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育视野中的“以人为本”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6-04 10:51:57 更新时间:2021-06-04 10:51:57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种超越任何非自然属性的价值观,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它作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是教育所面临的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教育的主体来看,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是教育真正的“主人”。学生作为完整、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秉性、行为习惯、个性爱好,有自己成长的环境和轨迹。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生命活动的过程。因此,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合乎目的地发展。艺术学校同属教育领域,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是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此仅就这三个方面谈点个人浅见。
一、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灵魂
“以人为本”是引领社会主义一切事业繁荣与发展的总纲,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作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为了缓解“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沉重负担和避免“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片面发展,当今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建构和落实新道德的重任,用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教化和熏陶。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有利于克服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方面的负效应。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表现为唯科学主义的泛滥,即“发达的危机”——生态危机、生命威胁、人性摧残、精神崩溃、人际疏远,而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人文主义世界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有助于实现高技术和高情感的平衡;市场经济的负效应表现为商业主义、物质主义的泛滥,即“富裕的贫困”——价值危机、道德滑坡、犯罪蔓延、消费蔓延、消费异常,而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以人自身的解放与自主为出路,以生成人与提升人为宗旨,人的存在与发展、人的内涵与精神便构成了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品质的依据。从根本上说,人的教育应是生成人、解放人、提升人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乌托邦”之路正是教育生成人、提升人、走内在超越之路的必然选择之一,虽然“乌托邦”一词一直被视为空想的代名词,但实质上,“乌托邦”构想的精神决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空想、幻想,没有“乌托邦”精神,教育难以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境界,“乌托邦”精神更为深刻的内涵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对内在精神的向往和关怀。找回“乌托邦”,也可以讲是教育找回了自我。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乌托邦”,它有利于营造一种公平、民主、充满人性的文化氛围,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的高素质与高境界人才。素质教育在我国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运用的启发式、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都体现了朴实的素质教育。中国古代书院重视明辨义理,并通过实践修身养性,重视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启发学生深思好问,尤其重视学生的志向,常常开展会讲,以自学、讨论和辩论为主要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表明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已具备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就连盛行约 1300 年的科举制度也包含素质教育的基因,例如,唐代进士科重诗赋,擅长诗赋者,即使贴经差的也可金榜题名。因此,可以说这种特长式素质教育促进了唐诗盛行,佳作迭出。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历史中,早已产生了素质教育的酵母菌,有待我们在新时期去发掘、发酵,与时俱进,并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主体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倡导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它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二是以杜威为代表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它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忽视人类长期积累与总结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往往使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自发性、盲目性的探索过程;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这种“主体——主导论”的出发点,是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然而,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往往导致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教师时时处处都成为主导,这必然使学生从属于教师,并非真正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围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等问题,人们进行新的理性选择,逐渐形成了主体教育思想,即,教育是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消化吸收内外各种因素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是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教育活动模式,则是践行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模式。
概言之,“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建立“顺人而治” 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秩序,强调人的主体性,必须促进学生自我观念的发展。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由奉送答案的“接受教学”向引发思考的“问题解决”转变,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发掘自身的资源,让学生在表达、交流和合作中生成新的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和能力。
三、人际关系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依托
“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注重自我认知智慧的同时,还应重视师生间、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对于具有合作、集体、综合性质的艺术来说,其教育更要看重“人际关系”的作用。从宏观看,人是生物、社会、思想的复合体,是自然、文化、意识有机统一的存在物,是由一定社会环境所决定并能动改造社会环境的承担者;从微观看,艺术教育应遵循情感转移的原理,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取得教学相长、情感互动的效应,并于艺术教育发展的战略实施中,实现教育硬件、软件、潜件的协调发展和优化教育信息资源。因此,我们应当把“人际关系”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这是因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是通过交流与对话达成理性共识。在过去,人际关系常被忽视,随着社会联系与人际合作的增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与他人的认识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自明性不可能在纯粹的内在意识中寻找到,自我是主体间的自我,是生活世界中的自我。人的自我是一种象征性的创造,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是因为互动的我们想成为互融的形象,而只有被他人承认,我们才能成为真实的自我,他人的承认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价值感和关系满足感。
为了营造和落实“以人为本”的人际关系,还必须正确认识自我教育和开放性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教育要求,有目的地把自我作为认识、约束、调控和改造的对象,为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而进行的自觉活动。自我教育包括彼此相关的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认识——个体对自身的思想与学业的审查、认识和评价,进而作出目标选择;二是自我行动——用自我调控、自我反馈、自我激励的操作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开放性教育,就是改变学生始终在一种 “规训性”权力的弹压下,被动地接受相对狭隘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规训,必定导致学生视野偏狭、思想苍白和精神单薄。因此,要淡化学科、专业间的界限,在相对开放和宽容的学习氛围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让不同学科在频繁的“越轨”中不断扩展和自主生长,允许学生在大量的跨学科和专业课程中自由选择,寻找自我发展,如出一些灵活的题、支持和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和承认学生的不同爱好兴趣等等。由此可见,只有开放的教育模式,才有可能培养出开放型的艺术人才,才能带来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也才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大批适应全球化、信息化需要的人才。
总之,学校教育视野中的“以人为本”,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全新的教育观。因此,它是包括艺术学校在内的所有院校关注的“重头戏”。就教育来说,其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终极关怀。
《浅谈学校教育视野中的“以人为本”》来源:《戏剧之家》,作者:郑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