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与校园文化的多元性
所属栏目:计算机网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6-03 11:06:23 更新时间:2021-06-03 11:06:23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海量信息数据应运而生。社会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研究。但是,与此同时,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筛选信息数据的难度,降低了人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产生一种“快餐式”信息消费。高等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为国家培育人才,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关系着我国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大数据渗透到教育领域,也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守住了校园文化这块阵地,合理利用大数据资源,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所以,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视大数据时代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大数据(big data)一词自 2012 年以来,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它最早由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主要用来描绘在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而与大数据密不可分的则是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思维。随着社会发展,大数据不仅被提及,也被广泛应用,并且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对“大数据”概念应用主要集中在科技界和企业界。它主要是依托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资源,呈现出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传播变化快、不完备性的特点,从视频、图片、音乐、文字、位置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到数字、统计等结构化数据,从几秒钟之内的网络交易到成千上万的通话记录,都是大数据的具体内容。而这些数据能否为数据管控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撑,则要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实效性。
二、大数据时代校园文化多元性的表现形式
(一)自我展示方式多元化大数据平台丰富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方式。网络阅读的风靡,降低了大学生的阅读成本,满足了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大学生更加方便地进行阅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微信、微博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大学生思维视野。另外,大数据时代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创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大数据平台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空间。当前的自媒体平台,配有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大学生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帮助自己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提高自身创作水平。各类自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启内容创业之旅,同时营造了积极开放、创新有为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校园社交方式多元化 QQ、微信、微博、校园论坛等社交软件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交方式。QQ、微博、微信的交互性、新鲜性等特点与大学生活跃性、参与性强的特点相契合,在大学生中应用广泛。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自由表达个人心情、发表个人评论、展现个人生活,在朋友圈转发信息。大学生既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自由表达自我观点,传播价值观念,成为校园红人。大数据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意见领袖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多元化的一个鲜明体现。同时也说明,校园社交平台上的文化氛围,展示了校园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
三、大数据时代对校园文化多元性建设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多元性建设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校园文化也受到外界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是大数据时代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文化引导着校园文化向着开放性、个性化方向发展,增加了校园文化中自由、包容的内涵。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首先,高等院校的学生要培养自身自信、独立、勇于表达自我的品质,大数据时代的开放性恰恰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在参与信息的获取与传播的过程中,在组织学校网络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表达、决策、组织能力。其次,社交空间的扩大,也让学生提高了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关注社会热点,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缩短了社会化的时间。再次,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的载体,大学的校园文化对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有重要影响。大数据时代多样性、开放性、包容性文化渗透进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给校园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活动载体,使校园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大数据能够更加科学地感知校园文化的走向和趋势,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水平,使高校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调查和了解大学生相关情况,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四、大数据时代多元性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特点,树立校园文化建设新理念大数据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着眼 “大数据”,树立高等院校文化建设的新理念。一是树立平等性理念。大数据时代实现了人人在表达上的平等,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再也不能仅仅采用传统的灌输和说教,而应该平等对待每个个体,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表达的空间,尊重他们的人格思想。同时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如校园网站、论坛、微信群等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在与学生的多元互动过程中促进多元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二是树立约束性理念。大数据时代信息庞杂,在信息载体和受众上都存在广泛性,大学生在思想、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在行为道德上产生偏差,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加强约束性,向学生传播法治观念,引导学生提高判断力和鉴别力,对学生进行行为和道德约束,做到不良信息不跟帖、不传播、不炒作,养成良好校园风尚。三是树立客观性理念。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信息繁多且真假难辨,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客观性的观念,发布真实可靠的信息,抵制网络谣言,禁止虚假和有害信息,维护校园文化的权威性和健康运行。四是树立开放性理念。大数据时代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数据资源的共享,高校应当积极探索校园资源共享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使教育资源能够被有效整合,提高各类信息利用率,充分发挥信息数据资源在高校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要实现本校内的资源共享,还要扩展到学校与学校之间,实现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的共融共通,使知识、文化流动起来,共同进步,共同促进,共同营造开放的高校校园氛围。
(二)把握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大数据时代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综合水平的提升。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的趋势,有利于校园文化数字化平台建设,高等院校应该超前规划校园文化的信息化数字平台。一是在数字化设备等硬件上下功夫。完善校园网络设施和网络系统,为校园数字化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加大移动互联网的研发,开发校园新媒体专用平台,保证校园网络的有序有效运行。如开发校园网络系统,对当地大学生文化素质、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进行数字化测评,通过大数据对大学生整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全面了解当地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基于数据分析制定相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引导良好的校园风尚。二是在文化建设形式上下功夫。适应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传播校风校训及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创新文化建设形式,建立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将媒体平台打造成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并依托平台数据,进行科学的大数据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校园文化走向,多发布既能够引起大学生兴趣爱好,又能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高校把握文化引领的主动权,提高高校在文化建设上的影响力。三是在文化内容建设上下功夫。在信息数据高度传播的时代,要抢抓新媒体阵地,抢夺话语权,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创新信息内容,强调特色和个性。在文化建设上要更加注重内涵性,符合学院特色,加强对多元文化的宣传,突出多元性校园文化的特色。
(三)积极构建“智慧校园”,引领新时代校园文化随着教育信息化 2.0 的开启,当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型校园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都是高校创新文化发展的新机遇,可以预见,高校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培养适应 21 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依托高科技,动态采集学生的各项指标数据,随时了解学生的成长数据,如睡眠习惯、运动习惯、专注力程度、疾病预防能力,及时了解校园环境。在高校安装智能身高体重仪、智能新风系统、考勤机器、智能手环、智能饮水机,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形成一定的数据输入,从而掌握学生的相关情况,从而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多维度的数据整合,精准地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健康成长模型,帮助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辅助学校制定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高校成为“智慧校园”,构建新时代高校校园新生态,形成引领崇尚科技、尊重科学的先进校园文化,这也将是未来校园育人的新模式。如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食堂安装了刷脸支付,并将账单的具体情况、食物卡路里和营养成分通过微信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让学校随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也帮助学生自身调节饮食注意健康;山东大学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了对学生宿舍的监控和记录,保证学生安全;北京交通大学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精准地了解哪个食堂就餐人多,哪个浴室洗澡的人少,方便大学生活;北京邮电大学基于互联网开发的智能揽件台获得了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大学校园依托大数据进行管理的模式,大大改善了校园环境,优化了校园服务,使校园文化更加趋于人性化和个性化,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先进性,使这些大学校园处处洋溢着科技感和现代感,而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成长学习的大学生,由于获得了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体验感,其思维和视野也会表现得更加开阔,创新意识更强,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大数据时代是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对数据的全面感知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思维和认知范围,其交互性、广泛性、多元性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的特征、趋势和功能,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性校园文化,树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拓宽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积极构建智慧校园,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信息资源、科技体验,丰富其学习生活和精神生活,使高等院校在大数据时代的浸润下,实现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佳峰,马岚.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安全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2]阮桢媛,王琳,张鑫,王齐,刘珊.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
[3]梁宁娜.关于高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1).
[4]禹春霞.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之路[J].中国校外教育, 2019(1).
《大数据时代与校园文化的多元性》来源:《学理论》,作者:翟屿潼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