少数民族的舞蹈时,学生的学习方法便会有所改变,不再是单一的模仿,而是从内心出发进行深入的学习。因为其通过之前的学习,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身体,也认识了观众。
(二)群舞《高原》在教学课堂中对“卓”的具体表现 1. 训练性在学习群舞《高原》之前,学生会先学习“卓”的单一组合,对“卓”的风格与动律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教学作品《高原》中“卓”的动律和舞姿,体会舞蹈作品中的表演形象与表演情感,让学生进行动律的巩固性训练、动作表达的训练、人物形象塑造的训练等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藏族舞蹈文化的表现力和表现方式。 2. 典型性 “卓”是青海玉树的典型舞蹈之一。在“卓”的表演过程中,沉稳的慢板与敦实的舞步表现出了青海男人高大、威武、健壮的体格以及憨厚、直爽的性格。快板“卓”则飞舞盘旋,激扬有力,表达像雄鹰一样飞翔在蓝天与草原之间,展现一种向往。《高原》分为三部分,先是慢板,敦厚有力,然后是快板,矫健潇洒,最后又落回慢板,悠远舒畅。恰恰体现了“卓”的典型风格特点。 3. 表演性群舞《高原》通过舞蹈动作的快慢轻重、音乐的发展及队形的变化,塑造了藏族人民沉稳敦实的形象,表现了藏族人民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展示了藏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以及倾泻了藏族人民热爱生命、尊重信仰的民族感情。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们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的一种反映。藏族民间舞蹈动作的形成与藏族人民所处的地理环境及藏族人民的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劳作方式、服装搭配等均有一定的联系,它既是藏族人民在特殊环境下生产、生活的写照与缩影,也是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反映和智慧的结晶。
四、结语
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都来自于民间的节庆、祭祀等活动,所以它的即兴性与娱乐性非常强。当下,民族民间舞进入教学课堂后,原来自由性的舞蹈逐渐变得组织化和规范化,对强弱对比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慢慢将其推向了表演性的舞台。整齐划一、柔韧度以及高难度变成了我们的目标,从而丢失了它的文化性、表演性、娱乐性。今后当重视此问题,逐渐填补这一空缺。
参考文献:
[1] 潘志涛 .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 [M]. 山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 李斌 . 中国民族民间舞毕业论文集 [C]. 北京舞蹈学院 ,2001.
[3] 赵铁春 . 文舞相容 [M]. 山海音乐出版社 ,2004.
[4] 吕艺生 . 舞蹈教育学 [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5] 罗雄岩 .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浅谈群舞《高原》对藏族舞蹈“卓”的训练意义》来源:《戏剧之家》,作者:李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