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6-01 14:27:19 更新时间:2021-06-01 14:27:19
近些年,国家与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均已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建设积极心理健康体系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学生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与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自 21 世纪以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起和广泛运用,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与工作者以高校育人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基准,牢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点与重点,建设完善且科学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积极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我人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过度关注心理消极问题,忽略学生积极品质培育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普遍采取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兼并的被动化教育模式,将关注焦点置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大学生身上,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任务,而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最终导致教育过程逐渐脱离培养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视作首要任务,仅注重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品质培育。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以增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张贴海报插画等活动为依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此种以心理问题预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致使部分学生仅关注个体存在的消极因素,忽略了个体优秀品质的挖掘与提升。
(二)心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匮乏,部分高校始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有些教师在毕业后便直接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工作,其心理学理论还未达到深厚与扎实的程度,且部分教师也并未接受专业训练,所采取的心理疗法及咨询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均亟待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惟有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充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国内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构建系统性与相关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是以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依托简单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甚微。
(三)教师倾向心理问题解决,致使教育关系发生僵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理念,在广大师生群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这对教育成效提升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反向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主体,而学生则作为受教育对象接受各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与理论灌输。多数教师将问题解决视作核心教育目标,借助心理疏导与辅导咨询等方法解决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担忧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咨询与自身有关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疏导和辅导咨询亦会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整体上效果欠佳。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表现在培养学生群体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只有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本质上获得提升。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层面,学生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重视、关注积极品质养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直面困惑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因积极的体验对积极品质培育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主动参与可获得积极体验的实践活动,以积极体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推动积极品质培育。基于教师视角而言,教师要将积极品质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不断更新教育手段,不仅要注重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还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协同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基于学校视角而言,应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导,对教育目标加以整合[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对于仅解决心理问题而言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预防及治疗的功能,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发展,充分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必然可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把积极品质培育置于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个体专业技能与高尚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三观、素质与品行进行积极影响,明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面向学生群体传递正能量信息,争做学生榜样。部分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并不具备夯实且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专业技巧和技能也相对滞后、保守,所以难以充分顺应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难以真正感受学生当下心理状态,致使教师在具体咨询与授课过程中很难提升教育成效,所以必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其心理咨询和教育技能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室教师,应提升个体专业素质,着重培育个体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习与掌握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逐渐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到实践方面,使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消极问题,所采取的教育和治疗方法也应具有积极性,从而充分呈现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视角出发,校领导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充分体谅教育工作者辛苦的基础上,也要深入了解其心理诉求,优化工作环境,从经济层面为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高校还要把积极因素融入教师教育工作中,深挖教师积极力量,强化教师积极感受,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远发展[3]。
(三)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与各科教学整合。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价值,促进多学科互相融合渗透。教师应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在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中,有效完成相应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外在环境。所以,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潜在驱动力。诚然,校园文化隶属高校隐性课程体系的分支,不但对学生心理品质具有无形影响,而且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为了改善社会大众生活质量与水平而存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由西方国家传入中国,而我国针对积极心理学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数心理学领域研究人员表示积极心理学是以传统心理学为基准的变革。伴随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提升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广泛运用,高校逐渐开始立足于建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而在此过程中,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德育属性为基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在德育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在具体教学中,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从心理学理论与思政教育理论等诸多维度,建设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可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与成长[4]。
参考文献:
[1]方丽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9,17(Z1):53-56.
[2]边玉芳,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6):115-118.
[3]李绍明,郝萍.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4):64-66+81.
[4]杨波.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 2021(11):16-17.
作者:卢卫斌
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相关推荐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