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对素质教育需求的对策思考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15 09:00:55 更新时间:2011-03-15 09:00:55
摘要:近几年,由于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能否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能否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是我们办学的关键。作为传媒行业,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针对传媒专业学生素质教育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几个对策。
关键词:就业准入制度,素质教育,主体性,评价模式
在我国加入WTO后,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也加快了步伐,国家已经列出90多种准入工种。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如何适应其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我们对传媒公司的调查中发现,有80%的公司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并不是学生学习不好,而是学生在工作中所体现的能力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同时更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满足社会需求,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未来经济社会需求的视角重新审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探讨职业教育为提高学生素质的历史使命,既是理论的呼唤,也是现实的需要。
第一、我们应变“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大力推进主体性教学。
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所以教学过程应是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设计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和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灌输与注入。20世纪50年代的认知结构心理学家布鲁纳十分赞成“以学为主”的观点,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由此创立了发现学习法。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Perkins在它的建构主义理论中指出,学生必须建构自己所学并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才能踏着自己的已有知识在适当时候翩然起飞,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劳动部、教育部在就业准入制度实施中规定,凡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在申请参加中级以下职业技能鉴定时,理论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视鉴定理论考核合格,操作技能考核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而学生在参加技能考核时普遍反应考试比较难,问其原因时发现,并不是考题难,也不是学生的实践课上的少,而是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条件一改变,学生就不知如何来解决它,不知应如何操作。这表明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应变“教”为“学”,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其能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使其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而要实现以“学”为主,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首要前提。
1.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参与意识并非是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对教师的服从,也不是仅限于课堂、答问的参与,而是一种动态的隐性的过程,着眼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质疑、存疑、设疑,进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即学生对自身所进行的学习活动有自觉的意识。另外,创设合理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是主体性教学的关键。而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概括起来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入领会,完全掌握的目的。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间的协作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实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毕业的学生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在工作岗位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记得在一家报纸中有一条消息说:某大学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半年之后,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中呆着,让其父母供养,究其原因,是因其与知如何与其它同事相处,而痛苦不堪,不得不辞职。这条消息让人触目惊心,一个高校毕业生,竞无法与他人相处,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同理,这一代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家也是独生子女,同样也缺乏合作精神,也就是缺乏交往、认知、表达和调节等技能,因此充分发挥学生间的协作作用,是我们素质教育体系改革所面临另一个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办法,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这种小组要足够的小,以便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而且,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这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为了使合作学习更好的开展起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认知技能、表达技能和调节技能。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艰巨的系统工程。一般地,教师可采用感受性训练、行为指导、角色扮演等培训策略。
2.教师要为学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合作学习的任务必须是团体性的,而非个体性的;学习的内容应该中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或是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总是;教师可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同时加大学生间相互作用的频度和形式。
3.合作学习可以采用多种组合(组内合作、组际合作等)和多种形式(练习型、讨论型、互帮型、比赛型等)。
这样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的与他人合作,增强了协作精神,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础。
第三、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积极评价学生主体发展。
评价,指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以往对学生的评价都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只能片面的、单一的反映学生的状态,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已势在必行。
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我们应改革评价手段和方法,变静态的、片面的学科考试为多样化、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仅有对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有对人格的评价、认知能力与水平的评价;不仅有动脑思考,而且有动手操作;不仅有脱离情境的考核,而且有情境化的评审,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节目制作》这门课的测试,我就设计了由两个评价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测试方法:
1.必要的知识点还要采用传统的闭卷测试方式,但它只占整个综合测评的40%,它体现了学生对必要知识掌握的程度。
2.实例制作,每个学生要独立地制作两个节目,它占整个综合测评的60%。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所以在测评中占有更大的比例。这样测评的结果就能充分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和他们通过学习所增长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受到欢迎,才能拓宽职校学生的“出口”,而“出口”加宽了,才能有更多的学生进入职校。因此,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是适应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出版社.年
2、布鲁纳.《教学论探讨》.出版社.年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