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观中学体育教学游戏化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6-04 10:27:48 更新时间:2021-06-04 10:27:48
摘 要:针对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游戏化现象,提出中学体育教学游戏化的命题,给出操作性定义并予以明确划分。探究体育教学游戏化的多重成因,提出纠正教学游戏化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游戏化
一、题目释义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若将“玩”与“学”转化成统一关系,那么必定是通过“玩”的手段达到“学”的目的。体育课上“玩”泛指体育游戏或自由活动,体育课上“学”的内容专指运动技术,亦即体育课上的“寓教于乐”一般是指通过游戏或娱乐的手段达到运动技术学习的目的。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体育教师过分突出游戏的娱乐性以赢得学生欢心,或不讲方式方法地一味取悦、迎合学生的现象。若游戏手段不能服务技术教学目的,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淡化技术教学的后果。 “化”字,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因此,体育教学游戏化是指体育教师寓运动技术学练活动于欢快戏耍状态中,从而淡化运动技术教学主旨的教学现象。
二、类型划分
按照课堂类型划分,体育教学游戏化可分为公开课的教学游戏化和常规课的教学游戏化。公开课的教学游戏化: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在公开课上片面发挥游戏作用的教学现象。体育公开课是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探索性成果,是对新型体育课堂模式的积极尝试,通过公开观摩的形式展示于众人面前,也是体育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对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检验,而且公开课具有模范表率的作用,对体育教师而言也是一种精神激励。正因为如此,也往往引来众多体育教师竞相模仿,甚至会引起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重视而极力推广。
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有些公开课尚存不成熟之处。比如公开课上体育教师对于游戏的过分看重。每至公开课或观摩课等正式评定场合,游戏便成了“重头戏”。但是这期间存有诸多疑问:首先,游戏本身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插入游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次,即便插入游戏目的正当,那么公开课上游戏的积极效果能否在常规课上重复实现,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最后,即便积极效果具有可重复性,是否也应在课堂资源利用率、课时占用量、体育课效率、器材设施配置等方面再做考量?
常规课的教学游戏化: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在常规课上片面发挥游戏作用,甚至通过游戏代替教学或直接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教学现象。常规课是在实际情况下,依据新课标要求而实施的日常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师所带班级数量相对主课教师要多,加之活动、比赛任务繁重,这就决定了常规课难以如比赛课一般精心准备和有效实施。
三、成因探究
(一)课标理念认识偏颇正是新课标对于体质健康问题的过分关注,一些体育教师误以为运动技术学习不再那么重要,从而淡化了运动技术教学。在此背景下,游戏才在体育课堂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挑起了大梁。但这显然是一种误识。因为运动技术学练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体质的过程。掌握一两项运动技术,不仅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参与锻炼,而且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事实上,反而那些博学生一笑的低级趣味游戏不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
(二)体育教师敷衍应付据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协调教学任务与新课标要求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师除了每周平均要上15节体育课,而且还要从事课余训练,所以根本无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授课。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应付上级的新课改指示,这将体育教师置于两难境地。这就很容易导致部分体育教师上课时敷衍应付教学任务,带着学生做游戏或让学生自由活动。
(三)学生自身主动接受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事实上,有些学生将其主体地位理解成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一旦有此认识,体育课堂将会怪象频生。每至体育课同学们都期待教师能够带他们做游戏,若游戏不好玩,他们就会借机逃课、聊天、自由活动等,多数学生不愿意主动练习枯燥的运动技术。对于学生而言,在体育课上能够获得轻松愉快的体验自然是乐意接受的事情。所以,学生自身愿意主动接受游戏化教学。
四、建议
体育教学当以运动技术传承为主旨。体育教师要主动思考,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来源于平时的学习与积累,一方面要仔细揣摩新课标,学习其要义,领会其精神。另一方面要从体育教学实际出发,积累经验材料,对经验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个人的教学认识或理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统领着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体育教材的遴选,教学方法的应用等。若每个环节都能遵循教学指导思想,展开卓有成效的探索,那么就会大大减少体育教学游戏化的现象。
除了教师个人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外,学校还要从完善体育教学管理机制、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化、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等多方面着手。完善体育教学机制是从制度层面对体育教学加以管理,奖惩分明,赏罚有度,以此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体育教师的运动技术高超,学生才心服口服跟着学练。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是从认识层面提升体育课堂的学科严肃性,体育课上传授给学生的运动技术亦是知识的一个类属,学校据此应该保障正常的体育课时和稳定的器材经费。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是从社会层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是知识传习的神圣场所,教师是传授知识的高尚职业,坚守职业操守,钻研本职工作,每位老师在面对校外各种威逼利诱时都应不为所动。据此,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坚实奠定学校体育的存留根基,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以及不断传承体育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中游戏的作用与善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6(2):14-16
[2] 季浏.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6):12-22.
[3] 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0
《冷观中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来源:《田径》,作者:张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