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学语文课堂的高师外国文学课程特色教学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2 11:59:54 更新时间:2021-05-22 11:59:54
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堂已有近百年历史,现在已成为我国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将外国文学选文的意义与作用进行归纳:“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①随着社会发展及新课标陆续出台,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篇目设置发生了较大改变。以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初中三年课文总数为213篇,其中外国文学42篇,占比达19.71%。人教版教材在选文种类上除常规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外,还有突出实用性与职业性的应用文。具体文学文本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随笔以及影视剧本等,体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前所未有。外国文学选文在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也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专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还有一些观念性的问题有待转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我们的语文教育都习惯从阶级观念出发,用政治眼光评判外国文学作品,现今依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带有色眼镜看待外国文学与文化,课堂教学被排外思想裹挟。观念偏狭会造成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偏差与误读,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心态,最终也会失去教材外国文学选文的意义。外国文学是在异国的历史文明与精神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生的,不论这其中与我们中华文化有多少不同,人类对优秀精神思想和文化的感受却是共通的。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核心,越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越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对异域文化的偏见、轻视甚至阻隔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也不利于我们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课既是培养学生基本读写能力的课程,更是承担文化传承与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任务。
笔者因为工作关系,几乎每年都有机会去本地中学听课,主要听本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讲课,也有机会听中学教师的课。不管是实习见习还是中学教师,把控语文课堂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应试原则。一篇需要两节课完成的课文,教师(包括被教师辅导的实习见习生)大概会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字词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等教学任务;分析课文过程中较少提问或者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当,学生参与程度受限,很多教师似乎也不想让学生参与,提出问题就马上让学生记笔记。课堂沉闷、乏味,讲台下面似乎不是一群青春激昂的少年,而是暮气沉沉的老者。素质教育已经搞了几十年,但某些地方中学的语文课堂还依然在用生硬僵化的方式培养沉默的大多数。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老化其实反映的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经过一个急速扩张阶段,现在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教师培养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所谓“学以致用”,对师范专业毕业生来说,不仅是能够承担中学语文教学任务,还要担负起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任,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从宏观来看基本分为两大梯队,双一流高校培养从事高等师范教育或者一二线城市基础教育的人才,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培养一般教育人才,服务中小城市及农村教育。笔者所在的普通师范院校,其外国文学课程作为学生的专业主干课,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能够彰显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理念与途径,综合来看外国文学课程应该承担两个层面的基本任务,一是通过文学与文化知识的启迪、熏陶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增强主体意识、健全独立人格,二是将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从教基本技能训练,做到高师外国文学课堂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打造出适合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外国文学教育的特色课程:
一.重点篇目精讲细读
在目前几个版本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中,部分选文正好是师范专业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比如初中语文教材出现了《伊索寓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等;高中语文教材出现《哈姆雷特》、《老人与海》、《变形记》、《项链》、《装在套子里的人》、《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等。目前在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习惯采用一种大同小异的模式,即以文学史为核心脉络,更多关注总体和阶段性的文学现象,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相对较少,而解读具体文学作品又脱离不了另一个模式:介绍作家的生平与创作、复述故事情节或剧情、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归纳。这种内容与模式的设定极容易导致学生本科所学与未来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脱节与断裂,对中学语文课文解析而言,本科课堂的知识相对宽泛而笼统,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中文专业的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缺乏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以致学生在以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依然习惯于按部就班,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宏观感受,而缺少文本细读式层层解析能力。从目前语文教材的外国文学选文特性来看,只有在教学中对于特殊篇目采用文本细读的探究型策略,充分做到大学课堂与中学语文教师培养的有效对接,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具备更加扎实的基础,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学任务。在西方文论和世界文学的语义范畴,“细读”是一个批评术语,由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瑞恰慈提出,是指对作品词语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客观谨慎的研究与考察。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考察词语的选择和搭配,强调从字面意义、情感意义、语气、作家创作意图等多个方面展开精微细致研究,这样才能窥见一部作品的全貌,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一种立足于实践、可操作性强的批评方法。如以语文教材选文《威尼斯商人》(第四幕)为例,在课程进行到此内容时,就适合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讲授。比如可以在修辞、称呼这两个新颖细致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析。在修辞上,主要人物鲍西娅、安东尼奥、葛莱西安诺擅长用比喻说理、抒情,而传统意义的反派人物夏洛克也会借助毒蛇、驴狗骡马来自辩或狡辩,修辞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对语象营构的重视。称呼语是社交活动和生活层面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类别,具体称呼语词的选择和使用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以及亲疏程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称呼语的细致解析可以挖掘出作品中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探寻不易觉察的作家意图。第四幕中鲍西亚对夏洛克有12次称呼,仔细考察会发现莎士比亚在鲍西亚使用的称呼语中安排了若干玄机:12个称呼语中9个是“犹太人”(jew),只有3个是名字“夏洛克”(Shylock),显然对鲍西亚而言,“犹太人”是夏洛克的第一身份属性,但众所周知在以基督徒为主的社会中,犹太人是少数、异类,因此这个称呼显然并未达到一般社交礼仪常规用词的标准;我们再考察鲍西亚对安东尼奥的5次称呼,2个是名字“安东尼奥”(Antonio),2个是“商人”(merchant),1个是“基督徒”(Christian),对安东尼奥的称呼中规中矩,符合社会习俗与礼仪规范。对比之下,鲍西亚对安东尼奥的尊重和对夏洛克的轻视与蔑视显而易见。社会地位与权力显然不是由财富决定的,夏洛克虽然家财万贯,但其社会地位远不如一个基督教平民。鲍西亚作为一个审判者尚未能做到对当事人的客观中立,可以想见社会基本习俗对犹太人又掺杂多少情感和态度倾向,所以夏洛克的败诉不仅仅是所谓贪婪狠毒所致。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从上述视角,在细微之处开掘出人性的乾坤,揭示作家言语表达的秘境,就能在开拓别有洞天的教学之境的同时,锻炼学生敏锐、独到的文学篇章把控、解析能力,练就语文教学扎实的基本功。
二.设置多种形式的讨论平台
讨论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发挥主体自主意识、自由交流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可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文学现象、文学潮流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制约,是由外在、内在、共时、历时等若干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上的通病是习惯于死记硬背,面对复杂因素作用下的文学现象,习惯于把它们简化为名词解释、思想艺术特征。这种表面化、固化的方法是不能科学把握外国文学所阐释的复杂人学。文学对复杂、灵动人性的关注在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才更容易被发现和发展,而讨论法就是对严整但缺乏灵活性的课堂讲授的补充。完全意义的讨论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中心话题,让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独立查阅相关资料,在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但这种讨论法对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策略性要求比较高,笔者所在的是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基础和主动学习能力不足以配合完成这种讨论方法,如果勉强展开讨论教学,其效果更多流于形式而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学生参与度高、话题展开范围广、能够碰撞出火花的讨论方式,即课堂+线上的方式。教师在课堂就某些适合讨论的文学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能够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进入到更广阔、更有深度的人文思索中去。因为课时所限,每堂课能够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可以把控在10-15分钟,在这个时间设定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进入热火朝天的争辩局面,这样就可以安排网络课程继续讨论,思想的碰撞从课堂转入线上。线上的讨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有些怯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观点的内向型学生,在线上反倒更活跃。所以课堂+线上的讨论方式既能吸引学生全员参与,又能有效节省教师授课时间。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讨论法不仅能较好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自由精神,还能使学生在富有探究性的活动中掌握教育活动的本质与规律,从而为成为一个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奠定基础。
三.充分利用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凸显“实践性”特征,强调学生在“做”中学。知识的真正获得,绝不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强行“填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教与学关系充分体现了的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教育智慧。“修行”是为一个过程,在于体验、实践,也即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也是温故而知新的知识双向互动过程。外国文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既是对课程基本知识的强化与锻炼,也是衔接大学课堂知识与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渠道。以笔者所在院校的课时设计为例,两学期共96学时的外国文学课程,其中包含24学时的实践学时,如何使实践学时的教学效果最大化就成为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摸索出一条较为成熟的、能够最大限度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即每学期开学教师就将本学期授课进度与内容告知学生,学生按照一定次序准备讲授内容,学生的讲授框定在作品内容介绍这个范围内,每次课两个学生,在学生讲述作品内容完毕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总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要通过记忆与加工,将文本以口语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作品主要内容框架的把握,对矛盾的抓取与概括,对人物性格的总结归纳等等,无不涉及对文学作品的二度创作能力。在经典文学阅读日趋边缘化的今天,通过实践课时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将阅读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布置下去,然后给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当学生展示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会极大激发其阅读热情,由此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通过实践教学将阅读行为由被动变主动,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理解与知识再现能力,同时将教师从基本教学内容中解放出来,做到还课堂于学生。从美育的层面看,学生通过自己对课堂的参与,对作家与作家的讲读,提升了审美情趣,逐步学会从更高的层次俯视人生与现实,开阔了胸襟,拓展了人生的格局,从“小我”向“大我”飞升;从教学效果看,外国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制度化的方法带动学生参与课堂,使学生在相互比较与竞争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较好地发挥了教育教学中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在内在需要与外在压力两方面作用下提高了学习效率。教育理念上能够与时俱进、从教技能上能够独当一面是教育从业者的基本条件与素质,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坚持文本细读、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学技能的强化为目标,有效促进了师范专业学生的教材适应能力,从而能够为地方教育输送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滕裙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顾明远的教育现代化思想探析教育研究,2008(08)
《面向中学语文课堂的高师外国文学课程特色教学》来源:《文学教育(下)》,作者:张淑静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